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3

聖靈降臨節後第二主日--常以為虧欠

 
  
 

聖靈降臨節後第二主日

講題:常以為虧欠列王記上211-21

加拉太書215-21

路加福音736-83

證道:龐君華牧師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本主日開始教會的年曆就進入了常年期,這是一連串重視信徒信仰實踐的的主日,這段時間其實有一個問題是我們身為基督徒必須要去思考的「在我們一起公共崇拜之後,我們如何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

有人來找我主持婚禮,我就會告訴他,婚禮要注意些什麼事情,我們要怎麼樣跟家長事先見面,告訴他們在婚禮當中可能會發生的每個環節,怎麼讓整個婚禮沒有意外,讓整個婚禮感覺到很溫馨、很神聖、很莊嚴,所以有些人即使他的家人不是基督徒,他們參加完婚禮之後,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籌備婚禮過程中,有些新人覺得婚禮好複雜、好忙、好多事情,我都會跟他們說,其實結婚真正複雜、真正累的是婚禮以後的婚姻生活。因為步入家庭後的生活才是真正顯示出婚姻的品質,不是只在婚禮而已。結婚真正的重點是在那個典禮之後的婚姻生活!同樣的我們每個禮拜來參加崇拜,一個禮拜一次或兩次參加教會的活動之後,到底我們怎麼生活才顯出一個基督徒的品質呢?什麼是信徒生活的共同出發點呢?這是我們常年期要常常去問、去想的問題。

第一個飯局

在今天的經課裡面,其中有兩個飯局。在福音書裡面,耶穌跟法利賽人一起吃飯,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飯局;另外一個飯局是在今天的經文裡面沒有寫出來的,加太書經課中,保羅在講這段經文之前,其實有一段記載講到在加拉太的教會,當時彼得、保羅與教會中的人包括猶太信徒與外邦人信徒一起用餐。飯吃到一半時,突然聽說耶路撒冷來了一群人,是雅各那裡來的人,雅各就是耶穌的兄弟,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更是猶太人基督徒的領袖,彼得因為有所顧忌就馬上與那些猶太人信徒一同離席。因為按照猶太人的規矩,外邦人跟猶太人是不能一起吃飯的,所以彼得的反應可以理解,因為這是一個猶太人一般情況下的反應;但也是很不正常,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基督徒了,這舉動表示了對外邦信徒身分的不確定。律法在他們中間仍然是一個分界與隔閡。保羅是一點都不放過這個失誤,他指責這些信徒:「你們這樣做實在不應該。」所以後來他就講了今天加拉太書經課裡的這段話。

因為這裡點出了一個律法的問題,從不能跟外邦人一起吃飯,牽涉到很多吃飯的規矩,還有牽涉很多猶太人要守的規矩,所以跟外邦人吃飯非常的麻煩,除非那個外邦人完全遵守猶太人的規矩,否則這個飯局大家肯定會吃得不愉快。比方說猶太人不吃血,外邦人吃血,就讓猶太人感覺到非常不舒服,猶太人很多東西不吃,在飲食上有很多的規條。

這個律法的問題所聯想到的是,猶太人傳統以來這麼重視律法,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律法是上帝對他們的要求,是對他們作為選民的要求。

保羅提出的問題是「到底這個律法使你跟上帝更接近?還是更遙遠?」在加拉太書跟保羅的羅馬書裡面,一再的強調這個問題,基督所帶出的信仰直接衝擊到對律法的反省,到底律法是使我們跟上帝更接近?還是更遙遠?

我們舉個例子,有一個父親要求小孩說,你趕快把功課做完,在下午放學回來、六點鐘之前你把功課做完,你就可以看電視或做你要做的事。如果不做完我就生氣了。於是這個小孩子就有幾種可能性,第一個是他就趕快做功課,因為他想:只要在六點鐘之前做完老師在聯絡簿上規定的功課,那麼後面的時間就是我的時間了,父親就不要管我了,我要看卡通就看卡通,我要打球就打球,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二種可能的情形是,他要趕快做完,可是他心裡卻想的是,要是沒做完的話,吃飯的時候爸爸發脾氣就非常不好了,為了讓爸爸不要發脾氣,搞不好發完脾氣之後還有懲罰,如一個禮拜不能看電視或者一個禮拜不能出去,那就更糟糕了,所以趕快把功課做完。

以上兩種態度都可以說是猶太人,特別是法利賽人對律法的態度。至於我們也可能有意無意的這樣想,上帝要求我做的--六點鐘把功課做完,我都做完了。上帝還能把我怎樣。保羅說,這樣的態度是不夠的,這樣的心態並不是正確的,不是當初上帝頒布律法使人跟上帝更接近的原意;真正的態度應該是第三種,就是我趕快把功課做完,因為父親喜歡,而且我「相信」父親喜悅我做的事一定是對我好的,有這樣的相信、這樣的信心,所以我把功課做完,這個才是正確的態度。

猶太人行律法、守了很多規條,進門要洗腳、洗完腳要洗手、洗完手之後吃飯又要守這個、守那個,又說出生第八天要受割禮等等,當初上帝用這種方式來教導他們順服、教導他們怎麼樣跟上帝親近,使得他們在萬國萬民之中成為很特殊的選民;但是一個不小心,這些規條卻代替了原來上帝的美意,使他們帶著一個心態這心態是我把這個做完了,剩下的事你不要管我,我該做的都做了,我奉獻了十分之一之後,你不要管我其他的十分之九;每個禮拜該來教會的時間我都來了,剩下的時間我可以做我願意做的事情,你不要管我。或者是活在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裡—這個禮拜沒做禮拜會不會不順利?這個禮拜少禱告兩次,會不會考試不及格啊?第二種是害怕的心。這都不是一種父子間該有的態度。

第二個飯局

前面兩種是一種死氣沉沉的信仰,後面一種才能帶來一個活潑的信仰。我們來看第二個飯局,就是耶穌在法利賽人的家中坐席,法利賽人是德高望重的人;在城裡面能夠被他們的教派邀請吃飯應該算是一個尊榮。因為他們常常有個習慣,知道城裡面來了有點名氣的夫子或拉比,他們請他到家中坐席,一方面表示我看得起你,我這個人很重視會教導律法的人,很重視拉比,再者也觀察觀察這個拉比功力如何?吃飯席間他們就跟這位拉比談律法、談規條、談傳統,看你懂得多少?又或者吃飯的時候觀察你到底是什麼樣水準的拉比。所以耶穌也被請去,當然他的門徒也跟著去,在席間突然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個女人進來,猶太人的房子常常是門戶大開的,這個女人進來以後,大家都知道這個女人是城裡不名譽的女人,所以叫她為罪人,她進來以後,大家都傻了,身為主人的這個法利賽人也沒有阻止她,這個主人心裡也在想,看看耶穌怎麼面對這種事情:突然間有一個人進來,她是城裡不名譽的女人,她來到耶穌面前就痛哭起來,眼淚流下來、流在耶穌的腳前,把耶穌的腳都弄濕了,她用頭髮當作毛巾,把耶穌的腳擦乾,又拿出一瓶非常貴重的香膏打碎,塗抹在耶穌腳上

這些舉動在不同的福音書都有記載,記載的重點都不同,這裡記載的重點是,這個主人看到這件事情覺得很唐突,另外一方面也觀察耶穌怎麼做,而且他心裡也在想:耶穌到底知不知道她是誰?你這個拉比到底功力行不行,你是否知道這個女人是誰?你知道的話,明知道她是不名譽的女人,或者在城裡名聲不好或者甚至是個妓女,你還讓她這樣做,那你安的是什麼心?這時候大家都看耶穌怎麼回應這件事情。耶穌對主人講了這個比喻,就說有一個人欠了五十兩銀子,被這個債主免了他的債,跟一個人欠五兩銀子,這債主也免了他的債,試問那一個更感謝債主呢?按照人之常情,就是欠五十兩銀子的那個人,他一定會覺得五十兩可能要好久才能還清,欠五兩銀子的可能三個月就還清了,所以受限制或得到釋放的程度不一樣,帶著感謝的心也就不一樣。

耶穌這樣問其實是讓他們去想一個問題,當我們面對上帝的時候,我們是那一種心態?是法利賽人的主人心態覺得我今天請你吃飯是瞧得起你,我今天能夠來做禮拜,主啊!我是在給你面子,主啊!我也做了我該做的事情。還是像這個婦人或者在另外一處經文講到的那個稅吏一樣,覺得自己「常以為虧欠」,來到主的面前說,主啊!我虧欠很多,我真是不配領受你的恩典,我真是不配在主面前領受聖餐;我甚至來到教會聚會、崇拜的時候,在我們安靜的那一刻感覺到說,主啊!我是有虧欠的。有虧欠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保羅所說的,感覺到自己並不完全是一個義人,或者是像今天詩篇所讀到的,我無法在耶和華面前「站立」,因為我是一個有虧欠的人。

「常以為虧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態,這不是指一種病態:一直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的心態;而是對上帝有一種心理,是在認真省察過自己之後,知道不是那些外表的律法行為可以滿足上帝的,因為你認識到上帝要求的是一個內心把祂當作上帝的人,而你也知道、也「相信」祂的要求是對你好的,你也因此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去面對、去實踐、去完成你的信仰。

常以為虧欠

在過去兩屆年議會,我都負責籌備,近幾年籌備年議會的時候,都有開幕的禮拜,我們都會去信要求神職人員要穿上神職人員的服裝。在開會的時候,我就跟所有會友代表解釋,我說現在我們預備要崇拜了,請神職人員退席預備著裝,大家也預備心準備禮拜因為很多信徒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麻煩,我就對會眾解釋為什麼要神職人員去著裝?為什麼這樣麻煩?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傳統上教會神職人員裡面都要穿著黑色的衣服,外面再加白色的袍子才來主持聖禮,這是提醒我們牧職人員:我們是不夠資格的、我們是有虧欠的、我們是不配去牧養或者是不配去主持聖禮的,甚至不配來宣講教訓人的。今天是上帝把這個義袍加在我們身上,上帝給我們額外的恩典,使得我們才能有資格站立在這裡、去主持聖禮、去宣講、去從事牧養的工作。牧職人員最怕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已經足夠了。

我們常以為虧欠。特別是面對教會、面對上帝時,我們要「常以為虧欠」與「自以為是」,這兩種不同的心態所表現出來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態度。

今天經課裡的那個婦人,她的淚水流在耶穌的腳上,她用頭髮將耶穌的腳擦乾,因此耶穌對這個主人說,這婦人所做的原本是你主人應該做的,原本是請客的人應該準備好這些東西,但是這個以為虧欠的婦人把這些做在耶穌的身上,再把最珍貴的香膏膏在耶穌的腳上,有人會覺得很浪費,但是這是一種珍惜,以為虧欠、是欠五十兩銀子的人的一種回報,一種回報心態在這行動中呈現出來。自以為是的主人忘了或忽略了許多對客人的禮節,但卻以為自己作的很足夠了,或用中國人的話說是已經很賞臉了。

珍惜教會

我們對教會的態度也是要警醒,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不是我們把次等的時間奉獻給教會的生活或者我們把剩餘的、零頭的金錢交給教會,又或者我們只是隨時來參加教會一、兩個活動,就覺得已經足夠了。我絕不是強調我們在牧養的時候,希望把大家的每一個時間集中在教會裡面。現在有些教會是這種做法,就是動員力越強,信徒就越感覺到火熱,因此教會需要常常有特會、有很多的活動,讓大家一定要不斷的培靈,不斷地打強心針,好讓會友的凝聚力越高越好。我絕不主張如此。我所強調的是要有一種心態,是我們要感覺到在教會的參與並不是為了那一個人,或那一個牧者的。

教會是需要我們去珍惜的,教會需要我們把最好的獻上。所以有時候好的崇拜不是要你拿很貴重的東西出來,而是每個人把自己的專長,珍惜的獻出來,例如:這個蠟燭是我們做的、這個酒是我們釀的、這個檯子是我們做的,這整個崇拜我們非常盡心參與;在崇拜的當中,每一個人都分別有不同的任務,所以在崇拜的過程有啟有應,沒有一個旁觀者,我們是把最好的獻上,這樣的崇拜是把我們心裡面那個對上帝以為虧欠的心態、我們在上帝面前正確的信仰,透過教會崇拜和教會生活呈現出來。

有時候我們會自己解釋說:我們不是不參加教會崇拜,我們在家裡向上帝禱告就夠了;稍有一點不舒服,或者下雨,那麼就想我在家禱告也一樣,其實不一定要到教會參加崇拜或聚會;也常常有青年以為明天要考試,那今天不要來聚會好了;這些都不是「常以為虧欠」的態度,反而是「自以為足夠」的態度。

我們當然不是用律法的態度來看待教會生活的參與,好像來做禮拜所以會得平安;或者是來做禮拜的時間是屬於上帝的,以外的時間就可以自己打發。不是的!我們的態度應該是一種渴慕去做禮拜的心、渴慕與大家一起公共崇拜。這是一種紀律,這是大家有一顆心要一起把最好的,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奉獻給上帝。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紀律,這也是一個信仰生活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參加教會不只是參加崇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使得參加教會的人透過崇拜成為一個群體、成為一個立約的(或委身)的群體。一個community、成為一群人,這一群人在教會中學習彼此相愛,也學習紀律地過信仰生活,學習在信仰中成長,並且一起面對社會。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教會是社會的一部份,你不去影響社會,社會就影響你。當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如果我們信仰的紀律很鬆散時,我們其實不知不覺就被社會的潮流所影響,我們帶了很多社會的價值在裡面,並不是所有的社會潮流或價值就一定是合乎基督的精神,但是我們在不成熟的信仰下,就不容易分辨。

所以循道衛理宗的信仰很講究紀律,講究信徒的discipline。我們很認真的實施門徒的訓練,就是認為如果你沒有紀律的話,就好像一條船沒有馬達一樣,水勢往下流,你就只能跟著水流;可是當你的船是有馬達的話,你就可以逆勢而上,可以在湖中自由的行駛,紀律帶來自由。教會是團體紀律培育的地方,所以教會生活除了崇拜之外,有團契、有各種造就的機制,為的就是要讓大家成為一個群體,面對社會的時候,我們不但不被影響,我們還有能力集合大家的力量,我們一個堂會跟整個衛理公會集合起來的力量,就能夠影響社會。

公義社會的創建

今天在舊約的經課裡面看到一個很可怕的社會,原本是上帝選民所組成的社會,可是因為人心的敗壞,使得在裡面像拿伯這樣的好人都不能好好的生存,這樣一個敬畏上帝的人都被冤枉而死。大家以為這是耶洗別皇后所做的壞事,其實不只如此,因為她寫這封信給地方的長老、貴冑時,他們竟然能夠照著她的話去陷害別人,可見那時候的社會已經是是非不分了。一個敗壞的社會、或社會良知失效的情況下,好人不能成為好人,使得人面對更多的風險,使得人想要做好人更難。

基督徒在教會裡面成為一個信仰的群體,在社會中要成為一個酵母,能夠在社會中發酵起來,使上帝的善、上帝的公義能夠影響社會。所以上帝也沒有坐視那個社會的敗壞,祂差派以利亞去,亞哈王一看到以利亞就說:「你找到我了」,以利亞說:「是的,我找到你了。」,曾經差遣摩西去埃及拯救受苦百姓的上帝,也是差遣以利亞的上帝,更是以後差遣愛子到世上的上帝。上帝不放過造成社會不公義的罪,教會要在這個時代裡面要做見證,教會生活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品質。教會作為一個信仰的群體,她必須能夠孕育出好品質的信徒。

常年期教會生活的省思

所以接下來這個常年期很重要的就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反省。其實我在牧區從事牧養工作已經差不多三年了,三年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為三年正好是一個經課的循環,如果你每個禮拜都來聚會的話,再過幾個月,透過主日崇拜,每個禮拜所讀的經課,就已經把聖經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經文讀過一遍了。在這三年裡面,在主日崇拜的講台按照這些經課的讀經及宣講,就已經把聖經讀完一遍了。接下來未來三年的日子,就從這個常年期我們一起開始思考「我們除了崇拜、除了聚餐、除了團契生活以外,我們怎樣過一個有品質的基督徒生活?」我們要一起來思考,教會不斷的要提供很多機制,有造就、有禱告會、有靈修的指引、有好素質的崇拜生活等等;我們盡量使整個崇拜過程安排的神聖與莊嚴,但是絕對不是讓大家做觀眾或影評,而是讓大家一起來想我們這個群體怎麼樣能夠發揮作用,怎麼樣在未來的常年期,能夠透過我們集體的成長、透過我們集中起來的資源,我們能夠在我們的社區、在我們的社會有所改變;雖然只是一點點的力量,當我們集中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把自己奉獻出來,使教會可以去接觸更多在教堂外面的人。

今天福音書裡的這個女人,她沒有辦法來到聖殿,但是耶穌卻歡迎她來到祂的面前;同樣的,在我們的社區還有很多人,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很多人是沒有辦法、沒有機會,不知道可以接觸上帝的,我們有沒有機會可以幫助他們,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我們的信仰?

每一次舉行沙龍的時候,我都很感慨,因為外面來的人比我們牧區來的人多,我深知道大家都很忙,所以我也從來不苛求,但是我心裡總希望有一天我們牧區的會友也很積極的參加,讓新來的人都覺得受到款待,而且覺得教會很溫暖,有機會進一步去詢問這是個什麼樣的信仰?那麼我們的慕道班就會不斷地有人可以參加。

結語:不可能中的可能

常年期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節日,我們不是靜靜地或公式化地度過每一個綠色主日,而是讓我們認真的把我們過去對信仰的了解實踐在我們生活裡面。不要小看我們的力量,當我們有這樣的覺醒,當我們有這樣的意識去實踐的時候,世界會被改變,我們週遭的世界會改變。

1981年,有一個人在聖母大學演講,80年代初期他就說:「共產主義必定會全盤的崩解」,當時大家覺得他講這話太過了。

1982年時,這個人又到英國下議院演講。他說共產主義或馬列主義只不過是歷史上的一頁,終究要被翻過去,整個民主自由的精神終必會貫徹,會讓共產主義的圍幕倒下來。在當時冷戰時代,誰會相信這樣的話呢?說這個話的人正是這個禮拜剛過世的前美國總統雷根。他的政績坦白講其實有得有失,但是他今天之所以會這麼受人景仰,是因為他的堅持;許多紀念他的文獻或影片告訴我們,他在跟蘇聯談判的時候,或者他在面對共產主義的立場時,他的態度堅定。當時他在自由世界的夥伴柴契爾夫人或者是當時的教廷等等,也是態度十分堅定。使得鐵幕的象徵——冷戰時的柏林圍牆有一天終於倒下來了。當看到一片都沒有希望的時候,能夠看到希望的人,那個人就堪稱為偉大的人。同樣的,當我們看到週遭需要有改變的時候,一般看到的盡是不可能的時候,但是如果有一群人在這世界中看到可能性,並且還親身實踐他們的信念,那麼這群人就是偉大的人,上帝就是要讓我們做這樣的人。

讓我們從我們個人的內心省察我們的態度開始,讓我們不再「自以為是」,反倒是「常以為虧欠」。讓我們要努力去討上帝的喜悅,因為相信上帝所要求的事正是對我們最有益的。然後我們這一群人——信仰的群體,一同參與改造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在創造時被上帝評價為「甚好」的世界。我們都曾傷害過這個世界,我們都作的不夠,我們要常以為虧欠地,獻上我們最珍惜的,使這個信仰的群體能夠在上帝所呼召她的使命中有所進展。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