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9

聖靈降臨節後第二十二主日

 
  
 

經課:路得記3章:1-5節、4章:13-17節;希伯來書9章:24-28節;馬可福音12章:38-44節
證道:陳啟峰牧師 整理:郭秀齡姊妹

先讓我們一同禱告!「天父,我們今天要從路德、從那位窮寡婦身上學習到你在他們身上的恩典,主,幫助我們從你的眼光來看我們自己,也讓我們從希伯來書看到耶穌基督你的獨特性跟你的救贖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產生的果效,求主真理的聖靈引導我們進入真理,靠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請打開路德記第三章,聖經上有兩卷書是非常、非常的特殊,一是路得記,一個是約拿書,這兩卷是和好幾卷舊約聖經衝突,而且衝突得很厲害,所以,如果你是仔細研經的人,你每次讀到這些經文時,就會感覺到表面張力、衝突,但其實背後有上帝完美的旨意,我們舉個例子,路得記中的路得是什麼人?是摩押人。摩押的押在希伯來文中是爸爸,摩押意即「我的祖父是我的爸爸」,好難聽啊!你知道「我的祖父是我的爸爸」在台灣話叫做「俺公爸」,就是我的祖父和爸爸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台灣人以前所說的公公和媳婦亂倫所生下來的孩子,叫做「俺公爸」,還有另一種就是父親和女兒近親亂倫所生下的孩子,也叫爸爸和祖父同一個名字。所以摩押是很難聽的,因為他是羅得和他女兒所生的,這是很難堪的。

而且當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時候,要經過摩押地,摩押不讓他們過去,不但不讓,而且還持刀萬里追趕,所以以色列人把摩押當做世仇。聖經上明明記載,摩押人經過十代,十代受割禮都不可進耶和華的會,除非進入十一代,這種觀念叫做猶太主義,叫做獨寵論,最典型的獨寵論就是尼希米記和以斯拉記,你如果嫁一個非猶太人就要離婚,這種叫做獨竉論,全世界當中耶和華唯獨愛以色列人,以色列在上帝眼中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屬上帝的國民,是唯一的,那我們今天讀的路得記就糟糕了,路得記剛好為摩押人整個平反,其實約拿書也是一樣,聖經上還有一個觀念就就是上帝是創造萬有的上帝,上帝雖然揀選了亞伯拉罕,視亞伯拉罕獨寵,但是亞伯拉罕的目的是使萬國因他得福,亞伯拉罕成為萬國的福星,這個是普救論。

最近有幾個長老會的牧師對我說,你們衛理公會和我們長老會應是非常好的屬靈同伴,我當時便笑說:「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會祖都叫約翰?」因為長老會的會祖叫約翰加爾文,衛理公會的會祖叫做約翰衛斯理,浸信會的叫做施洗約翰,所以我們都是約翰的徒弟?!其實不是,原因是因為長老會強調「預定論」他們認為他們是上帝所揀選的精英,耶穌基督只為他所揀選的人死而已,而衛理公會所強調的是上帝是普救論,上帝愛世人,所以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福音,所以你看約翰衛斯理的詩歌常提到:「但願萬民...凡屬主僕人,都來頌主名…」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救恩。

今天路得記就告訴我們:上帝的另外一個奧秘,我們通常都以為上帝都只愛基督徒,所以猶太人有個禱告說:「上帝,我感謝你,因為我是猶太人,我不是外邦人,我是你所揀選的以色列人,我不是外邦人。」 第二個禱告是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是自由人,我不是奴隸,因為奴隸是...」第三個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是男人,我不是女人,因為女人...」這些都是很羞辱人的,可是路得記中,路得的兒子叫俄備德,俄備德的兒子叫耶西,耶西的兒子叫大衛,大衛進耶和華的殿,又是成了以色列的聖王,又是可以進入聖殿吃餅,君王和祭司的職份應該是十代都不能進耶和華的殿呀,連大衛都不能進去的,結果,建造聖殿的人是第五代的所羅門,奇怪,大衛、所羅門怎麼都不遵守耶和華的教訓呢?

於是,我們就發現上帝的心意是萬民,上帝的心意是所有人只要有信心,都可以蒙上帝的恩典。所以彼得的時代裡有一個哥尼流,然後耶穌的時代有個羅馬的百夫長,還有希頓的寡婦,這一些人都蒙了耶穌的恩典,而且耶穌都對他們:「我在以色列人當中,從來都沒有看過有這麼偉大的信心的。」路得就是!路得的信心、路得的愛心,路得對他的婆婆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家就是我的家,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所以,路得的信心是這麼偉大,以致於在第四章第15節,以色列當時的眾婦女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也就是說讓拿俄米容光煥發,讓拿俄米能夠昂首挺身,讓拿俄米老有所終。拿俄米的兒婦就是路得,路得卻使整個以色列人蒙福、蒙恩,而她卻是一個摩押人。「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七是表示完美、是神聖的數目,表示這個兒婦在上帝的眼中是那麼的完美、那麼的神聖,是上主所分別為聖的,卻是一個摩押女子。然後在第四章第16節更精彩的,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懹中,作他養母。摩押的祖先在台灣話叫「俺公爸」,亂倫,得罪了上帝,但是路得的信心及愛心卻使她的婆婆收養她的孩子,成為她孩子的養母。

整個上帝的恩典超過眾過犯,然後路得的孩子成為大衛的祖父,上帝的恩典實在是很奇妙,所以從這個觀點來講,上帝揀選我們的目的是使我們成為別人的福星,不是使我們成為祖傳秘方,高人一等。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大學畢業加入校園團契的時候,有人幫我介紹認識一個姐妹,結果蠻有趣的,他的父母說,請問對方的父母是不是牧師、長老或醫師?除了這三個位階以外,其他免談,我才發現在教會裡面原來還有分階級呢,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難怪我妹妹在高雄女中讀書的時候說:「我們班上的基督徒都很看不起我們,認為我們這些人是罪人,是可怒之子、悖逆之子,他們根本不屑和我們往來,而當他們開始展開笑容的時候,我就知道佈道會的腳步聲近了…那時候才會拉我們去參加佈道會。」

為什麼說基督徒高人一等呢?看到路得,我們都知道只要一個人在上帝面前有一點點的信心,都是蒙悅納的,上帝就是這麼的看重,所以路得在那個以色列沒有王、最亂的士師時代中,活出上帝的榮美和尊嚴。而且她對上帝的信心,以及她對她的婆婆的順服和愛心,路得說:「凡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結果她成為許多人蒙福的導管,這是很奇妙的。

我們再來看馬可福音第12章38節至第44節,這裡講到另外一個寡婦,以色列最看不起女人、又看不起外邦人、又看不起寡婦,結果上帝是孤兒、寡婦的申冤者,這是很奇妙的,我們來看耶穌在教訓的時候說:「你們要防備文士,他們好穿長衣遊行,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做很長的禱告…。」用很長的禱告來掩飾他們內心的罪惡感和空虛。在第12章41節提到當時耶穌正對著銀庫,那時代的背景蠻有趣的,以色列人他們不可以把羅馬帝國有該撒像的錢拿來奉獻,只能換聖殿幣,一換聖殿幣的時候就分大的金幣和小的銀幣,他們奉獻的時候不是直接收奉獻,他們是在要進聖殿以前,聖殿前方左邊有十個奉獻箱,右邊有十個奉獻箱,那些奉獻箱上面的口很小,下面是個很大的喇叭;當你的金幣一丟下去的時候,因為會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便曉得你所投的聖殿幣是多少,所以在銀庫裡的財主,他要奉獻的時候,便請他的十個僕人各就各位,將一袋聖殿幣一一投入,所有人便會轉頭一看,嘆為觀止,然後他便很得意似的奉獻;等輪到了這個窮寡婦來的時候,所丟的聖殿幣因為是最小單位的,所以大家也不知道她究竟是誰?!這個背景就讓我想起在以前的教會時,有個長老,他很喜歡作秀,他有一次在領歌時,把麥克風開到最大,然後唱第四部,在會眾唱歌時,他顯得十分突出,為會眾領詩的時候,是要敬拜上帝,不是要個人秀歌藝;更妙的是他每次奉獻的時候,都寫著主知名或是無名氏,每次奉獻完就說:「本月奉獻最多的就是一個無名氏,他奉獻了6仟元,其他的弟兄姐妹最多的只有3仟元,那無名氏就是我本人。」結果後來教會來了一個開工廠的弟兄,他每次都奉獻6500元,結果他就很生氣,於是他就奉獻6600元,在司會的時候,他就會說:「某某弟兄奉獻6500元,我們為他感謝主,但是另外有個無名氏奉獻6600元,他比他多100元,那位無名氏就是我本人。」 然後在座的弟兄姐妹就拍手。

耶穌叫過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為什麼?因為耶和華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貎,耶和華是看內心。所以耶穌基督在這裡告訴我們,人看的是外在奉獻數字的絶對值,而耶穌基督看到的是我們裡面真正的態度,所以教會看一個人的奉獻,如果一個人一個月是賺一佰萬元,每月奉獻十萬元,那我們為他感謝主;但如果是一個老人家、一個寡婦,他的孩子一個月只給他400元,而他奉獻200元,我相信在上帝的眼光裡,這200元遠比那十萬元高出了許多倍,所以,上帝看的不是那個奉獻金額的絶對值,許多人是有剩下的才奉獻出來,而這個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所以我現在鼓勵東吳的大學生在大學時代,將十分之一當納的奉獻出來,十分之一用來儲蓄,十分之一買書造就自己,你最多最多只能用十分之七,要過簡樸的生活,我一直在推廣這個奉獻的觀念。前幾天我就這麼告訴我的女兒,結果她說:「我已經夠少錢了,我幾乎都快活不下去了,你還要我這樣。」我說,「感謝主!就是要在年輕、活不下去的時候,操練奉獻,當你有錢的時候才有可能奉獻。」我們教會有位弟兄以前在家庭扶助中心(CCF)當主任,他原是個醫生,他放下醫生的工作去家庭扶助中心(CCF)當主任,一做做了二十多年,家庭扶助中心(CCF)早期是基督教兒童服務機構,待遇很低,他卻堅持十分之二奉獻,他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十分之一幫助孤兒寡婦,奉獻給家庭扶助中心(CCF),然後他告訴我說,他這時期的奉獻操練幫助他一生。等到他又回來當醫生,他告訴我說,他一個月的收入是六十萬,他現在要奉獻十分之二,比他以前奉獻十分之二更難,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你看一個月12萬,一年跟一個會可以有多少錢?!我就發現更難。以後我當傳道人,這位弟兄他一直這樣過,結果我們那時候跟他募款,他都無動於衷,我起初覺得很奇怪,結果沒想到他把他所賺的錢三、四仟萬買的營地,建造好整批全部都奉獻出來,他說,我能夠有恩典奉獻,其實是我在最窮苦、在最需要的時候,我就學習、操練了。

所以上帝看重我們的其實是我們的內心,人看重我們的是給出多少?!上帝看重我們的是保留多少?!人看見的是數字,上帝看重的是我們的犧牲。所以這是很奇妙的,耶穌基督和我們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今天進來教會,看到有位弟兄在整理桌子,我看了很感動,有一次在高雄榮光堂,我們幾個人在那邊掃地,掃完後,另外一個就拿畚箕來整理,大家都抬起頭來微笑,為什麼呢?其實教會有錢可以請工友整理,這都沒有問題,在這裡打掃的其中兩個人是工廠的廠長,另一個是股票上市公司的總經理,一個是教務主任,加上另一個我。教會就是神的家,在家庭裡面最大的就是要服事小的,這是上帝的恩典,我們整個價值觀要從聖經裡面轉變過來。

最後來看希伯來書第九章24到28節,這經文中把耶穌基督和舊約的祭司做一個對比,這個對比一個是進入了聖所,一個是進入了天堂;一個是自己帶著牛羊獻上,一個是把自己獻上;一個是多次的獻祭,一個是一次的獻祭;在這裡所要強調的是基督的尊榮。我在這裡要提到我們應該用怎麼樣的正確態度,對待台灣的民間信仰或者對中國人的傳統信仰?我發現基督徒有很強烈的菁英的心態,尤其看不起未信耶穌的人,動不動就說那些「世俗人」,「外邦人」,我說同樣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講「外邦人」?他只是主外的弟兄啊,為什麼要叫「外邦人」?我在高雄牧會的時候,前後差不多有十個人,他的另一半在朋友交往時是未信主的,結果這十個人一結婚以後都信主了,最後一個是我轉到台北後信主的,因為教會用很真誠的愛來對待他、接待他,而不是把他當做非基督徒、非我族類,教會的門是為所有的人打開的。

講到「世俗人」,在50年前,我的父母把我生下來,他們已經拜拜,拜了50年,每天早上要沐浴拜拜,初一、十五要吃齋,我就想,我們基督徒有沒有早禱、晚禱,重要事情稟告上帝?我們基督徒反而比他們更弱,所以我們不應該說他們是「世俗人」,然後我們再看台灣人的獻祭,台灣人如果拜天公,就用全牲;如果拜千歲爺,就用半雞、半鴨或整大塊猪肉;如果拜祖先就用細肉和菜;這些理念所表達的意義是:他們認為神明越大、就拜的越多;神明越遠、天高皇帝遠,所以拜的就要用生的不能熟,祖先是所有神明中最小的,所以要用細肉,因為他和我們最熟、所以要煮熟。這和希伯來書第九章講的剛好是一個對比。

我們所敬拜的上帝是獨一的上帝,是最大的上帝,而這一位上帝是超乎眾人之上,可是祂同時也住在我們裡面,這位上帝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是祂又離我們最遠、 卻又最親密。所以耶穌基督就說:「我們在天上的阿爸父...」「在天上」表示他離我們很遠,但是他最高超、大有能力、又是阿爸父是最親密的,所以台灣人、中國人若要信或拜的,達到最圓滿,除了在耶穌基督以外,沒有再辦法找到了。所以希伯來書把祭司和耶穌做一個對比,我們也發現祭物再怎麼大也不夠大,因為是上帝親自差遣他的兒子耶穌基督這一位君尊的大祭司,自己把自己獻上,而且他一次就獻上成為永遠的祭,這一次獻上的祭在啟示錄第五章,講到羔羊就是救恩,不只是現在有效的,而是永遠有效的、是一次獻上,擔當了許多人的罪,完成了整個救恩。所以,台灣人、中國人的整個民間信仰,在追尋的,其實在耶穌基督裡面都已經得到完成了。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