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2

聖靈降臨節後第十八主日崇拜--追求更豐盛的生命

 
  
 

經課:約伯記23:1-9;希伯來書4:12-16;馬可福音10:17-31
證道:陳啟峰牧師 整理:郭秀齡姊妹

今天的主題是追求更豐盛的生命。剛才已經讀過約伯記23:1-9,現在我們再來看經文:約伯記23章10-17節:「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我腳追隨他的步履,我謹守他的道、並不偏離。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只是他心志已定,誰能使他轉意呢。他心裡所願的、就行出來。他向我所定的,就必作成,這類的事他還有許多。所以我在他面前驚惶,我思念這事、便懼怕他。上帝使我喪膽,全能者使我驚惶。我的恐懼不是因為黑暗,也不是因為幽暗蒙蔽我的臉。」

我們今天要用這三段經課來談到「豐盛的生命」。在約伯記23章:1-9節,我們看見約伯面對人生的艱難-他的孩子與家產在一夕間毀於一旦,他不知為何此事臨及他?於是他呼求:「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上帝,能到他的臺前」,他要在上帝面前分析。當我們人生的閱歷越長,我們越能體會到人生有許多的無可奈何,人生有許多的事物讓我們無法臆測為何會臨到我們?我們很難去分訴,如果我們用前世今生的眼光來看或許還可以解釋,可是我們基督徒不是這樣的解釋法。我認識一位朋友,遠從美國應邀回台演講,但在重要場合時,他的發表談話卻是十分負面,我聽了心裡非常難過,當時我在校園團契,我們教會牧師,邀請他來講聖誕節的信息,在那一次人數多達二百多位的佈道會裡,他竟然談論東方博士的三大缺點,從頭到尾把東方博士臭罵了一頓。我心想:怎會這樣子呢?後來才知道這位牧者的獨生子在十八歲時,因游泳而溺斃,自此這位牧者便對上帝產生懷疑。

為何有些愛主的人會得憂鬱症?為何愛主的雅各會被希律王處決?而彼得這位三次否認主的人,卻因著教會切切為他禱告而被天使救了出來?有許多的事是我們無法以人的頭腦去理解的,所以約伯才會有感而發的說,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不知道」。甚至於對生來瞎眼的人,我們一般人的說法第一直覺便是「這人犯罪嗎?還是他的父母犯罪?」我以前也喜歡用這種簡單的理由作為判斷,但後來我發現並不見得如此。人生有太多的奧秘,我們無法知曉為何上帝會加諸許多苦難給我們,約伯亦是如此,他無法測度上帝的旨意,但他說:「我腳追隨他的步履,我謹守他的道並不偏離。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換句話說,約伯的做法很像神學家尼布爾的禱告說:「主啊!求你賜給我恩典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實,求你賜給我勇氣去突破我所能改變的事,求你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別。」我們人生有許多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接納,求主給我們恩典去接納;我們人生有許多我們能夠掌控的,求主給我們勇氣去突破,也求主給我們智慧去分辨這二者的差別。但約伯不僅如此,他更積極的表示他的腳願緊緊跟隨祂的步履、謹守祂的道,甚至於他覺得他可以把人生許多不可知的謎或者苦難存而不論,他積極的把他的焦點擺在跟隨主的步履、謹守祂的道。而且約伯更進一步的說了一句名言:「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中國有位傳道人王載博士,他將此節翻成英文:「No Bile, no breakfast不讀聖經,我就不進早餐」這是他一生的座右銘。詩篇共有150篇,他每天讀5篇詩篇,一個月讀完一遍;箴言共31章,他一天讀一章,一個月讀完一遍,並且他每天讀舊約二章、新約一章,一年便將新、舊約讀完一遍。有人反問他說「不讀聖經,便不進早餐」可有聖經根據?他答道:「有,就是約伯記23章12節,我看重祂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便是最好的聖經根據,如果我們是如此遵行上帝的道,我們必定會得著更豐盛的生命。不要去問為什麼(Why)?乃要去問如何發生(How)?

有一次半夜三點我去處理一對夫妻的爭吵事件,聖經裡說道我們要常以為虧欠,這對夫妻彼此爭吵說:「我虧欠了你,以致你犯了這錯」,這樣的爭吵實在是罕見。我解決的方法便是請他們拿起筆來畫個田字象現,將他們所能掌控的、無法掌控的、努力奮鬥的、不努力奮鬥的事情一一寫出來。我們的象線應該擺在我能掌控的我努力奮鬥,如此我便能突破成長。如果我能掌控的而我卻不努力,我便是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如果我無法掌控,而我卻拼命努力,這樣又活得太痛苦了,徒勞無功。如果我去接納我無法掌控的事實,我的人生便是怡然自得。何時我們能夠坦然面對我們所無法掌控的,努力奮鬥我們所能掌控的。掌控抓住上帝的話語,如此我們便能得著一個更豐盛的人生,這是個秘訣,誠如約伯一樣,至終悲劇終能變為喜劇。然而遺憾的是,現在有些基督徒常是不吃早餐的。或許No Bible no breakfast對某些人而言太為難了,或許我們也可以No Bible no lunch或No Bible no dinner,當我們餓了一天後,我們便能體會到「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讓我們立志看重神的話語!若我們每一天都讀神的話語,看重上帝的話語過於我們的生命,便能成為一個擁有更豐盛生命的人。

讓我們讀馬可福音第十章。馬可福音第十章的背景是延續前兩次的經課,談到一個人,如果他的肢體使他跌倒,便將之砍掉,他的眼睛使他跌倒,便將之刨剜掉,又提到為小孩子祝福以及要積蓄財寶在天上。接續今天的主題經課,讓我們繼續看馬可福音十章17節,有一位青年才俊為尋求真理而充滿幹勁、熱切的跑來見耶穌,謙卑敬虔的跪在耶穌面前,在早期的教會禮儀裡,教會的椅子不多且都有跪墊,約翰衛斯理的第一個教堂,椅子不多,崇拜時弟兄是站著或跪著,椅子是留給老弱婦孺的。這一位來到耶穌面前的人,他別具慧眼的跪著稱耶穌為「良善的夫子」,我們想想,這個人認為這一生中他擁有宗教信仰,又擁有虔誠、幹勁,他又是一個少年官,擁有學術,並且又擁有政治地位,像這樣的人如果到教會裡面去,我們會覺得他是教會的棟樑,而且他到耶穌面前,他說:「我當作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當然,他這問話是充滿了矛盾,永生既是領受的,又何需作甚麼呢?可見這個人不是來聽道而已。我發現新教把教會的崇拜變為只是聽道,而缺乏禮儀。其實所謂的基督教包括了被翻成天主教的大公教與東方正教,這二者與新教合稱為基督宗教。這三者分別有不同的傳統:東正教強調「看哪!上帝的羔羊」,是約翰的傳統,而羅馬天主教則是彼得的傳統,新教則是保羅的傳統,強調因信稱義及上帝的道。然而現今上帝的道竟變為只是來教會聽道而已,而非仰望及行道,我們也鮮少在領受聖餐時,將自己委身給神,我們變成只是在聽道時,受了感動才有所行動,這是非常可惜的!甚至有人來安素堂參觀時都有此感受,覺得教會的禮儀都太重外表了。我反問他們何為禮儀?其實禮儀乃是上帝聖道的濃縮,無論是祈禱文、啟應文、宣召文等都是根據上帝的道而寫的,整個崇拜皆以上帝的道為中心,聖道禮完後才接著聖餐禮,聖餐禮才是以耶穌基督所設立的道,而我們委身其中。若教會以聽道為中心,這是十分可惜的,所以我們的紅本門徒裡一定會要我們回應真道。上帝的道不是讓我們聽聽參考而已,乃是要我們有所回應的。當那位青年人來到耶穌面前時他乃是要行道的,因為他問道:「我當怎樣行?」耶穌明瞭他是要行道的,於是要求他說:「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當孝敬父母」,耶穌認為:若要追求人生更豐盛的生命,除了找到人生安身立命的所在之外,但必須做到人生基本的要求,耶穌對他要求要做到最基本的人生要求—那就是十誡。所以耶穌說,人要得到豐盛的生命,最基本的第一里路一定要走,第一里路是我們的盡義務,第二里路才是愛心,那個背景是羅馬的兵丁遇見一個非羅馬公民籍的人,都可以把他身上重裝備的武器壓在那個人肩膀,陪他巡邏一里,一里走完之後,羅馬兵丁非常守信用的挑著重擔繼續走第二里路,所以第一里路是國法規定必走之路,是義務、是痛苦的;第二里路才是盡愛心,是甘願的、喜樂的,是大膽的運用自由,願意幫忙承擔,因我再辛苦走也只有兩里路,可是兵丁卻要走百里,是體恤人、愛人的做法和表現。所以耶穌說,你到底第一里路走了沒?可見耶穌要求我們,人生如果要豐盛,首先必須先做好我們自以為很細微而不去注重的本份。

當教會邀請名講員培靈講道時,大家都十分感動,可是我們不要忘記,真正按時分糧的人才是牧者,這就猶如有時朋友請我們吃大餐,我們會好感動,但我們卻對媽媽天天煮的飯菜毫無感動,但是維持我們生命力量的卻是媽媽天天煮的飯菜。所以耶穌說,你要得豐盛的生命,端看你是否一步一腳印?這少年官回答耶穌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因為他有豐盛的過去與紮實的生命。這人來到耶穌面前,他不是要聽道而已,他乃是要行道,他認為上帝的道乃要用生命去體驗,在生活中實踐出來。耶穌稱許他,但耶穌卻認為他還缺少一件,耶穌這話乃是畫龍點睛,所以耶穌要求少年官變賣所有來跟從祂,但少年人聽了卻十分痛苦,少年人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耶穌不僅是挑戰,也是邀請,耶穌邀請他捨棄他所有的,不料他卻憂憂愁愁的走了,很可惜。

耶穌要人得豐盛的生命並不是用勉強的方式,祂要我們甘心樂意的跟從祂。我問我教會裡的青年何為財主?他們異口同聲的答道:「有錢人!」,到底何為財主呢?第24節耶穌對他們說:「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財主不是有錢的人,財主乃是倚靠錢財要進天國的人,換言之,以錢財作他主人的人才是財主。可能一個人有上億財產卻不是財主,因為他不被錢財霸佔,可能有人只有幾千元但卻是財主,因為他視財如命。耶穌基督不是看我們擁有多少,而是看我們把錢財當作是什麼。我們的財寶在哪裡,心便在哪裡,若有人將財寶放在股票裡,他的心便在股票裡,有人將財寶放在買書籍或買CD裡,他的心便在那裡,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耶穌基督所說財主的意思不是指有錢的人。

周聯華牧師曾對我說,二、三十年前有一次蔣夫人很緊急的召他來,她說美國有個基金會送她一本燙金邊的聖經,其中「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的「駱駝」他們將之翻成「麻繩」,因為其希臘文只差一個字根。他們對她說,你是個財主,所以你要進天國很難喔!所以你要像麻繩那樣不斷的被揉細,如此才能穿過針眼,故你最好將錢捐給基金會,好讓他們印製聖經,蔣夫人聽他們這樣一說便坐立難安,於是將周牧師請來。其實聖經的手抄本存留有三、四千件,其中寫麻繩的版本共有5件,絕大多數的版本是寫駱駝,形容大的駱駝要穿過針眼是難的。耶穌在這裡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件事情,我們要交出我們人生中所最看重的事情。我信主之後要成為傳道人,我媽媽非常痛苦,當我媽媽告訴我:你去教會可以交女朋友,但不可以受洗,當我告訴她我已受洗,她非常痛苦,認為兩個兒子已死去一個,而且我曾經是個起過毒誓的一貫道教徒,所以當我成為基督徒後,前兩個小孩都生了女兒,媽媽認為那是報應。

所以到底什麼是豐盛的生命?耶穌難道是要那人捨棄嗎?不是,其實捨棄乃是要讓那人得著。有個故事是這樣:有個人向主禱告,願意將一切奉獻給主,當他這樣禱告後,那晚他作了個惡夢,他夢到他掉進一個懸崖,他趕緊抓住一棵松樹,正當他心裡發出對主的感謝時,不料這樹卻即將連根拔起,他害怕的大喊「主耶穌啊!救我!」,主耶穌就在懸崖上說:「我願意救你,請你將手放下」,那人慌張的說:「我只有這棵松樹,我怎可以放下呢?」,但主仍是執意要他放下,於是那人信心不夠,只放下一隻手,所以主又再次要求他放下雙手,結果那人仍然用一隻手指頭勾住樹枝,主又要求他放下,當他撒手一放時,才赫然發現他只離地只有二公分。在我們的生命裡其實是有許多的排他性。教會裡有位姐妹離婚了,因他丈夫不斷的外遇,讓她無法忍受,他那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丈夫問她:「我什麼都有了,為什麼你就是這點不滿意?」我也處理過一個家庭問題,一對夫妻在外人眼中是模範夫妻,但他們卻是鬧到離婚的地步,原因是妻子覺得丈夫雖然為他做了許多,但嘴巴就是不甜,無法說出祝福、肯定的話,令妻子無法感受到丈夫愛她,而這妻子也是如此,惟獨對丈夫及公婆也是嘴巴不甜。其實,更豐盛的生命不是照著我們的律法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而已,而是走第二里路的原則,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甘心樂意的走第二里路。希伯來書裡說道,將來我們每一位都要在上帝面前交帳,祂知道我們所有的事,祂了解我們的軟弱與限度,所以我們不需要在上帝面前偽裝,在祂面前我們是赤露敞開的,既是這樣,我們來到教會就無須偽裝。

我女兒念大學以後幾乎要抓狂,因為她老師的婚姻關係極其惡劣,但他卻擔任幸福家庭主任。我說你管人家那麼多,不要去管老師的婚姻,只要管好自己的婚姻就好了。赤露敞開的意思是上帝已經了解我了,我無須戴面具。所以一位神學家說「因信稱義」乃是我大膽的去接納這個事實:「我在基督耶穌裡已經被接納了」我不用努力去賺得上帝的愛,也無須改變自己來贏得上帝的愛。我們在上帝的面前是蒙愛的,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祂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所以,在人不能,在上主凡事都能,我們無須為自己貼標籤:「我知道我應該這樣做,可是我做不到。」我們乃是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靠著那能夠憐恤我、能夠隨時給我恩惠與幫助的,我能夠做到。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