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連結
經課:以賽亞書6:1-8;羅馬書8:12-17;約翰福音3:1-17
證道:龐君華牧師;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今天是聖三一主日。通常這個主日都是排在每年的聖靈降臨節之後,象徵著上半年每主日以教義為主的主題將告一段落,也提醒我們半年過去了。下半年開始一直到十一月之前,將有一連串的常年期,也就是用綠色做為代表的主日,因為在聖靈降臨節之後,我們對上主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祂帶給我們生命的力量,使得生命如同草木般欣欣向榮。因此,今天這個主日象徵著上半年已告一段落,我們一同迎接下半年的開始。
回顧從去年十二月開始迄今的上半年,我們從期待耶穌的降臨,一直到聖誕節那日耶穌來到世上,祂向外邦人顯現、提醒我們如何成為外邦之光,我們領受耶穌的每一個教訓、祂所行的每一件神蹟、祂向外邦人顯現時所說過的話、祂的教導,以及祂如何受苦、受難,最後經過苦楚後,在復活中得到最大的榮耀。
在交代過門徒大使命之後升天,暫時離開時空的限制,然後聖靈降臨,繼續主在人間的工作,一個超越時空,不受任何限制、繼續在人間的工作。這整個過程,讓我們對上帝有個總結性的了解。歷世歷代的教會對上帝的了解只能說:「祂是三一的真神」,這是我們對上帝認識的最高潮。
言語無法盡述上帝
但另一方面我們發現,即使我們每年不斷地重溫對上帝的信息,但當我們要以言語表達對上帝的認識時,卻又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今天的經課便有如此的情況。約翰福音三章記載尼哥底母來見耶穌,他認為耶穌很特別,特來向他請教生命的道理。當耶穌告知他重生的道理後,他很驚訝,他說了兩句語焉不詳的話:「怎能有這事呢?」、「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從這二句問話反應出他的驚訝與不解。我們不該認為尼哥底母是普通人,他乃是個熟讀並遵行律法的法利賽人,可能是公會的成員之一,可見他是長老中的長老、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然而這樣身份的人來見耶穌,亦不能明白耶穌所欲呈現出來上帝的行事。
羅馬書8章15節:「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阿爸父」這三字宛如嬰孩在說話,牙牙學語式地說「爸..爸..爸…」咬字不清的說話,但父母卻能知道孩子是在叫爸爸。在羅馬書裡,保羅形容這些信徒領受聖靈後,對上帝仍無法述說的清楚,是因為受到語言的限制。
詩篇29篇3節:「耶和華的聲音發在水上。榮耀的上帝打雷,耶和華打雷在大水之上」。這裡形容上主的聲音比雷聲還大,不僅越過水面,更來到曠野平原,震碎了利巴嫩的香柏樹,聲音驚動母鹿落胎。經過考證,這詩篇描繪上主的方式並不是以色列傳統的詩篇,而是引用許多以色列以外的傳統。為什麼呢?因為作者在形容上帝時,仍受語言以及人類各方面經驗的限制,要說明這位上帝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上帝,祂和我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在任何文化中,都令人詞窮。
詩篇29篇總結時詩人說道:「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詩人彷彿看到在那一切之上,有個寶座,上帝坐在寶座上。他這樣形容那高高在上、非常榮耀的上主坐在寶座上。無論歷史發生什麼波動,怎麼樣的波濤洶湧,上主依舊在這世上安定祂的寶座。
從群體的實踐中認識上主
同樣在以賽亞書第六章,先知以賽亞也看見相同的異象。以賽亞回憶在那些年間他被呼召時的景況,他看見上帝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袍子垂至地上,遮滿聖殿,在那裡呼召人:「我可以差遣誰呢?」又有許多的撒拉弗侍立在旁,高喊:「聖哉!聖哉!聖哉!」表示對上帝最高的敬拜與讚美。其實人對上帝的了解非常有限,祂不是透過語言來傳達,因為聖經的見證向來不是以命題式的告訴我們:上帝是愛、公義…,而是有很多的見證人、信仰的團體述說在發展的過程中,怎麼經歷上帝,透過耶穌為中心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上帝;聖經的見證是我們認識上帝最重要的途徑,另一方面,基督徒群體經驗的發展也幫助我們傳承對上帝的認識。
在聖經裡我們找不到「三一的上主」這字眼,但這卻是基督徒的經驗。早期基督徒崇拜時,便已經以「聖哉!聖哉!聖哉!」作為開始。崇拜結束時「我奉父子聖靈的名差遣你們去…」;替人施洗時:「我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你施洗」;為人祝福時亦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與你們同在」。而今天我們所唱的「榮耀頌」、「三一頌」的詩歌,雖然調子不同,但從初期教會就一直流傳到現在,大部份的內容沒有改變。初期教會還沒有時間來想這些神學命題的時候,還沒有時間來想什麼是三一真神的時候,已經經驗到上帝這難以言喻的一面,祂既是一,又是三!向來神學或教義的產生總是在教會的經驗之後。神學的發展、信仰的教義都是在教會的崇拜及實踐經驗之後的反省。然而有時候卻越講越不清楚,我們知道我們只能有一位上帝,卻看到在我們的經驗當中,有三個不同的形式與我們的生命發生關係。雖然曾在歷史中用很多方式、例子去說明三一真神;其中最著名的有「陽光」的比喻—太陽發出光,但我們感到熱,天父上帝是太陽、聖子耶穌猶如陽光給我們看到、聖靈雖見不到卻讓我們感到熱力。奧古斯丁對三一真神的解釋更是達到高峰,他認為記憶、理解、意志是在人的心靈裡同時運作的,當我們回憶時,我們同時知道我們也正在理解,並下定決心要做什麼;當我們理解時,我們同時也知道我們是透過回憶,並運用意志;當我們下定決心時,我們亦是透過回憶,並加以理解而下決定。人的心靈雖只有一個,卻有不同層次的運作。另一近代說法是從「愛人如己」來看三一教義。「愛」必須有其對象,完全的「愛」一定是要有對象,如果沒有對象,你有愛卻可能是自愛,這愛是不完全的愛。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這愛是一個很高形式的愛,這形式的愛,是根據上主內彼此相愛的經驗,也就是愛人如己─上主的三一位格之間能夠彼此相愛,所以講到內在時,上帝是個複數,不然祂沒辦法愛人如己,祂裡面能夠有彼此相愛的經驗,祂在愛世人的時候才能實踐「愛人如己」。
創造與公義的上主
然而無論怎麼說,三一真神對我們而言仍是個奧秘,只能從經驗加以闡述。我們很難從一段經文中將三位一體同時說得透徹清楚,但整本聖經每處經課卻都在說明上帝是三一真神。
今天的經課-詩篇29篇說到上帝創造的神奇,上帝的力量非常大。當我們講到這個世界是由這位上帝所造的時候,就想到祂的能力是何等的大。前幾天台灣南部出現罕見的龍捲風,其力量之大,連車子都被吹起;小時候我們讀的童話故事亦說到,龍捲風將小女孩吹到另一個國度去…,可見龍捲風的力量是大的。詩篇作者借用外邦詩歌來表達上帝力量的偉大,不僅在水面上運行時是充滿著力量,也震撼著整個陸地。在聖經裡,如:創世記以及詩篇,我們皆看見對上帝創造大能的描繪與歌頌。聖經不僅描繪上帝的創造,以賽亞書裡亦提到上帝對人的呼召;以賽亞與其他先知不同並不是一開頭便會告訴大家他是如何蒙召的。以賽亞書是在前面講了很多歷史的敘述,到了中間第五章葡萄園之歌後,對當時的社會斥責說:「禍災!你們這些人…」,先是將人罵了一頓後,才陳明自己是如何被呼召成為先知。為何神聖崇高的上帝要呼召人與祂同工?因為祂看到人類社會是何其敗壞,非但沒有律法,連對人的基本尊重都沒有。上主栽種了葡萄園,原本希望結出好果子,豈知竟結出許多酸葡萄來。上主非常不滿意這個人類社會,所以祂呼召人,要先知為祂前去,將信息說出來,恢復社會的公義,要遵從上帝的標準來生活。這裡我們一方面看到上主創造了自然界,也看到在人類社會之中,上主也提供是非的標準在人間。
神聖的連結
今天的福音書裡提到「上主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上主不僅差遣人進到人群社會裡,提出上主的標準,甚至派來祂的獨生子(這獨生子與上帝同等,卻不以此為強奪),道成肉身來到這世上。祂不單是用講的,還親身展示祂的關愛,親自來到世間,經歷了為我們受苦並呼召人一同受苦,以改變人類的現況。
羅馬書八章提到耶穌受苦是為重新恢復我們的身分,及在上主面前的地位—成為祂的後嗣、兒女,但有什麼東西可以保證,並讓我們有所確據呢?沒有別的,乃是聖靈在我們中間工作!聖靈像風,無形的在我們中間廣泛的工作,使我們從心裡能自然的認出阿爸父上主—我的主、我的上主!從這些經文裡處處顯示三一的上主,同時的工作、同時的維護著這個世界、同時的喚醒我們與調整我們的方向。父、子、聖靈彼此間有個神聖的聯結。
在教會歷史上,有許多人窮極一生在思考何為三位一體的上帝,但仍無法說明清楚,不過在我們救恩的過程中,我們卻是可以感受得到三一的上主。祂讓我們知道這世界是上主所創造的,並非偶然形成的,祂對人類是有方向、對世界有目的的,我們如今能坐在這裡絕非偶然。上主要求人際之間、群體之間的關係是有其是非標準的,不是人多就是真理、不是強權就必能得勝。三一的主,三個位格相互連結,透過聖靈的工作使我們與受造的大地也相互連結。這個工作仍在繼續,仍在進行。並且聖靈與我們同工一同完成這個神聖的連結。
結語
今天這位三一的上主亦在呼籲「我們能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誰願意繼續完成這個工作?受差遣者要受過上主恩典,並在恩典中感受到上主的崇高與奧祕。受差遣去使上主所創造的世界更美好,讓上主的公義在人類社會實踐,將透過耶穌受苦所帶來的福音傳遞出去。
「我能差遣誰呢?」讓我們今天認真地回應上主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