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24

聖靈降臨節後第十一主日--上主的同在

 
  
 

證道:徐雅棋姊妹
經文:王上 8:1 、6 、10-11、22-30 、41-43 ;詩 84:1-12 書 24:1-2、14-18 弗 6:10-20、約 6:56-69

在今天的舊約經課中提到,所羅門王招聚以色列中的所有領袖,將約櫃從原本的大衛城就是錫安城運到聖殿耶路撒冷。這象徵著什麼樣的意義呢?因為當時的以色列百姓,渴求透過信仰的記號,就是「約櫃」。來證明上帝與他們同在,也藉此更新他們的信仰,我們都知道,在這之前的以色列民族,一向過著漂泊的生活,從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亞伯拉罕的遷徙,一直到摩西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們都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的演變,當他們看見外邦人有自己的國王,有他們的政治實體,所以他們也有了國王,直到大衛王的時期,更把耶路撒冷訂為國都,而所羅門王更希望透過建殿的工作,安定國內的的政治與宗教情勢,這個迎約櫃的行動,含有非常重要的宗教性意涵,不僅是希望百姓得著安定,更希望耶和華成為他們獨一的上帝,藉此向世人宣告,耶和華上主與我們同在。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一直到所羅門時代為止,上主臨在他的百姓之中這件事,一直都被看做是非常個人的事,例如,他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與雅各摔跤等等,都是非常的個人,也是無預期的,更是沒有特定的地點,但是到了所羅門之後,我們幾乎可以說,以色列人和上主會見的時間、地點都是事先預定的。在過去,當他們在沙漠流浪的時期,上主並不在特定的地點顯現,他時時臨在他們當中,那時他們所持的約櫃和引導他們的雲柱火柱,都只不過是象徵上主的臨在而已。但是在他們安定下來,建立了首都耶路撒冷之後,他們就企圖把上主固定在一個地方,這樣,他們可以在特定的地方崇拜他,約櫃也就成了上主臨在他的子民之間的標誌。(正如經課中詩篇所形容的)以色列民這種想要透過看得見的記號與象徵來建立信仰,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古代所有宗教的特質。看看鄉下的『神井』、『神樹』等等就知道了。但是上主是無法被框架在某個地方,或是被限制在人所造的聖殿當中的。在今天的福音書中,耶穌特別教導他的門徒說:「吃我血的、喝我肉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這意思是說,上主的同在是超越一切外在的限制,當我們與基督的生命相連結時,他隨時與我們同在,這樣的同在是一種極大的恩典,是上主所賜的,不受時空所限制的,「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也是一種象徵性的說法,說明了上帝同在的狀態是什麼?他就像食物被我們消化成肌肉與筋骨一樣。耶穌的言行舉止,被我們接受、消化、崇拜與效法。經文說,耶穌是我們生命的糧食,說得真好。上帝的同在不是虛幻的想像,而是生活的實踐與信仰的追尋。看見基督的人不一定保證能跟隨基督,如經文說:從耶穌傳道一開始,門徒中就有人不服他,在傳道的過程中也不都是被接納,重要的是我們是否信仰基督,透過信仰,如同飲食一般地將基督精神內化成為我們的生命,也許我們一時還不能明白,但因著信仰與耶穌的榜樣,我們願意繼續追尋。在每一次的聖餐裡,我們都可以問自己,是否經歷上主的同在,是否越來越像上主,以致於可以與他人分享基督的生命。

但是我們不要存在著一種幻想,以為有主同在的信仰生活就一定會一帆風順、海闊天空。我常常打開電視的好消息頻道觀看所謂基督徒的得救見證,例如許多人信主前破壞公物、信主後就愛惜動物,或者是信主前百病纏身,信主後就不藥而癒的神奇見證,『信仰』變成了一帖特效藥,只要你服用了以後,包准你快樂似神仙,看起來跟隔壁台的購物頻道真是沒什麼兩樣,但我並不是反對或是質疑這種見證的真實性,也不是否定基督福音所帶來的醫治能力,而是,真實的人生是非常不容易的,真正擁有這種所謂『成功』見證的基督徒有多少呢?有一次,我騎車載我教會的輔導去買東西,經過地下道的時候,我的車突然拋錨了,我的輔導就告訴我要憑信心禱告,只要我禱告,車子就會發動了,結果禱告了兩三次,車子一動也不動的還在原地,後來,我的輔導建議,要我『按手』在車子上,而且要我用耶穌基督的名大聲宣告,於是我就聽他的話大聲的宣告,結果怎樣你們猜??我的車子一樣發不動,而且還被路過的人罵神經病,後來我們只好留著滿身大汗,一步一步的把車子推到機車店,請老闆修理,不只是如此,更慘的是,我的輔導問我說,是不是我最近都沒有靈修,跟上帝的關係不好,所以上帝沒有聽我的禱告??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種種的壓力之下求生存,例如工作上的壓力、經濟上的壓力、學業上的壓力、家庭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等等,但是信仰給予基督門徒生命的盼望,使得我們能靠上主賜的恩典繼續生存下去,今天保羅的書信中也提到,我們的生命如同一場戰爭,「是與執政、掌權、管轄這個幽暗世界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保羅提到這個並不要我們每天膽戰心驚,覺得到處鬼影幢幢,看到有人拜別的神就說是魔鬼的工作,聞一聞就知道哪裡的屬靈空氣不對等等,不是的,保羅是要提醒我們信仰生活的不容易,要我們腳踏實地,面對信仰生活中的每個挑戰,這挑戰是什麼呢?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壓力與挑戰,可能是來自家庭中的要求,不斷在刻板平凡的生活中給予愛,對另一些人而言,可能是精疲力竭的創造工作,可能有些人是肉體上為信仰致命,或精神上為信仰受折磨,也可能有些人是實踐自己同胞交給他的重大使命,保羅在他的時代面對著各種信仰上的壓力,連生命都飽受威脅,耶穌更是,他有來自宗教領袖方面的壓力,要他接受從傳統法律上的觀點來看上主,也有來自極端份子的壓力,他們企圖以流血的方式來革新社會,也有來自一般人的壓力,他們要他成為一位有名的領袖,最後甚至連生命都獻上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處,都有他所要面對的挑戰,但是我們要記住的是,我們並不是赤手空拳的面對這場戰爭,而是有上主賜與我們的屬靈軍裝

這段經文裡頭提到的軍裝,是一種象徵性的說法,是上主同在的表徵,重點不在於平安的福音如何穿上,也不在於公義的護心鏡有多強韌,當然也不是信德的藤牌有多硬....重要的是,基督信仰的實踐與內涵,正是今天這段經文提到的這套軍裝。公義、信德、福音、救恩、上主的道與祈禱...等就是我們信仰的內容,是上帝同在的呈現。若我們說相信基督教,卻懷疑公義的可能,這樣的信仰是虛的。若我們接受了救贖,卻對福音的傳楊毫無所感,這樣的救贖恐怕也僅止於表面的心裡慰藉。這套軍裝即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實踐。穿上軍裝,代表我們相信這個信仰是有可能的、也代表我們的信仰是可實踐的。另外,用戰爭用語,代表我們的信仰歷程並不會一帆風順,他會有挑戰與艱辛。

當然,這場戰爭不單單是我們個人的信仰爭戰,乃是觀乎整個信仰群體的,今天的福音書中提到,當他的門徒知道耶穌要被賣、受死,給他們極大的震撼,因為與他們所期盼的大不相同,他們期待耶穌作王統治天下,而成為萬王之王的跟隨者是多麼的榮耀阿,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耶穌不但沒有做王,而且連命都要賠上了,於是門徒中有許多人因此退去了,如果我們不明白跟隨基督的意義,就是死於自己的自私,與他人分享基督的生命,就不是基督的門徒。

戰爭雖然艱辛、跟隨主作主門徒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永遠要記得,上主與我們同在,前陣子我有一個即將遠行的朋友,雖然我們認識不久,但是已經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我們很習慣分享彼此的難處、聽對方哭訴、為彼此代禱,就在他要臨行的前幾天,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將無法像現在一樣,可以常常在一起分享,分擔彼此的苦難,我不禁潸然淚下,分離總是令人很感傷的,我只能告訴他,也意識到自己所能給予最深的祝福,就是上帝與你同在,這也是我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雖然很捨不得,但我依然深信,上帝與他同在。我有一種很深的體悟,覺得,再好的朋友,再怎麼愛你的父母親,都會有分離的一天,但是,不論離的有多有遠,上主都與我們同在,也與你所愛的人同在,當我們離開教堂後,願我們能將基督同在的平安信息,分享給周遭的人。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