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30

將臨期第一主日崇拜--降臨!將臨!

 
  
 

經課:耶利米書33:14-16;帖撒羅尼迦前書3:9-13;路加福音21:25-36
證道:龐君華牧師 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今天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聖堂裡的佈置都改變了,因為從上禮拜開始,我就一直提醒各位新的教會年曆就要開始了,今天可以說是教會的新年,因為我們教會新的年曆通常不是我們常用的西曆元月1日,而是在聖誕節的前四個禮拜,我們稱之為「將臨節期」Advent,將臨節延續四個禮拜,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開始,我們開始要有新的盼望,開始要有新的行動,將臨節的佈置用紫色作為代表,就是代表著提醒我們要儆醒、我們要忍耐等候,等侯真正的平安來臨。教會使用的經課進入一個新的循環叫作路加年或丙年(C年),也就是說新的循環裡的福音書將以路加福音為主,大家看到我們今天點的蠟燭只點了一根紫色的蠟燭,司會剛剛也提醒我們:我們點燃第一根蠟燭,代表我們有個期許,因為將臨節的意思就是要等候祂將要來臨的事情,我們等待、我們期許,每一根蠟燭都有其立意。

第一個禮拜的第一根紫色蠟燭是期待「公義」,希望真正的公義像濤濤的江河,能夠在我們的社會、在我們整個人間、在整個被造的世界中能夠普及開來。將臨節接下來幾個禮拜,我們會繼續點燃紫色和粉紅色的蠟燭,我們繼續地期待人間有喜樂,不只有公義,還要有喜樂、有愛、有平安,到了聖誕夜的晚上,我們才真正的點燃中間那支白色的蠟燭,象徵著耶穌的來臨,耶穌的降臨才是真正的平安臨到我們,上主的平安是透過耶穌彰顯給我們。唯有我們有這樣期待的心情、有這樣的預備,當真的平安來到的時候,我們才能在等待的那一刻有驚喜,我們才會有喜樂。等待時期的眼淚、焦慮或者各種的心情,當所期待的事情實現時,我們才會加倍的歡欣,我們常常習以為常地以為一切事情就是必然如此,所以在現代人常常覺得失去了期待、失去了盼望,我們不敢想像世界將會怎麼樣,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去為所期盼的努力與準備。

1995年有一本書寫到艾森豪的傳記,其中有一段描述艾森豪有一次到美國一個叫做丹佛的地方去訪問,他突然造訪一個小孩子的家裡,那個小孩子曾經寫信到白宮說他得了癌症,希望總統能來看他,其實在那時候很少人會那樣做的,總統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親自地到了那小孩子家去,在沒有通知下造訪,美國總統來了,外面有好多大禮車,所有鄰居都覺得很奇怪,艾森豪就說:「保羅在不在?保羅寫信給我想要看我,我現在來了,保羅你不是要看我嗎?」保羅充滿了驚喜,但是家人、鄰居卻都不知所措。現在很多政客都學會這麼做,但是在當時是項創舉,總統親自到一個小鎮,回應一個小孩子寫信給他,就是為了告訴他,自己得了病,很希望看看總統。結果總統就親自來了,鄰居就都怪他說:「你怎麼不告訴我們總統要來呢?我們可以好好準備呀。」結果大家都沒有準備,因為這樣雖然有驚喜,但是總有些許的遺憾,早知道我就好好準備一番、早知道我們就好好的打掃乾淨等他來。

我們常常處在這種情況下,太過商業化的社會使我們忘記了聖誕節的意義,我們忘記心裡要有所準備,其實我們所期待的不是聖誕節大家交換禮物、寄卡片而已,現在甚至連卡片也省了,我們用電子賀卡,一次可以送給好多人;我們慢慢的將聖誕節的意義淡薄了,其實「將臨節」的安排,不是讓我們從聖誕節開始就過一個教會年,「將臨節」的安排就是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安排、期待我們去思考、去想:到底聖誕節的意義是什麼?

上主的應許
其實聖誕節的意義,是從今天舊約的經課中一個上主給我們的應許開始的,上主給我們一個應允,從先知的時候就開始應允我們要有一個公義的世界,上主創造的世界原本是公義的,將要完全的實踐。我們不要把舊約時代的先知看作是那些所謂算命的、未卜先知的人。以為他們只是要告訴你未來你個人會發生什麼事,要怎麼解才會有平安,早期以色列有這樣子的「先知Na’bi」,但是後來先知的發展不是這種預言你個人的命運,先知們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上主的應許到底是什麼?而且上主的應許是會怎麼樣實踐?特別是當時的以色列選民,他們愈發展愈有經歷,就愈了解這應許的偉大,更有把握應許要實現。

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都感覺到我們之所以立約成為一個信徒,其實就是我們接受。在中國人的思想裡面,易經有八卦,八卦的最後一卦就是濟濟,意思就是說已經完成了,可是到後面接著又回到了首卦就是未濟,也就是說未完成;完成─未完成就是說濟濟與未濟之間在人間繼續循環。

世界不是完成品而是半成品
我們活在一個上主創造的世界,上帝已經預備好了很多的東西讓我們享受,但同時它又還沒有完成,也就是說真正最好的大地、真正最好的情況還沒有完成,所以這是我們還完全得到那一份禮物,為什麼還沒有完成?為什麼上主不把整個世界創造好,裡面都是非常和樂,一點紛爭都沒有、一點憂慮都沒有,然後就讓我們繼續享受呢?這其中有很大的奧秘,因為人就是必需要經歷這一切,才會知道上帝所應許的究竟是什麼,對於未發生的事情通常我們都要運用想像力,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先知就常常提醒我們想像那真正的平安到底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平安?有時候我們想事情都是根據我們現有的經驗去想,是很難想像的,可是這個「想像」常常是根據我們經歷越多的事情,我們的想像力也就會越豐富,就越有深度。本仁約翰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天路歷程》,在本仁約翰時代,銷售量甚至和聖經一樣的多,他講到這個主角叫作愛徒,或叫作信徒,這信徒接受了上主的恩典之後,成為信徒之後,接著他人生就開始一段很長的旅程,每經歷一個地方,就有人送給他一套盔甲、一套軍裝,經過一個地方,遇到試探,經過一個地方,他自己又軟弱又被人騙了,差點迷失了方向,經過種種的波折,這位愛徒終於見到光明的國度,可是那個時候的他和剛剛開始得到上主應許的他,這之間已經不一樣了,他已經經歷過種種的考驗,當他去面對上帝所預備給他的禮物--那個美好的國度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預備好的人。所以在等待的過程當中,絶對不是在那裡空等,絶對不是在那裡巴望著,而是我們認真的去經歷我們的生活,認真的去體察我們生活種種的喜怒哀樂,以及我們的眼淚、歡笑,這樣子我們才會在經驗中成長。

你要想學什麼、想做什麼,都要有機會給你,而你也是要能夠承受起這種環境的人,能夠在這環境中發揮的人,不然即使有一個環境給你,你才可以充分的發揮,可是你平常根本什麼都沒有準備,什麼都沒有操練,即使有這麼好的理想境界給你,你也沒有辦法發揮,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什麼是濟濟與未濟之間。

從親身實踐開始
我們活在這個一方面是上主所創造的美好世界中,一方面又是活在一個還沒創造完成的世界之間來生活;我們一方面享受上帝已經創造的、上帝已經為我們預備的,一方面我們也朝向那個美好的將來前進,人生每經過一步,我們就用我們的想像去想像那個美好有多美好。有時候人真的難以想像,我們在台灣生活,有很多人就說,我怎麼可能想像有好的日子,常常忘記好日子是怎麼過的,我們所謂的好日子不是單指生活經濟水平的,而是指生活中的詳和、平安、和平,聖誕節其實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平安」。

記得我剛回來台灣的時候,剛好是2000年總統大選,遇到一個朋友,這個人很可憐,我每次看到他的時候總是愁眉苦臉的,於是我就問他說:「你怎麼回事?」他說,他是從小在眷村長大的孩子,父親很早就過逝,苦讀學成,他的母親因為他是獨生子,所以對他很好,他娶了一位幾代都生長在台灣的太太。那年選舉,婆婆和媳婦因為政治理念的意見不合,時常有爭執,她們都要求他投票給她們認同的候選人,他每天都不甚其擾,終於忍住了,就當著這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面前,把身份證剪開來,說不去投票了。

有時候,我們在這種紛紛擾擾、互相對立的社會裡,我們很難想像什麼叫做和諧或和睦,我們很難想像什麼是互相包容,我們從最身邊的事情都沒辦法和睦的話,我們如何想像人類那有終極的和平呢?

如果我們不能從我們的教會開始,從我們周圍的人開始去了解、去認識、去包容,或是從我們的家人開始實踐和平,我們無法去想像透過耶穌上主所應許將要來的國度是如何的那美好。所以我們沒有想像力,也沒有期待。

結語:降臨!將臨!
今天我們的題目是降臨,又是將臨。降臨和將臨都是將臨節的意義,降臨是過去式,是耶穌曾經在2千多年前降生,帶給人類一個盼望,先知告訴我們,上帝透過耶穌去實現一個盼望,我們這幾個禮拜將一起從耶穌的誕生去思考這個事情;將臨是將要來臨,是耶穌來,不是完成;耶穌來,是將要開始。整個2千年的歷史是持續發展,人類的光景有好有壞、跌跌撞撞,就好像天路歷程裡面的這位美徒一樣,有一本書叫《自有耶穌以來》,他提到在人類的整個發展,我們看起來好像很多事情非常驚險,很多事情非常醜陋,大屠殺、戰爭還是有,但是人類在這個跌跌撞撞的過程中,還是有進步的地方,比方說人類至少在戰爭的時候,都會公認:我們不能虐待對方的戰俘,至少表面上都不敢這麼做,因為我們對某些事情的理想和標準提高了,人類因為有耶穌以來就不斷、不斷的在發展。可能很多地方我們看起來是沒有盼望的,進展得也很慢,但是不要灰心,我們在等待的過程當中,我們努力的去體驗、去了解、親自的去學習包容與相愛,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會感受到上主所賜的平安,是何等的平安!這也就是將臨節的意義。

讓我們在這聖誕節即將來臨的四個禮拜當中,直到聖誕夜的來臨,我們一起來省思、一起來預備,我們一起來等待,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空等的,讓我們從我們最近的事情開始關心、思想,另外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將臨節和我們正常的月曆相差了將近一個月,其實給我們一個機會,告訴我們教會(另一個社會)的時間觀念和現在社會的時間觀念是有一些差別,正好是給我們一個預備,好好的把今年整理一下,我們開始預備我們來年的生活,從聖誕節過後的顯現節期的生活裡,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起步?我們曾經放棄過的理想,應如何重新拾起?我們曾經在那裡失敗,我們就在那裡重新站立,我們曾經覺得什麼事情不可能完成,我們就再一次的鼓起勇氣面對它?我們要在所有不可能之間,讓我們去經歷上主的可能,這就是將臨節我們要一起來努力的方向。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