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2

復活節後第四主日崇拜--善牧慈聲

 
  
 

復活節後第四主日崇拜講題:善牧慈聲
經課:使徒行傳9:36-43;
啟示錄7:9-17;
約翰福音10:22-30

證道:龐君華牧師 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今天是復活期的第四個主日,這個主日在教會每年的年曆裡,同時也是「善牧主日」,是紀念「主是好牧人」這個主題的主日,在這個主日我們要一起思考「主是我們生命的牧者」,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好牧人對我們的呼喚」這兩個課題。
或許大家在團康活動裡都聽過或玩過一個遊戲叫做:「跟著我的聲音走」。每一個參賽者把眼睛矇起來,然後其同隊的另一位隊友是他的引導者,比賽有個規則是引導者不能用手去引導矇上眼睛的參賽者,而必須用聲音去引導他往那目的地走。那被矇上眼睛的參賽者就要非常用心地去聽引導者的聲音,然後朝著目的地的小心的移動步伐。誰能引導得最清晰、誰聽得最清楚,那個人就可能最先達到目的地,才能在比賽中勝出。我們在坐的人當中可能聽過或玩過這樣的遊戲,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引導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聽的人,在這麼多的參賽者裡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引導者也發出不同的聲音,被矇上眼睛的參賽者要認清楚誰是你的引導者,你應該聽誰的聲音。同樣的,這個問題也問我們,到底是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生命的目標?

好牧人引導羊
講到這裡,我們要先了解在巴勒斯坦或者在許多畜牧國家放牧的過程。在耶穌那個時代,牧羊人不是把羊養在牧場裡面,每天把草料放在羊圈裡讓羊去吃,這是養猪的方式,不是養牛、養羊的方式,那他們是怎麼養羊呢?因為羊要吃草而且需要運動,所以好的牧人就會設計一條路,他每天或者若干日子就帶著羊群出門,然後讓羊群一路走、一路吃草、一路上有水可以喝,然後到達目的地之後再走回來,羊在這樣的行程中,不但吃得飽、還能有足夠的運動,羊就會茁壯、健康。大家看過的西部電影,其實也是一樣的,所謂的牛仔其實是很辛苦的,他們不是只有騎著馬、帶著繩子,瀟灑、浪漫而已,牛仔是要有個行程,要趕這些牛到一個目的地去;他們算好時間,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大概已經過了一整季了,然後到了目的地時,剛好就把牛賣到市場去。一路上他要想好他熟悉的地形,知道這路上是有草、有水,你不能帶著牛走到一半才想起:啊!原來今年沒有草。那樣你就慘了,這個牛就到不了目的地,就會變得又瘦、又乾,賣不到好的價錢了。
畜牧本身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旅途的過程。這個旅途的過程要有足夠的養料、足夠的運動,才能使羊茁壯,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牧羊人是非常的重要的,他們要讓羊和牛要聽他的,他要用各種聲音,吹哨子或者用他自己的聲音去引導這些羊,他用他的杖、他的竿,甚至用他的繩子,要使這些羊不要脫隊,還要不斷的往前走,所以設計這個旅程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到達目的地的,不是從甲地採最短的路直接到乙地去,常常是要繞遠路的,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哪裡有草,哪裡有水,哪條路走的時間剛剛好到達目的地,又能回到牧場,這是牧羊人非常專業的事情。尤其是在巴勒斯坦這個地方更是需要如此,大家都知道,巴勒斯坦這個地方到現在還是到處都是石頭,抗議的人只要隨手拿起石頭都可以打,所以伊拉克他們的飛彈就叫做石頭,就是抗議以色列。因為巴勒斯坦這個地方到處都是石頭,但也不是完全都沒有草,草在石頭中間長出來,有些地方是一片石頭地,有些地方則是一片靠水邊的草場,這個牧草人必須要熟悉地形,必須要知道要往哪個地方去,這些羊跟著他的牧羊人走就沒有錯。

走向安歇地的旅程
這個旅程和我們人生的旅程一樣,牧者用他的聲音來引導羊;好牧人是不會讓羊遇到危險,雖然路途是遠、是崎嶇、是繞遠路,但是好牧人一定會在旅途中把他們照料得很好,讓他們有足夠的草可吃,有水可飲,而且為他們事先想好,在這個路程中讓他們有足夠的鍛練,好牧羊人到底是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引導他的羊呢?我們從今天的經文可以看到幾方面,好牧人用一種聲音去引導他的羊,這是帶給我們無懼無慮的一種聲音。今天我們讀的啟應文是詩篇23篇,在座很多人都對這首詩篇耳熟能詳,我們也唱過這首詩篇,也傳頌過很久,帶給很多人安慰。詩篇23篇的作者一開始就已經確定「上主是我的牧人」,我們生命的方向是有個引導者,這引導者就是上帝。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上帝要引我們到一個地方,就是青草地上,以及可安歇的水邊。今天我們的冷氣有點問題,大家可以想像這個情境,可安歇的水邊和青草地上,大家想像到一個很清涼的水邊,我們可以享受涼爽、休息的時刻,那是多麼的好。
記得去年我去參加一個退修會,那是一個個人安靜的退修會,晚上到了八里的營地去,靈修導師在那邊等我,他們都要跟每位去參加的人約談,他對我說:「你好像很疲倦?我們這幾天退修的主題就是詩篇23篇。」他說:「你今天晚上就儘量的休息,盡你最大的能力放鬆和休息。你讀詩篇第23篇想一想:「對你而言到底什麼叫做青草地?什麼叫做可安歇的水邊?」從文字來看,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一片草場或者一片可安歇的水邊,可是他說:「你不要只是從文字的角度去想,你要從你親身的經歷去想想,上帝曾經帶過你去經歷怎麼樣的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那天晚上,很湊巧的那個營地裡面一個人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報名參加的人很少,這個修道院一邊是女生宿舍,隔著一條橋,另一邊是男生的宿舍,這男生的宿舍只有我一個人,(大概男生都不喜歡安靜的靈修吧)整楝大樓只有我一個人,很特殊的一個安靜時刻。我走到陽台去,按照他的指導我讀詩篇23篇,開始禱告。那時候的八里室外的晚上很舒服,晚上清風徐來,看到整個樹葉吹著,月亮非常的清晰;在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很快地我完全的靜了下來,儘管各種疲勞的感覺一湧而上,本來站著禱告的我,後來索性就坐了下來,後來因為沒有人看到,乾脆在陽台上躺下來,一種完全放鬆的感受,我彷彿自己來到了「可安歇的水邊」;那時的我,完全沒有憂慮,沒有任何東西讓人掛慮,我可以享受到在疲勞爭戰之後,一種完全無懼無慮的狀態、讓人能夠完全安靜的感受。
將這個感受帶回到我們現實的人生裡面,我們也看看今天詩篇的作者─大衞,他是個一生在爭戰中的人。他是個軍人出身的國王,常常帶領著他的軍隊去打戰,也要常常防備他周圍的人會不會叛變,因為連他的兒子也都叛變過幾次,他是一個不能鬆懈的人。他還要常常要提防國外的情勢怎麼様,常常要小心周圍的人有沒有什麼變卦。這樣的一個人按常理講是沒有辦法放鬆的,沒有辦法安息的。可是當他在寫詩篇的時候,我相信他靈性上有一個感觸,周圍環境雖然如此,有很多的敵人,但是他能夠感受到上帝要帶領他到一個可安歇的水邊;在那個可安歇的水邊,使他即使處於外在環境沒有改變、在現實中他仍然要面對許多紛紛擾擾問題的情況,但是他的心卻可以安靜下來,他的心可以完全的放鬆,他像疲乏的羊,被他的牧人領到出人意外的水邊的青草地上。
從這篇詩篇的感受,今天讀的啟示錄就更進一步指向一種永恆的安歇。啟示錄講到,終有一天寶座上的羔羊要帶領祂的羊到生命之泉,而且要擦乾我們一切的眼淚。大衞的那個經歷只是一個暫時的,我去年在八里靈修的經歷只是人生中短暫的一個過程,在這個人生的旅途中有一段路讓你暫時停下來之後,你可能必須再往前走,要去面對各樣的挑戰。可是啟示錄講到「那日子」, 在那個時候,有一天上帝要引導我們到一個目的地,那個目的地是在生命之泉的旁邊,我們可以歡然的去取生命的泉水,所有一切在暗地裡流的眼淚、在明處流的眼淚,都要被擦乾,不再有憂傷;不必在乎外表怎麼樣,而是在於最後一切爭戰得安息的時候,我們要享受最終極的安歇。所以有經驗的牧者引導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的一路上,最後的目的地是要到達那個無懼無慮的生命之泉的旁邊。

帶著生命的聲音
這個聲音是個什麼樣的聲音呢?從今天的經文裡看到,這是一個生命的聲音,是一個起死回生的聲音。使徒行傳記載了彼得在早期教會所行的這個神蹟;當時耶穌復活沒多久,耶穌離開這世界升天也沒有多久。教會是因為復活的主所成立的團體。復活的事件在他們當中仍然不時的會發生,為要提醒他們:這是一個經歷上主復活的社群。今天使徒行傳提到一個女門徒叫做多加,多加的意思就是羚羊,也是羊的意思,早期信徒的特色就是:他們不但天天定期的在那裡一起崇拜,相互擘餅,彼此分享,多加更是樂善好施,周圍的人都知道她的好處;所以彼得後來去看教會的時候,寡婦們把多加做的裡衣、外衣給他們看,多加常常縫製衣服送給這些寡婦,女性在當時的地位已經是比較艱苦的,寡婦更是在社會中得不到照顧,多加卻主動去照顧這些人,今天多加不但生病而且死亡,教會的門徒就把彼得找來,要請彼得去處理這些事情。彼得到了這個教會的時候,上帝也讓彼得去經歷復活大能,他不只是看到耶穌復活,讓彼得也感受到一個復活的力量。彼得的禱告是很簡單的一句話:「起來」,他叫多加起來,於是多加就起來,彼得就把她交還給這些寡婦和這些信徒,讓他們在早期的教會中,也不時的去經歷復活的事件,提醒他們:我們是個復活的群體。
這個「起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我到關渡基督書院去參加退修會,有人介紹我去參觀關渡基督書院後面一些宣教士的墳墓,在一個不起眼的墳墓中,我看到一個非常突出的墓碑,上面有四個已慢慢褪色的字:「聞聲出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異國的老宣教士,她來到這個地方宣教一生,在她臨終的時候,她要求人要把啟示錄的這節經文用中文表達出來:「聞聲出墓」。
有一天當日子來到的時候,主也要對我們說:「起來!」我們都要走出來,把所有生命的纏累、所有的腐朽全部褪去,我們要到那個生命的泉源去享受上帝所應許為我們預備的真正的生命,終極的家鄉,這是一種堅毅的信心。
這個說「起來」的聲音非常的重要,因為對我們說:「起來!」的那個聲音,也就是在創造天地萬物、造化萬物的時候,那個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聲音。大家知道創世記一開頭,上帝說要有光就要有光,上帝說要把光和暗分開,光和暗就分開, 說把陸地和海水分開,陸地和海水就分開,創世記開頭講到上帝聲音的力量,整個聖經結尾的時候也是講到上帝聲音的力量。「起來,所有受造之物!」上帝曾經把生命賜給的這些生命都要復甦,都要去享受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恩典,這個聲音不但是上帝創造萬物的聲音,同時也是那個「在(心)門外叩門的聲音」;大家在每次聖餐之前,我們都會說,「看哪,主在門外叩門說,是我,我要進來。」這個大有力量的聲音,同時也是一個溫柔的聲音,在我們心門外輕叩我們的門,要求我們把心靈之門打開,祂能夠進到我們的心門裡面和我們一同坐席,一同分享筵席。這是上帝對人的尊重。一個強有力、創造萬物的聲音,一個叫萬物復甦的聲音,在我們的心門外,是用溫柔的聲音輕輕的扣著及呼喚著我們,等我們主動的把門打開,祂並不強行進去,祂要接受我們的邀請進到我們的生命裡面去。如果一個基督徒常常在靈性光景正常的情況下,是常常要聽到上帝的聲音在引導我們的腳步,那許多人問說,為什麼我們聽不到主的聲音呢?

怎樣能聽到牧者的聲音?
今天在福音書的經課裡面,就有一群人來問耶穌,這群人是在修殿節的背景下發問的。修殿節是什麼呢?修殿節在猶太人的節期中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當時的羅馬政府或是過去殖民時期的政府是禁止他們過這個節日的,因為修殿節原文的意思也是一個奉獻的日子(Feast of Dedication)。為什麼是奉獻的日子呢?因為在主前大約160多年,在希臘人統治巴勒斯坦的時候,希臘人曾經非常反對他們猶太人的信仰,就故意在他們的聖殿獻了猪,不讓他們去敬拜上帝;因為大家都知道猶太人認為猪是污穢的,不能拿到聖殿裡面,希臘人卻故意在那裡獻猪,不讓猶太人繼續崇拜,激起猶太人很大的反感,終於有一天有一群猶太人忍不住就衝到聖殿去把猪去掉、把皇帝的像去掉,把整個聖殿重新的潔淨,稱為重修聖殿,然後重新的獻祭。在當時的羅馬或者是後來的希臘政府是不准他們過修殿節這個節日的,每到修殿節這個節日,是秘密的過節。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類似的經驗,大家都知道在清朝以後如果有人講武聖,即指關公;關雲長被稱為武聖,然而這個事並不是很久遠的事,在清朝之前,當人講武聖是指岳飛,為什麼在滿清入關以後建立的王朝,不讓大家把岳飛當作武聖呢?因為岳飛是金人的剋星,金是女真人,是清朝的前身。所以清朝入關以後,就不淮他們再尊崇岳飛,而是另外再找關公朝拜,因為關公有包容心,在華容道下讓曹操從他的刀下過去。
修殿節就好像當時的節日一樣,是反抗暴政的日子,所以殖民政府是不會允許人民紀念這節日的。就在修殿節的時候,這些猶太人來到了聖殿,大家想想看這些人是什麼樣的人?那一定是很激進的猶太人,一定是很嚮往過去他們曾經一度把聖殿奪回來,重新潔淨殖民的政府不讓他們去紀念他們曾經潔淨聖殿的日子聖殿的日子。 現代的猶太極端的復國主義也是如此,在以前聖殿的舊址,現在蓋的是一座清真寺,所以有一些極端的猶太復國主義者說,終有一天要讓這個聖殿重新變成向上帝獻祭的地方。
這群人來到耶穌的面前,問耶穌一個問題:「你使我猶疑到什麼時候呢?你要怎麼樣才能使我信呢?」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問耶穌說:「你怎麼樣才能使我信你是基督呢?」這不尋常的問法,好像信耶穌的責任是在耶穌而不是在他身上,相信耶穌所指示的道路,不是在我們而是在耶穌,「你到底是怎麼樣才能使我信呢?」
想想,許多時候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向人傳福音或者是我們自己要接受耶穌,接受每一次講道有不同的信息和挑戰,在我們要接受的時候就想:「我信,但我信不足。」但是我們不會想到是我們自己信得不足,只會想到:耶穌,你怎麼樣才能使我信?這裡面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們從我們的角度、從我們自己的背景上去定義上帝,我們從我們自己的標準去定義什麼叫作上帝成功的工作或上帝旨意的實現,其實,隱藏在背後還是我們的「自己」。我們是評判誰是上主差來的彌賽亞,我們自己的理想,才是評定上帝旨意是否合理的標準。
這群在修殿節來到聖殿過節的人,他們心中想:這個彌賽亞是應該有點積極的作為,這彌賽亞是應該要帶領我們,要完成我們的或者是我們國家的目標或理想,耶穌在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的回答是,耶穌說,你們聽不到我的聲音,你們聽到的是你們自己的聲音;我的羊可以聽到我的聲音,我可以帶著我的羊走。因為一個說要跟隨主的人,不是說要跟隨主,然後卻依照自己的理想,希望這個信仰帶領自己走向心目中的成功方向;我們心中先有成功的定義,理想的標準,然後因為是我接受這個信仰,所以這個信仰要帶給我這種方式的成功才對。
其實,真正的信仰是把我們所謂成功的理想、我們的標準也放在主耶穌的面前,放在好牧人的面前去審視一下,「主啊,這是不是你要帶我們去的方向?」我們自己以為那條最近的路可能是最好的,可是那個好牧人卻要我們走那條彎曲的路,因為在那條路上,你會遇到一些困難,你要爬坡,但對你的腿力是好的;在那條路上,你會還經歷到一些險阻,但對你的能力是好的;在那條路上,可能草沒那麼多,但是對你而言,讓身體有個應變的能力是好的。這好牧人所想的是高過那個羊的。我們要把我們自己對上帝的定義及理想,哪怕是個很大公無私的理想,都要放在上帝的面前、放在好牧人的面前讓祂來檢視,讓祂來告訴你什麼是可安歇的水邊。如果我們聽不到上帝的聲音,只聽到自己的理想就是一個慾望的聲音,慾望的聲音有時候會引導我們走錯路。

慾望的聲音
最近在台灣,大部份有手機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常常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告訴你說要退稅了、或是你有封掛號信在郵局裡面…等等,現在手機裡面的陷阱非常多,但是什麼會促使你跟著他的聲音一直走呢?有很多的聲音引導你跟著他的指示一步一步的走,你就吃虧了,因為他抓住你人性的弱點,讓你在將信將疑之下,就一步步的往前走,這是一個抓住你心理慾望的聲音。上次魏媽媽向我們介紹一個方法,我覺得不錯,就是回答說:「退稅啊?喔,5千塊,這麼少啊,就送給你好了。」於是那整個慾望就打住了,你就不會受騙了。今天我們的重點是我們要分辨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是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處世為人?是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的信仰不斷的向前進?是什麼聲音在引導我們不斷的成長?我們到底聽到的是什麼?

結語
復活節的第四個主日讓我們再思想這個主題:「主是好牧人」。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主願意牧養我們,主願意用他的聲音來引導我們走向他所預備的青草地,但是我們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呢?在眾多不同的指導裡面、在眾多不同的聲音裡面,你聽得出來好牧人的聲音麼?還是你的生命是順著自己慾望的聲音在進行,還是上主那個使人無憂無懼、使人有生命一個聲音?願這樣的反省使我們在節期裡能夠不斷的去思考。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