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20

聖靈降臨節後第六主日--歇一歇[安靜中的力量]

 
  
 

歇一歇─安靜中的力量

經課:撒母耳記下7:1-14;以弗所書2:11-22;馬可福音6:30-34;53-56

證道:龐君華牧師 ; 整理:郭秀齡姊妹


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很有名的神學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科目要考試,該科就是「教牧關懷」,也就是訓練牧者關心別人的科目。這科老師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考試,他將學生每五個人編成一組,每一組發一信封,讓他們到學校的另一棟大樓去,然後去找另外一個人做些訪談,然後在十五分鐘之內要回到這個教室來評分。臨行前老師還一再強調十五分鐘的時限,不然要扣分。於是學生們五個五個一組的出去了,有些人十五分鐘就趕回來了,有些人過了好久,甚至半個鐘頭都還沒有回來,有些人甚至更晚搞了一個鐘頭才回來。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個老師事先做了一些安排,他請學校裡戲劇系的學生,在路上裝作很痛苦有急難、需要人救助。當拿著信封的學生經過時,有的人想很快的考完試回家,他們看看四周,心想可能還有人可以幫助他,就趕快通過去,到那棟大樓去,完成了一些要求,就趕回到辦公室去評分。老師問晚回來的人:「你們在幹什麼?」這學生就說:「在路上有人需要人幫助,所以我就到處找,找到有人幫他後,我們就繼續往前走,所以才遲到,晚回來了。」有些去了很久才回來的人,他們是怎麼樣呢?原來他們看到這人很需要幫忙,顧不得有沒有人幫他忙,趕快就找救護車,做各樣的事情,想要幫這個人,所以他們拖了快一個鐘頭才回來。各位想一想,這位老師會怎麼評分呢?那些按時回來的分數高呢?還是為了關顧他人而遲回來的人分數高呢?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堂課的目的是要學習關懷特別是教牧關顧,所以評核這科目達成教育的目的與否不是靠筆試,不只是靠完成這些課程的要求而已,真正的關懷是受訓者上完這些課,會不會很敏銳地去關懷別人。

      還有另一個經驗就是:以前讀書時班上有一些基督徒,非常的熱心,他真的是嚴守著聖經的教訓,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所以無論在餐桌上、球場邊、圖書館或在哪裡,你只要見到他,不管在場的是不是基督徒,他都三不五時地就把話題轉到福音上——「你看這就是人的罪的問題,我們來做個禱告,或是……」。班上的基督徒對他都存有很矛盾的心情,有時很想跟他保持距離,有時感到很尷尬,覺得自己熱心不如人。因為他看到人就努力傳福音,見到誰都不放過,從到餐廳吃自助餐排隊開始,都不忘記跟人傳福音;另一方面,同學不只基督徒都怕他,在學校很多同學看見他就早早閃開,見到他說信耶穌信耶穌就走掉了。


反客為主、以手段為目的

      我講到了這兩個故事,是讓大家了解一件事情 :就是有時候,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或做一些行動是有它原來目的的,但是一個不小心,就會事與願違,或有行為的偏差。這和今天的經課有什麼關係呢?今天經課裡,福音書中記載了耶穌一段很重要的話語,讓我們覺得很需要這樣的提醒,就是這些門徒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吃飯,結果耶穌說:「我們到曠野去歇一歇,我們休息一下,我們喘口氣,我們安靜下來。」這個非常重要,當大家在非常忙碌的時候,我們常鼓勵人要努力、要勤勞,卻很少鼓勵人要多休息,要靜下來。這個社會的腳步很難要求我們這樣子;我們都說要努力、趕快衝,多和幾個人談談、多做幾件事。

      為什麼要歇一歇?為什麼要安靜下來?因為安靜下來的作用很大,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思考,我們的目的有沒有偏離?我們的手段跟目的有沒有混淆?例如,剛才所講的例子,我們學習教牧關顧是要學習關懷別人,但可能我們看考試比關懷別人還重要;這課程可能是讓你完成課業上的標準,但是卻沒有讓你實質上有個很敏銳的心去關懷別人。有些人可能看到受傷的人、有需要的人卻充耳不聞地過去了;所以,你可能得到很高的分數,但是你不見得會關懷別人。中國人常有句話說:反客為主;或者在學術上也有個術語「異化」(alienation),來表達這種原先有一個很好的目的,可是不小心在過程當中,把那手段當做是目的的情況。

      另外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考試。學生讀書要考試,原本是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老師所教授的清不清楚,或者是吸收到了多少?我記得以前有一次上課的時侯,有一個外國老師教英文課,他在黑板上出了幾道題目測驗,當場要大家來對答案。結果呢?我答錯了,當時心裡很惶恐;按照以前讀書的習慣,如果是華人老師,會覺得剛講過怎麼馬上就不會?但這個老師他的反應,讓我一生難忘!他說:「抱歉!我沒和你講清楚。所以,我再為這個人再講一遍。」

      測驗的目的是什麼?其實是測驗你到底學會了沒有?你得到教師所想要傳授的沒有?可是當考試變成目的,我們便有各種參考書來應付考試,所以外國人常不了解華人怎麼考試這麼厲害?聽說GRE考試最近把電腦測驗又改為用筆試,為什麼?因為亞洲的學生都很厲害,他們都捉到這些電腦命題的規則。原本語言考試是測驗你的語言能力,去國外唸書時足不足以應付你學習上的需要;可是現在我們把考試分數當做是目的,那是反客為主,是一種異化。要把語言學好的目的,不小心變成是考試要拿高分。這種現象,在我們社會比比皆是,在基督教會界也是如此。像我們神學院頒的學位,真是嚇死人!一大堆、一籮匡的學位是從來沒看過的,而且越頒越高,也不管學校有多少人?有多少師資?藏書量夠不夠?博士學位卻一個一個地頒,這是很可怕的,因為學位和學問二者是不能相混淆的;若是得到三、五個學位,講話應該是有學問,認真做過研究的。拿學位的目的是:這個人有某一學域基本的研究資格,他是可以開展某一領域的研究,那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但是現在呢?常常不是這樣子,頒發學位變成了目的,只有夠膽就可以發,但是往往那些拿到莫名其妙學位的人,在真正的學術場合卻往往不敢講話,因為講話馬腳就露出來了,原來有學位但卻沒有學力。

      最近教育委員會也在討論,想把門徒的訓練納入學分制,我個人非常反對。因為教會的門徒訓練怎麼會變成學分呢?恐怕到時候,學分有了,但仍不知何謂門徒;因為若是算學分的結果,只會吸引一堆人來修學分,修完學分又怎麼樣呢?又忙著去修另外一個學分,累積完這些學分,可以拿到另外一個學位。但是怎麼樣做門徒,到時大家都忘記。這就是反客為主,我們要靜下來、要歇一歇,好好想一想,我們的服事是不是有許多形式主義,被手段取代了我們原本的目的?


生命目標的迷失

      有些人剛開始成家的時候環境不是很好,先生就和太太講:「小孩出生了,為了讓家庭更幸福,你好好的顧家,我全力去衝刺。」我們為了讓這個小孩將來有一個很好的願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們就去衝刺、創立事業。但是原先創立事業的目的是希望不只是有個溫飽,而能夠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可是這個目的有時往往一不小心就偏離了。結果在衝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可以這個樣子,也可以那個樣子,甚至可以有更高的成就,以致你忘記了原先最基本的目的——有一個很溫暖的家、跟小孩子有溝通的時間等等。我們往往在衝刺的過程中,目的失落了,得到了成就,或者是將得到更好的業績變成目的,這些都是要我們常常需要被提醒的。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一不小心就將手段變成目的,處在一種反客為主的情況中;我們需要歇一歇,需要停下來,再度反省一下我們原先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服侍人的也是這樣子。像那位傳福音的人,做到令人厭、看到他就怕,計程車看到他就要躲,司機恨不得他馬上下車,同學看到他拿著餐盤就先等他拿完菜再去,那麼根本達不到他原本的目的。有人將傳福音、做見證久而久之後,變成是每天跟別人講:「我今天跟10個人傳道,我今天跟十個人談過福音」,把一切全都量化以後,就算達到了任務。現在的社會很容易就把成就量化了,一不小心只注意數字,只注意跟幾個人談過道,而忘記了事奉真正的目的,是要怎樣把基督的憐憫和對人的尊重顯揚出來。

      我們要歇一歇,是要了解上帝對我們個人有什麼任務?今天舊約經課裡面,大衛想要為上帝蓋個殿。從前幾個禮拜的經課裡面看到,他完成偉大了不起的任務,他讓約櫃回到了以色列人當中,他把最難攻下的耶路撒冷山城佔領了,然後讓以色列人有一個重要的、堅固的國都,約櫃又擺在這裡面,讓整個宗教的次序在各方面都能穩妥,而且外面四圍也安靜。接著,他就在想他的下一步是要為耶和華在耶路撒冷建造永遠的殿,可是上帝沒有讓他這樣做。今天的經課我們看到,他問拿丹,拿丹就轉告他:「我並沒有要求你建殿。」在歷代志裡面上帝提出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因為你在戰爭的過程當中,流人血太多了,所以我要把這個任務留給你的兒子所羅門去做。」我們看到,有時候我們看為對的事情,看到一個偉大的工程,看到一個理想,但有時候不見得會在我們身上完成。所以,我們常講說成功不必在我,因為上帝給每個人生命的歷程不一樣。上帝把牧童大衛從一個牧羊的草場裡面呼召出來,做以色列這個族群的牧者,成為一個君王,讓以色列進入一個空前的地步。但是他不見得那麼細膩到足以去建造這聖殿,上帝另外預備人去做。所以,我們有時侯要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的角色,上帝交給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我們一生的任務是什麼?現在的任務是什麼?在自己的事業上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我們在教會裡面的任務是什麼?這都是需要停下來想。這不是在搭公車時想一想就算了,而是有時候需要我們歇一歇、靜下來想一想,現階段、此時此地,自己的角色是什麼?有些事情是不是要別人做的?有些事情是不是只有我們能夠做的,上帝在我們的經歷裡面,在我們過去的歷程裡面,訓練了我們什麼?他培養了我們什麼?好讓我們能夠實踐他的任務?這是很重的,我們要歇一歇、要安靜下來、要想一想。


沒有「團契」的團體

      此外,我們要過一個團契的生活,也需要常常歇一歇、想一想,為什麼呢?今天書信經課裡面提到十字架一個最重要的象徵。上禮拜我們說「付出」是很重要的一個標記。事實上,「和平」是重要的象徵,因為透過基督的這個十字架,使二造成為一體,所有斷裂的牆都倒下。在基督團體裡面生活,是要平靜、是要所有和人之間的隔閡、疏離都能夠隔除,才能有一個好的生活,有一位有名的神學家潘霍華寫了一本書叫“團契生活”,他講到:「不懂得獨處的人,過團契的生活是危險的!」大家可以玩味一下他的話,如果一個人,他一刻都靜不下來,一天都不能靜下來;他只要一靜下來,就會想要打電話,要不就看電視,要不就去shopping。總之,就要把這時間「殺」掉,如果這樣的人過團契生活是很危險的,他要把團契搞得很熱鬧,或者是把每一個人煩到不能再煩。他沒辦法靜下來,不能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不能聽到上帝在他心靈深處所給他的各種引導,這樣的人過團契生活,就無從分享。

      靜下來獨處有幾個重要的向度,譬如靜下來把自己關起來一天,但關在家裡卻走來走去,心裡還是沒有平靜;靜下來是要想想,我今天有沒有什麼憤怒,有沒有什麼人是我沒有辦法去接納或者是寬容的?有些人的狀態是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只要一見面就講:誰對不起我、我兒子不聽話、我爸爸不怎麼樣、我們的輔導不怎麼樣、我們的老師不怎麼樣,你會發現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這樣的人更需要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你心中有多少的圍牆?有多少的疏離沒有被處理?

      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比喻教會需要的人:有一個美國大學橄欖球隊的隊員,被選到當職業球隊,過了些日子這職業球隊又派他當星探去大學挖腳找新秀加入大聯盟;他就回到學校去找到以前的教練,是一位在學校當了很久的教練,他問教練:「請問教練,我現在當了星探,想請教你如何選職業球隊的隊員,如果是您會怎麼選?」老教練一副很有經驗的樣子說:「有些人被撞倒之後,他沒有馬上爬起來,像這種人你就不要選。」星探說說:「對呀,被撞到就賴在地上的人就不要選他。」接著教練又說:「被撞倒的人,抬起頭來,看一看又躺下去的,這種人你也不要選他。」「當然,當然!」教練繼續:「但是,有些被撞倒的人,馬上站起來;又被撞倒,又站起來,」這時星探就說:「那這個人是不是就要選他?」老教練答道:「不,這種人你也不要選他。」「那選誰啊?」老教練答道:「當然是選那些一天到晚撞倒別人的人啊!是不是?一天到晚被人撞倒表示技術不夠,雖然他很有毅力,但你要選的是一天到晚在球場上撞倒別人的人。」這個故事是引喻:教會需要有些人能夠撞倒各樣圍牆的人,他不是撞倒別人,看到哪個人都不順眼都不爽,不是這樣的,這樣在教會讓大家都非常痛苦。撞倒圍牆的人,指的是什麼呢?是能夠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圍牆。

      當有人跟你講:「我覺得某某人怎樣不好,你要為他禱告。」你是否要把這個「代禱消息」,發放給所有的禱告同工呢?還是你會說「他很好呀,他還常常說你好話呢!」可能經過你這樣一講,就把那兩個人的隔閡給消除掉。在團體裡面常常能夠做這種和解的工作,那這種人在教會裡是能夠讓這個團體能夠提升的人。心裡如果充滿憤怒的人,或者出去常常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的人,我們有時侯引導他靜下來認真的想一想,他能從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想到原來是我也對不起全世界,那麼你的安靜就對了。越安靜越想到更多人對不起你,那麼你的靈修是有問題的,你要好好想一想,如果你靈修前,在你安靜的時候,靈修之前你覺得很多人對不起你,靈修之後真的覺得我對不起好多人。


結語

      認真想一想,你總會發現人生中很多你對不起的人、很多你欠的人。所以,我們今天的經課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就是:在我們忙碌的服侍當中,在我們人生的旅程當中,在我們奔波的事業裡面,在我們頻頻和人交往的過程當中,有時侯我們的生活須規劃停下來、歇一歇,好好想一想的時間。停下來不代表你所有東西都停頓,停下來安靜的力量往往超過你想像的。團體能夠有偶而或者常常靜下來,就不會失去了他們的方向,教會能夠讓大家靜下了,而不只是毛毛燥燥的很多活動,教會也不容易失去他原來成立教會的目的。我們個人、我們家庭也不會反客為主,整個生活次序混亂。

      二十世紀有名的靈修大師梅頓Thomas Merton,說:「誰要嘗試服侍別人或這個世界,卻缺乏深入的自我認識、自由、操守、或者愛心,這個人將不能有任何有意義的付出,他會傳遞的只不過是自我中心、野心和偏見。」這句話是很值得我們反省。上禮拜講到團契生活就是學習付出,但是如果沒有今天我們所講的,靜下來往自我去發展的話,那麼我們的付出,有時侯其實付出的是偏見和野心,或者是自我中心。那我們用這首詩歌,改編自詩篇23篇的一首詩歌,讓我們學習安穩在主的懷裡,常常自己自我反省。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