作者:龐君華牧師
前言:經驗之上
以上幾則經文表面上看起來並不容易找到一個共同的主題,兩段舊約的經文可以說是非常的哀怨,城破殿毀對歷劫後或被擄的猶太人而言可說是非常訝異不解的的事,然而先知還是要在一片廢墟中,帶給他們盼望的信息。提摩太後書的經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奉的人在他信心的建立中,家庭的因素以及保羅對他在信心中了培育。路加福音則直接言及信心的質素問題。在這其中我們看到信心的課題,在事奉與期盼中浮現出來,所以我就以「信心中的事奉與盼望」來思考今天的經課。
首先我們先探索信心是怎麼一回事;在希伯來書第11章中所謂信心,常常是我們必須對我們既在經驗之內又在經驗以上的事的肯定;「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生命的抽屜
讓我用一個小時候的經歷來說明這種既在經驗之內又在經驗之外的情況。小時候我們身體有不舒服時,常常會去看中醫,大夫把完脈後就會開個方子給藥舖櫃台上的夥計抓藥,夥計一邊看著方子,一邊在牆上上百個抽屜中,很熟練地將不同的藥慢慢取出來,因為平常他們不抓藥時,還要協助將新進來的藥材整理後分到不同的抽屜中,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分類,看到不同的藥就分到不同的類區中,然後找到它的位置。這些抽屜,或這套分類也幫他辨認所有藥材;譬如這一草藥還是礦石藥?這是陰性的藥,還是陽性的藥。這是去火的還是溫潤的等等。他們既透過抽屜的分類來找到所需的藥材,也透過分類來辨識藥材。如果有一天來了一種新的藥材,不是出於《本草綱目》中的種類。那麼配藥的師父就會設法在舊有的分類中,來了解這種藥材;他是寒性?或屬熱的?是草藥?抑或是礦石藥?是用來作藥引的?還是補身用的?還是逼毒用的?等等。有些時候舊的分類並不一定夠用,師父們就會暫時存放,經過時日觀察,然後放到確切的位置,或開一個新的類別,也就是給它一個新的抽屜,這樣下次再有新的藥材到貨時,師父們又多了新的分類來掌握新藥材的屬性。
其實,我們一般人對外在事物的了解或對新的經驗、事物的掌握大致也是如此,我們會根據我們舊有的經驗或對事物的分類來掌握新的事物。在知識論中,有一個名詞「範疇」category 其字根即有抽屜的意思。我們將新的人事物放在我們內在的抽屜中,加以認識即了解,掌握與這個新的人、事、物的關係。比如我們對人的認識也是如此,當我們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我們也會這樣的加以掌握我們對他的認識。
照理說,越成熟的人他的抽屜應該越多,比如兒童看電視影片或聽故事時,只分好人、壞人;大人看的電影可要複雜的多。然而,也有不成熟的父母只會分聽的話的小孩或不聽話的小孩;或則不成熟的老師只會分:照我方法做事的學生或不照我方法的學生。
但是一般而言,我們人生經驗越豐富,我們就會有越複雜的抽屜,將我們的經驗或遇到的人加以歸類。但是切記對人不要加以定型,我們不能將人一次歸類就算了。這樣會使我們對人產生偏見。因為對人的歸類是最難,理由在於人是「活生生」的人,我用「活生生」這個字是用來代替學術上的辭彙「存有being」─正在成為,或正在那裡是…。我某某某的內容,是一直在與周遭互動的人一起不斷充實的,我一直在成為「某某某」。在六○年代流行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強調,人是實存的人existent,他的意思正是人是正在不斷地從他的定義中走出來的。他是不能被塞在那一個抽屜中的。
所以回到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對我們熟習的人,如子女、配偶等;我們千萬要不要將他們定型,因為你一將他們定型,你就不會有所期待,沒有期待關係也不會增進。
然而,對人歸類困難,我們對上帝歸類可能更加困難。不但我們個人的經驗有限,我們整個人類的群體經驗的總和都不足夠,也就是說我們的抽屜加起來都還不夠。
這正是困難所在…
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正在歸類別人的那個歸類者,他本身的抽屜(人生的經驗),也在轉變之中;如約伯說的「從前我風聞有你,現在我親眼見你。」,又或者如雅各在逃亡時,在伯特利夢見天地之間梯子,他祖父與父親的上帝向他顯現,這也是他經驗之外的事,所以他在睡覺所枕頭的石頭立了一個柱子,澆了油作為紀念這特殊的經歷,他當時說:「上主(耶和華)在這裡,我竟然不知道!」,「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門。」(創世紀28:16-17)
有時我們必須躬身自問:我們的抽屜(人生經驗)是否足夠可以去掌握所有人生的際遇?或各式各樣的人?甚至我們可否掌握上帝?或上帝的作為?有關這方面我們生命的經歷的抽屜是否足夠?這牽涉到我們所談到的信心問題。
猶太人亡國的經歷
以上兩段舊約的經課(詩篇137,以及耶利米哀歌的經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亡國之恨。他們過去總以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上帝那宏偉的聖殿所在的國家。上帝為了守住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他們是決不會亡國的。他們神聖的土地是有上帝必須無條件保守的。他們只要守住獻祭的宗教行為,或某些禮節,那麼上帝就會保守他們,外族是無法攻陷的聖城的。
因為這樣錯誤的信仰,或者我們說,把上帝放錯了抽屜。以致於先知們對他們一再的提醒,「上帝要的是行公義,好憐憫,與他同行」。當時的百姓都聽不進去。
現在他們身在異地,被擄到外邦,他們就格外的悲痛,特別是他們看到聖城淪陷,甚至聖殿被毀,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剛開始他們對敵人充滿了恨意,但是到了被擄後的一段時間,他們開始重新認識上帝,意即他們對上帝歸類的抽屜更增加了。
我們是否也會如此?隨著我們生命經歷的成長,我們對上帝也會有不斷新的認識?還是我們對上帝的認識還停留在祈求風調雨順的階段,還是在信心中,他會不斷給我們意外的上帝,他是無法歸類完全的上帝。認識他越多,我們的生命越豐富,因為我們對生命的抽屜也不斷的增加。他會不斷地挑戰我們的歸類,因為他是活生生的上帝。
猶太人在被擄初期感到非常的錯愕,到底我們所信仰的上帝怎麼了?是不是不異邦的神明打敗了?但是在被擄期間,他們終於明白了他們所信的上帝不單是以色列或猶太人的上帝,他們也是列邦的上帝,所以他們的敵人,也是上帝用以教訓他們的鞭子。甚是連當時的稱霸的帝王波斯的古列王,都是上帝的工具。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上帝的了解、認識是又進了一大步。換言之,他們生命的抽屜,對上帝的屬性或工作的歸類又多了許多。
信心的傳承
就個人而言,我們在信仰中的抽屜,是可以分享給別人的。保羅自己本身在是一位在對上帝的認識有重大轉則的人,他接續了被擄回歸後猶太人在信仰上的發展,他們認識對過去國族的命運在於對律法的忽視,所以他們格外重視律法,特別是在外邦環視下,遵守律法更是他們民族的特徵。
當他初次聽見司提反等人對耶穌復活的見證時,他感到憤怒,因為那不是在他的抽屜中可以歸類的上帝,他怎麼會用這種方式來處理神與人之間的問題?他怎麼會親自來到世上呢?真是不可思議。所以他要對所謂的「基督徒」加以阻止。可是在大馬色的路上,他經歷了極大的轉變,他必須對他過去的信仰及對上帝的了解加以重新歸類。他必須打造更多的抽屜,他在失明的日子裡,相信他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改造,在曠野的日子中,他更重組了他整個信仰的架構。
另一方面,在保羅與提摩太的通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提摩太是在外祖母以羅及母親友尼基的調教下建立信仰的基礎。保羅則是更進一步型塑他的信仰,並且鼓勵他在事奉中更進一步地開創他自己的信仰與事奉的生涯。
也就是說保羅在提摩太現有的抽屜中,將自己的經驗更開廣了提摩太的經驗,因為提摩太的家庭為提摩太打下了一個信仰的基礎,保羅則更進一步在這基礎之上為他提供更多事奉的經歷,讓他在面對新教會的事奉中,能有更足夠的抽屜,來面對新的狀況或經歷。
這種在過去的經歷之上的開闊,就是「信心」的功課,正如前言所談及的,既在經驗之內有在經驗之外的擴展。
保羅將自己不以為恥地將真道交給了提摩太,他就必須在自己的基礎上去開展信心,在這期間那「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扮演了重要的工作,他幫助我們在生活與經歷中,對真理或生命的各樣際遇或情境的認識更真實。
所以在信心中的事奉,是會使我們在對上帝的認識更加寬廣的。關鍵不在於我們信心的量。而在於我們是否有這樣信心的態度。
芥菜種子般的信心
耶穌對門徒說如果你們不建立的信心,反而摧毀別人的信心,那麼會有極可怕的後果。門徒就問耶穌:如何增長信心。耶穌告訴他們信心不是量的問題,信心是質的問題,也就是態度的問題。一粒芥菜種子般的信心,是可以進一步移動如桑樹大的植物,因為他充滿了各種可能,他不是我們內在的抽屜所能完全地掌握的。
信心中的事奉與期待
其實,徹底的事奉就是信心的表現。事奉不只是我們在幫教會做些什麼,事奉是所有信徒生活的表現,我們是被召來事奉主的,我們整個的生活就是在事奉。所以在事奉中或在生活中,我們必然會遇到我們過去經驗不能掌握的情況,我們不能緊靠著過去的抽屜來套住我們的主,我們也唯有在如此景況中才能經歷一場信心的開闊,換言之,我們才會在事奉中與我們的主相遇。所以事奉不只是期待事奉的果效而已,更是期待在事奉中與主相遇,在事奉中信心的開闊。
讓我們一同事奉,一同開闊我們內在生命的「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