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問題

作者:吳智賢



  1998年4月10日,天主教包括社民工黨(SDLP)、新芬黨(Sinn Fein)和新教的厄斯特聯合黨(UUP)以及其他黨派在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簽署協議。很湊巧地,簽署當天正是耶穌受難日,所以這項歷史性的和平協議又稱「受難日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給了北愛和談的兩位功臣-社民工黨修姆(John Hume)與厄斯特聯合黨黨魁特林伯(David Trimble),表彰他們達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北愛當時和諧氣氛似乎在昭告世界:北愛問題將成過去,北愛面向的未來,將會是和平,而所有的家園最終將能免於恐懼。只是,從最近北愛爾蘭再度爆發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的嚴重衝突,造成無辜百姓死傷來看,似乎,存留在這塊土地已整整幾世紀之久的衝突與恐怖主義,還沒準備好與過去的歷史同葬。

  對於基督宗教信徒,或者是基督教的嘲弄者來說,北愛問題一直是表徵「教會無法合一」那最深沉的痛。只是,北愛問題從一開始就未曾帶來任何教義上的衝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北愛問題不只是不同信仰的衝突,不同的族群與國家認同、錯誤政策所造成的壓制也都必須負起責任。

歷史的仇恨

  談北愛問題,免不了要回溯大英帝國和愛爾蘭間的關係。愛爾蘭是塞爾提克人(Celtics),講蓋爾語(Gaelic),基本上民族語言都和英國有異。後來,英人入侵,開始統治愛爾蘭島,逐漸傳播其文化。

  愛爾蘭歸信基督教相傳是素稱「愛爾蘭的聖徒」的聖派屈克(St. Patrick)極力宣教所致。英、愛兩地宗教的衝突則啟自16世紀英皇亨利八世脫離天主教會,自創英國國教開始。17世紀英國開始藉由新教的移民,希望能加強對愛爾蘭的控制。之後,克倫威爾建立共和,也大舉向愛爾蘭進兵,壓制愛爾蘭人。然而,愛爾蘭還是遙奉羅馬天主教為正統,並未積極接納新教。只是,英國對愛爾蘭實行的壓抑,已使得雙方的隔閡漸深,而成為日後愛爾蘭脫離獨立的要因。

  1920年,英國政府通過「愛爾蘭政府法案」,該法將北方六郡分離出來,使得愛爾蘭島一分為二,兩者英國皆給予有限的自治之權。然而,占愛爾蘭多數的天主教徒不滿這項安排,於是雙方爆發游擊戰。1921年雙方簽訂停戰協定,通過英愛條約,愛爾蘭成立「愛爾蘭自治邦」(Irish Free State),向大英帝國效忠。1937年,愛爾蘭通過新憲法,改名為「埃爾」(Eire)。

  1949年,愛爾蘭脫離英國獨立,可是原本的32邦中,北方的6邦還是選擇繼續讓英國統治。原因無他,這些居民大部是當時來自英國本土的新教移民後代。這6邦合稱「厄斯特」(Ulster)。厄斯特的選擇其實是很現實的:不願成為新獨立愛爾蘭下的少數派;況且此地新教徒在人數上掌握優勢,新教徒當然不願由於愛爾蘭的獨立,而將現有的政治權力拱手讓出。不可否認地,人面對權力的樣子總是現實的。權力一旦掌握,哪有放開的道理?而且不僅不能放開,還要進一步牢牢地掌控。於是,新教徒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教育方面,都採行了歧視天主教教徒的政策。這種一面倒的政策,讓兩方的民族和宗教對立,變得更形激化。

  權力是達成目的的工具。只是,運用的過度,就容易帶來壓制,最後衝突也會伴隨而至。

愛爾蘭共和軍

  愛爾蘭共和軍(IRA)成立於1919年,是新芬黨下的一個天主教武裝團體,其目的在於建立一個一統的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獨立後,由於北愛依舊是英國領土,故IRA持續進行恐怖活動,以達成統一的目標。60年代末期,北愛的天主教徒開始反抗當地新教政府的歧視,兩方遂引發衝突。IRA支持天主教徒,因而和企圖恢復秩序的英軍爆發衝突。於是,IRA從70年代開始進行一連串謀殺、爆炸案等恐怖行動,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二戰盟軍名將蒙巴頓將軍(Lord Mountbatten)於1979年慘遭炸死的事件。然而,IRA激烈的抗爭並未讓英國深切反省其於北愛的統治方式,相反地,反而加強了她鎮壓恐怖主義的決心。「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上台後,更是大力掃蕩IRA,而且不與暴力妥協。例如IRA領袖獄中絕食66日後相繼死亡,英國政府竟不聞不問,引發國際對英國嚴厲的譴責。

  保守黨下台後,北愛和平出現曙光。工黨首相布萊爾努力斡旋,希望讓北愛問題有一和平的解決,再加上美國柯林頓總統的強力主導,於是促成北愛各造的談判,而IRA所屬的新芬黨也加入和談。不過,即使IRA尚未真正繳械,但是願意走向和平的舉動,已使得內部發生分裂,一個更為激進的「真正愛爾蘭共和軍」(Real IRA)於焉產生。近來的爆炸事件,據信就是該團體所為。

奧蘭治遊行

  北愛絕非只是天主教IRA唱獨角戲的舞台。新教極端組織奧蘭治團體(The Orange Order;或稱橙黨)所舉辦的遊行亦常是年度的「盛事」。奧蘭治團體於1795年成立,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聯合新教的農民們,以趕走當地的天主教農民。奧蘭治之名是取自奧蘭治的威廉王(William of Orange),也就是後來的威廉三世。

  該團體在北愛分成1500個支部,共計有10萬名成員。每年的「七月遊行季節」(marching season of July),遊行隊伍通常會一同吟詠詩歌、帶著旗幟到鄰近的新教與天主教社區遊行。每年的奧蘭治遊行隊伍通常多達3,000多隊。遊行性質分成兩種,一是傳統上慶祝信奉新教的威廉王於1690年在愛爾蘭的伯寧戰役(Battle of the Boyne)中擊敗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所以通常戰勝日7月12日會是遊行的最高潮;另一則是紀念二次世界戰爭中陣亡將士,例如從波塔當鎮(Portadown)至杜拉克里教堂(Drumcree)的路線。

  由於遊行帶著高度歷史性的征服色彩,所以即便奧蘭治團體不斷聲稱,遊行沒有向天主教徒示威的意思,然而新教徒這項「緬懷先烈」的遊行,看在天主教的眼底,還是猶如在傷口上灑鹽,擺明了的故意挑釁。

  如此一來,每年的奧蘭治遊行提供了雙方衝突足夠的能量與藉口。以遊行路線為例,雙方便爾虞我詐,用盡心思。新教的一方常常引經據典,依照歷史,規劃出「不小心」經過天主教社區的遊行路線;欲滋事的天主教徒則偷偷地搬入新教社區,屆時好進行正面衝突,順便作為國際宣傳之用。因而,活動每每擦槍走火,引發雙方不必要的衝突。

看未來

  北愛問題著實是一個夾雜著宗教、歷史與族群的衝突。30多年已犧牲了3500多條無辜的性命。多年的憤懟不可能就此化作雲煙,一筆勾銷。或許,北愛人民已漸漸體驗到,仇恨不是解決的辦法。只是,和平不是一蹴可幾,和平需要時間,更需要持久而堅定的決心。歷史的怨恨與族群的糾葛,決不是一紙政治的妥協可以定案,人們需要學會彼此原諒,然而這也就是族群衝突中最難的地方。北愛的和平進程才剛開始,未來還將面臨更多的考驗,但願北愛這份「受難日協議」,能像2000年前耶穌受死一般,為北愛帶來真正的和好,讓北愛再也沒有仇恨、恐懼與淚水。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