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3

聖靈降臨節後第五主日--榮耀與代價

 
  
 

榮耀與代價

經課:撒母耳記下6:1;1-5;12-19;以弗所書1:3-14;馬可福音6:14-29

證道:龐君華牧師;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各位的弟兄姐妹,平安!在今天所讀的經課裡面,大家可以發現包括了三個人物、兩起事件,三個人物就是大衛、希律、施洗約翰,兩起事件都是和跳舞有關,一個是大衛之舞、另外一個是希律的繼女─撒羅米,撒羅米之舞。


大衛之舞—平安之舞

      我們來看看這兩個舞蹈。大衛是非常率真的人,從詩篇中他所寫的詩可知,他是非常真情流露,大情大性的人。大衛之舞是講到,在以色列有一件大事,就是約櫃要被放回到耶路撒冷。這件事情是非同小可的,對以色列人來講,約櫃安定在耶路撒冷是一件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直到今天的以色列民族還在追尋,特別是所謂猶大復國主義的這些人,還在企求有一個光榮的時刻,國家能恢復到大衛王朝。這樣一個的光景象徵的是什麼呢?約櫃放在耶路撒冷象徵著:外敵的侵擾已經沒有了。大家如果熟悉舊約聖經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約櫃要被抬回來呢?因為在這之前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了。以前以色列人以為打戰的時候,抬著約櫃上戰場就每戰必勝,結果沒想到當他們不注意信仰的生活,抬著約櫃上戰場,結果約櫃不但被人家擄去,戰爭還打敗了;約櫃不是像一個神主牌一樣,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所以這件事給以色列人很大的教訓。今天大衛終於把這個約櫃從敵人的手中拿回來,而且放在大衛的城裡,這件事至少象徵著外敵的侵擾在某種程度已經沒有了,另外也象徵著重新建立起一種信仰上的次序來。在以色列境內還有很多不同的宗教聖地,伯特利或者是吉甲或者是示羅等等,他們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聖地聖城,約櫃以前都隨著不同的政權或者不同的時機而放在不同的地方。今天安放在耶路撒冷,是他們整個國家的中心,讓整個宗教的次序在以色列人中建立起來,他們每到固定節日都到聖城去朝見耶和華。今天啟應的詩篇,正是一篇登上聖城去朝拜上帝的詩篇,眾城門打開,讓他們一年一度可以去敬拜上主,一個神聖的信仰的次序建立起來;約櫃進入耶路撒冷也代表著內部政治的動盪已經漸漸平息了,一個日常的生活次序慢慢的建立起來。上禮拜的經課讀到在大衛之前,掃羅還有他的兒子約拿單過世之前,掃羅的王朝在以色列做王,大衛在猶大、在希伯倫做王,搞得大家非常的紛亂,現在一切大局已經底定,好像一個太平盛世擺在他們眼前。所以大衛非常的高興,大衛高興的不只是他自己打下了天下,從大衛過去的經歷裡面相信大衛是非常率真的人,他真的為上帝得榮耀而感到高興。因為大家都知道當他面對歌利亞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面對一個巨人而已,他看到的是有一個人在那裡褻瀆上帝的榮耀,在向上帝挑戰,所以他就去迎戰,很單純的;他沒有想到要怎麼樣穿戴盔甲、怎麼樣佈陣,沒有!這個人向上帝挑戰,那麼他就為上帝去迎戰,他是非常單純、非常的率真的人,所以他在跳舞的時候非常忘我,結果因為他穿著這些袍子跳起舞來不是很雅觀,以致於他的妻子就不是高興,但是從這裡反應出大衛這種率真的表現——為上帝的榮耀而高興。以致於我們說大衛跳的舞是平安的舞,他關心著上帝的榮耀,一個新的秩序的建立。


撒羅米之舞—慾望之舞

      第二個舞蹈就不一樣了,今天的經課並沒有寫出希律的女兒是叫撒羅米,我們可稱這個舞說是慾望之舞。在文藝復興以後,許多的繪畫或者藝術品中都把撒羅米當做慾望的象徵,因為她的舞蹈使得國王願意把國土的一半給她都沒問題。希律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王,大家都知道他並不是純種的猶太人,羅馬人卻把希律這樣一個人放在那裡管理猶太人;因為他一半也承受著猶太人的傳統,所以他知道先知是不能隨便亂殺的,先知是要尊敬的,因此即使把施洗約翰抓來了,他一定也有某種程度是尊重他的。那為什麼要抓施洗約翰呢?他雖然尊重律法,但為什麼還和施洗約翰產生衝突呢?就是因為他家族的紊亂,跟剛才所講的次序完全相反。平安和秩序是有關的,慾望和混亂,也是有關的,他娶了他同父異母弟弟的太太,他弟弟還在生,弟媳婦並不是寡居,而且根據史料的考查,他這個弟弟的太太其實在名份上也是他的姪女,所以家族關係非常的混亂;他娶了這個太太,加上他生性軟弱,很多時候他並不是不知道公義,但是常受到妻子的疏擺,令人想起舊約的另外一個國王與王后——亞哈和耶洗別。同樣的,希律一方面知道有些是對的事情,一方面他卻又做不到,他生活還是被慾望所宰製,他把約翰下在監裡,可是又去聽他講道,這豈不是很矛盾嗎?其實希律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就是一個被慾望所宰製的精神。慾望可以使人產生一種生活的動力,例如為了追求好的成就,所以就會格外的努力。所以強調慾望有時候是必須的,但是一個人的自我就等同於他的慾望的時候,這個人的生活就會產生混亂。現在的社會其實往往就是強調這個,為了要鼓勵我們有動力,就會用非常高的獎勵,例如:多點加班費或多點業績,從這些方面讓你產生一種工作的動力,常常就是靠著這樣動力在推動社會的前進。電視上所做的廣告常常就是刺激我們的慾望,好讓我們能夠去消費。大家都知道推廣現金卡或者信用卡的廣告,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不必還錢,好像辦了卡就什麼都可以買得到一樣。慾望刺激消費,廣告讓你覺得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你不滿意你的身材就可以有一套東西幫你改造;你不滿意什麼,可以馬上讓你得到補償,讓你感覺到慾望是可以讓你更努力的工作,讓你可以滿足你自己所想要的東西,而且很方便。這就是一個現代社會所帶給我們的精神。


生命的動力

      我們從這二起事件,一個是平安之舞,一個是慾望之舞,來看我們現在人生的一個狀態。平安之舞其實就是要我們放下自己,我們不是以慾望做為自己整個生命的目標,所謂慾望就是我們在情緒下所導致的一種渴求,以它做為我們生命的動力;平安則是我們放下自己,以一個更高的意義做為我們人生的目標,這更高的意義其實就是在上帝那裡,讓我們走出自己,去帶出一個次序:自由以及平安。慾望帶出來的是一時滿足自己,無論是自己的榮辱或者是利益的,但是所帶來的是一種轄制、不自由,還有一種失控以及衰亡,我們看到希律的例子就是這樣子,他一方面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是他在慾望中起的誓約,他就必須去遵守,最後他還是做了他不該做的事情、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然後從歷史中,我們看到希律後來的情況也很慘,在他和他另外一個弟弟的鬥爭當中,結果羅馬皇帝不站在他那邊,他最後在監獄裡面失去了生命。

      我們從信仰的眼光來看這二個舞、這二起事件,一個是要付出,要走出自己更高的生活意義,那其實就是一種靈性的生活。靈性是什麼?就是能夠追求一個高於自己本身利益的更高意義,在其中尋求上帝的旨意,這就是靈性生活的開始!相對的,另一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兩者都是舞蹈,但是帶來的卻是不同的結果。


先知的角色

      我們今天看到第三個人物,就是施洗約翰。施洗約翰繼承了先知的傳統,先知的意思原名叫messenger,就是傳遞資訊的人,傳遞什麼資訊呢?就是傳遞上帝旨意的人,要傳遞上帝的真理。我們可以擴大來解釋,不只是先知才把上帝的真理點明出來,在我們一般信徒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先知的角色,就是我們把上帝的真理在生活中呈現出來;把上帝的愛、上帝對人的旨意,以及他公義的標準;不光是用嘴巴講講而已,我們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來。可是這樣的呈現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歷代的先知常常就要為他所傳的資訊付出代價,先講話的、先除去國王新衣的人,往往都不會得到好處,統治者或者當權的人也不希望別人講出真話。大家都知道最近在香港,前幾個禮拜有50萬人走上街頭,這是很難想像的,香港是個政治蠻冷感的地區,大家不是都那麼喜歡談政治,只要有個3、5萬人或者是有個5、6百人上街,常常就造成新聞了,可是為什麼會有50萬人走上街頭?這是因為聲音要被壓制。7月1日是個很有象徵性意義的日子,中國政府答應香港50年不變,結果不到50年就要開始剝奪香港人民一些過去曾經擁有的權利,如果你亂講話就可能會被定上叛亂罪或者是叛國罪,這是非常沈重的包袱,一般人都不願意人民講出真實的聲音。往往在說出真實的聲音的時候是要付出代價的,不只是政治層面,在我們生活裡面,我們要呈現出一個真實的狀況、活出一個真理、呈現出上帝的公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沒有一種情況是我們不必付代價的。

      其實基督教的十字架就是付代價的記號。十字架常常被人美化了或者浪漫化了,小說《浮士德》中,撒旦和年輕的Valentine鬥劍,結果Valentine的劍被撒旦劈成二半,眼看他就要敗了,他突然把斷劍拾起,用二把斷了的劍拼成一個十字架,結果撒旦就不能動,侵擾不了他了。這是一種把十字架浪漫化的一個表達,好像只要隨時把十字架拿出來就可以鎮邪,就可以擋住一些侵擾你的東西,但十字架真正的意義不止於此。

      在50年代的美國,有兩個兄弟,他們小時候的家境都很清苦,其中弟弟在很有名的律師行裡當律師,哥哥在一個反對種族隔離的團體工作,有一天哥哥因為在工作時仗義直言,整個團體吃上了官司,由於他們的經費很有限,哥哥就想請他的弟弟幫忙,結果弟弟因為所代表的公司和南非有關聯,所以就一口回絕了哥哥的請求;哥哥就生氣了,並對他說:「你不是基督徒嗎?」但弟弟說:「我是基督徒沒錯,但我們跟著十字架走,並不代表我們要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個弟弟因為是個律師,所以口才很好,結果哥哥就罵他:「我看你不過是個十字架的愛慕者,你不是門徒。」如果十字架只是用來鎮邪的,只是用來掛著好看,只是讓你有某種身份的象徵而已,那麼你只是十字架的愛慕者,你不是個門徒。

      門徒是什麼呢?門徒是取十字架真正的意義,就是付出,就是為人而付出。這是我們在教會裡面常常有的教導。我們希望能夠成立很多的團契,能夠讓來到教會的人,過著團契的生活,那團契的生活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學習付出,有些人我邀請他來參加我們的團契,他們會問說:「請問我能得到什麼呢?」「你們這個團契供應什麼?」「是不是可以幫助我們成長,增加我們的溝通或者是讓我們得到什麼?」我說這些可能會有,也可能沒有,那他又會問:「那你們團契在幹什麼?」我說:「我們的團契在學習付出!」,「學習充實自己的生命,然後為他人付出」,唯有互相學習付出,這個團契才是成熟的團契,如果你只是為了某些目的而來的,那你充其量只不過是個十字架的愛慕者,但是當你真正的參加團契生活,在裡面學習付出,學習放下自己,學習以上帝為目標,那麼這個教會、這個團契才是成熟的。這也是幾個禮拜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一個訊息。


結語

      前幾個禮拜,有位元弟兄印了些小卡片送給所有的會有,卡片上有句話「如果每個人都付出,家就不孤獨」,這是一個我們可以參考學習的。在教會裡面,常常聽到「牧師這個禮拜沒有來關心我」,「我關心別人都沒有回應」,「你們教會好冷啊,都沒有人和我說話。」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先學習付出,主動地結識朋由,先去找找看有沒有需要關懷的眼神,先去學習邀請別人參與你的生命,那麼你就不會感到孤獨。今天的經課帶給我們幾個方面的思想:第一個,在我們人生裡面有不同的選擇, 你的人生可以如平安之舞,也可以浸溺在慾望之舞;你可以選擇次序,或選擇混亂;你可以選擇自由,還是選擇轄制。在這過程當中,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是被上帝在基督裡揀選的,像今天經課所講的,耶穌先付出,然後選擇我們來參與祂的付出,唯有如此瞭解這個經課,我們才能在生活中產生信仰的力量。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