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04

復活節期第三主日--見證復活的群體

 
  
 

見證復活的群體

使徒行傳3:12~19;約翰一書3:1~7;路加福音24:36~48

龐君華牧師證道、郭秀齡姊妹整理


前言:一個為人捨己的故事

      今天來到我們復活節期的第三個主日,我們繼續思想復活所帶給我們信仰以及生命上的意義。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改編的電影,有一個專門研究人類行為的大學教授,他聽到他的親戚因不知名的原因在監獄裡面遇到一些意外,不幸死在獄中。他在難過之餘,進一步的觀察,發現有些人只是犯了點小錯而進入監獄,結果卻在監獄中認識了更多的大哥,學到了更多的技巧,出獄的時候,非但沒有懲罰到他,反而道行更高。於是他就想用他的所學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他就做了一個很詳細的計畫,也不容易地說服了獄政的官員,讓他去監獄裡面做一個實驗。於是他開始一種叫做「開放式監獄」的實驗。

      他請典獄長挑選一些男性的受刑人,放在一個特別設定的開放式地方,那裡沒有高高的圍牆,沒有照射燈,只有普通的竹籬笆,這幾個受刑人只能在這個開放式,其實倒有點像個農莊。他和這些背景各不相同且犯過各種不同錯誤的人一起生活,充當典獄長;他教他們怎樣經營自己的生活,怎樣去莊園後面的園地耕種、怎樣去賣蔬菜、每個禮拜怎麼有規律的去採購、如何分配工作等,他都親自觀察、指揮和了解,他希望這些受刑人,能夠因此走出一條路出來,不是只因為在社會上犯了一點小錯誤,以致於一輩子沒有辦法翻身。

      他的計畫初時很得到官員們的欣賞,但是很多人抱著疑慮,認為這個人會不會太天真?會不會太理想化?這些受刑人可不是普通人,都是很有經歷的人,如果跟著他們會不會造成什麼意外?對附近的居民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這個教授千方百計的和他們保證,他覺得一定沒有問題,也不需要派警察來把守,只要按照他的方式進行。結果獄警們還是不放心,給他一個特別的呼叫機放在身邊,萬一有什麼事情,就緊急一按開關,特警隊隨時待命協助。

      於是這個教授就在監獄裡面和他們一起生活,他不把他們當犯人,他和他們平起平坐,一起討論經營莊園,在他們服刑期間,讓他們感受到無比的尊重,想和他們一起把莊園弄好,然後將這個理想,分享給更多一時失足的人。

      按常理來看這些囚犯一定會很感動、會很高興,至少不用坐牢、不用做苦工。但是從一開始大家都懷疑這個教授的動機?因為從來沒有人會這樣待他們。會不會是把我們當做實驗呢?這個教授用了很多的方式向他們表示,他沒有什麼惡意,反正在這邊五年,在監獄那邊也是五年,讓他陪著大家一起來做。剛開始大家還有一點信任,可是江湖上養成的老毛病一發作起來,常為一點小事情大家就和他翻臉、和他吵,這教授很有耐心、慢慢安撫他們,甚至有一次為了一點小事,收貨的錢沒有算清楚的時候,這些人就更懷疑這位教授:「這個人會不會是利用我們賺錢?會不會我們只是白老鼠?這個人假裝在這邊陪我們生活,其實他在寫報告、寫研究,到時候他出名。」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越想越覺得不舒服,趁著教授休假回去的時候,叫人埋伏在路上狠狠地修理了他一頓,造成他很大的傷害。

      可是教授還是回去了莊園,他想,這個計畫沒有那麼簡單就結束,繼續過了二、三年的時間,這些人到了可以假釋的標準,他們都可以回去了,教授的這個實驗也完成了,這些人的確慢慢的學會了自律,他們再也沒有這麼大的紛爭、互相的排擠、壞的習慣,他們也開始學習享受自己勞力辛苦的成果,養成了紀律。這個教授回去後,把這個報告交給獄政官員,讓他們繼續去想怎麼推廣這個計畫,他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一個使命。

      過了若干年,這些囚犯想到這位教授,自然有感情,但是心裡還是不解,這個教授為什麼對他們這麼好?或這個人一定有什麼更大的目的?他們已經在社會上安定生活了,就去拜訪這個教授,找到這個教授的家,發現這個教授已經過世了;原來他本來生活在一個很舒服的家裡,有他的家人,生活無憂,可是在那一次被埋伏暗算的時候,對他造成了長期的傷害,以致於後來復發病世了。

      這幾個受刑人非常的難過、傷心,因為想到過去和他相處的日子,竟然還懷疑他有什麼動機?他有什麼好處?其實他只是在想怎樣改善受刑人的生活,怎樣讓受刑人進了監獄不致於情況越來越糟,不會是因為人生一次的跌倒,以致於終生爬不起來。教授的家人和這幾個受刑人侃侃講述教授的期許,受刑人非常的難過,從剛開始只是感激的心,感謝教授為他們所做的,到最後這群受刑人立志繼續完成這個教授的遺願,繼續組織志工幫助其他受刑人。

      他們的後半生都改變了,本來只是回去過平靜的生活,不再犯錯,現在他們更進一步走出自我,更積極去幫助在生命的過程中曾經跌倒需要人扶持的人,讓他們能夠再度回到正常生活中。


基督將自己交給不信之人

      這故事和我們今天的信息有什麼關係?今天的經課裡面其實有幾個重點,反覆在三、四個經課裡面出現,講到耶穌被殺害、講到耶穌復活,而且講到殺害、復活和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有關,不但如此也和頒佈律法的摩西、眾先知有關,和詩篇的作者有關,舊約所有的傳統,都指向了耶穌復活和被殺害這個事情。在今天的經課裡面講到耶穌復活、升天以後,門徒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就是他們在殿門外看到一個生來就癱瘓瘸腿的人,這門徒說:「金和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那個人就在眾人面前強壯起來,使徒彼得和約翰就在眾人面前講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讀的這個經文的信息。這個經課也提醒我們,世人都不認識祂;這位被殺害又復活的主,也就是使徒要做見證的這位耶穌,世人不認識他,而且使徒一再的提醒,如果你認識他的話,你就可以得到救恩,就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可以得著救贖。

      今天經文的重點就在這裡,耶穌來到世上受害、復活,這是上主從舊約以來一貫的工作,不是新約臨時的一個插曲,不是上帝在前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沒有辦法成功,突然間來一個更強的;乃是上帝從遠古以來就一直的開始工作。如果大家還記得大齋節期,我們讀舊約經課的主題,就是隨著「約」,從亞伯拉罕之約一直到摩西之約,一直到新約,從這個「約」的角度來發展我們的經課,我們看到整個舊約都指向耶穌的這個事件:受害和復活。這透露了什麼消息呢?透露了上帝從立約開始就開始施行祂的救贖,從立約開始上帝就定意要解決人類的問題,立約的本身就是上帝把自己降卑下來和人平起平坐;把人抬高起來可以和祂立約。我們在大齋節期的時候也講過這信息,祂可以不必和人立約,祂可以用別的方式,例如:把人腦袋裡面會犯罪的因素拿掉,但是他用的方式是非常「人格化」的,把人當做人,雖然人現在是處於和上帝敵對的狀態,是一個受刑人,應該被審判。但是上帝竟然和以色列的先祖平起平坐的立約,你們只要怎麼樣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怎麼樣。這就和那位教授一樣,他不把受刑人當做是次一等的人,他認為這些人的背景一定是有很多奇怪的事情,他先把他們當做平起平坐的人,這是一個開始。

      耶穌受害似乎在舊約聖經中已經隱藏了一個伏筆。耶穌像是受苦的僕人,他來到世上受難。當上帝把祂的獨生子放在人間的時候,意味著上帝把耶穌放在一群不信任祂的人身上。我們來回想舊約的經課,罪的開始就是亞當夏娃的故事,罪的開始是蛇去引誘夏娃,讓她先對上帝有所質疑,「上帝真的這麼說了嗎?」「上帝是不是留下好東西不給你?」罪就是這樣進入世界,罪的開始就是意味著人對上帝的不信任,對上帝的不信引發了人類關係的複雜,人與他之外的他者都有了間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疏離。

      上帝差派祂的愛子到世上來,就是放在一個對他敵視不信的人群當中,因為唯有這樣人的問題才會解決、人類才會得到救贖,人才能走出自我與上帝與他人復和。

      所以,儘管耶穌的誕生連很外邦的博士都視為重要的事件,儘管耶穌的教訓很有權柄,儘管耶穌在他宣教的過程中,常常有好幾次很有能力的神蹟見證,但是最終這群不信任的人,對上帝帶著懷疑的人還是把他殺害了。

      今天的經課中彼得對猶太人的控訴是:你們情願要讓一個強盜存活,也不要讓耶穌免於十字架的刑罰。耶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害的,害他的人不是普通的人,不是普通的囚犯,是這群宗教的領袖、道德律要求很高的人,是這些對自己國家民族充滿各種熱忱的人,這些熱忱、道德都很好的人,但都不能掩飾他們對上帝、對人其實是不信任。

      耶穌是被交在這群不信任人的手中,耶穌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下場,所以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他非常的憂傷。過去我們讀這經文的時候,我們感覺到耶穌的憂傷是:「我會不會要接受這個苦刑?我會不會肉體很疼痛?」現在我覺得不只是這樣子,這個憂傷是:「當你為一群不信任你的人,抬高他們的身份,要為他們做些事情,結果他們出賣你還捅你一刀,這是何等的難過與受傷。」這種憂傷相信不是任何人可以忍受的,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就是這樣的掙扎,「主啊!如果許可你就把這杯挪去。」但是,最後他還是順服了,因為這是上帝的計劃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因為當這些人把耶穌殺害了,這些門徒、跟隨他的人、出賣他的人,還有後來逼迫教會的人都覺得耶穌是個心懷不軌的人,可是隨著耶穌復活以後,門徒所宣揚的、教會所做的見證,大家認出來耶穌是復活的主。


救贖:人性的提升

      就像剛才故事裡的受刑人,再一次來到這教授的家裡;如果只是覺得你為我做了一些好事,讓我生活養成了某種的紀律,或是我可以改變某種的行為而已,這樣子不叫救贖;某些生活外在的改變,不是救贖。在中國人的文化裡面沒有救贖的觀念,不覺得人性需要提昇或需要救贖。

      當這些人發現原來那個為他們好的人是死在他們自己的手裡時,這群人心裡面就發生了改變,他們開始知道惡意的可怕,懷疑所帶來的後果,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不能信任對付出愛心的人會帶來多麼大的傷害,所以當他們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的時候,他們的內在就改變了。

      過去教會講到人被救贖的時候,都強調這個救贖是白白得來的,這個救贖是上帝的恩典,好像重點是擺在上帝的慈愛,宣判你無罪或被救贖而已。

      其實,救贖不等於是上天堂而已。救贖還有另外一面,就是站在台下的犯人,當他得到赦免、當他改變他人生際遇的時候,他發現原來是別人花了非常沈重的代價所換來的,而這個代價竟然是他自己所造成的,這個時候他內心才會被改變,他才會走出自己,他才會伸出信任的手,他才會得到救贖,因為這時他的生命被提升了。救贖不只是相信有上帝,然後大家原班人馬上天堂,果真如此天堂也不會平靜,最重要的是一群被改變過的人,知道自己曾經虧欠過,知道自己願意再付出,願意走出自己,再去信任,這個才叫「救贖」。

結語:癱瘓的人性得以復甦

      救贖帶來的成果是使那些因著自己的成長背景而不能愛、不曉得怎麼去愛別人的人,或者是不曉得怎麼去接受別人愛的人,他可以再度去愛;那些從來不知道怎麼去信任別人的人,他可以再次把他的手交給別人;那些不能走出自己過去傷痕的人,他終於可以願意走出這個傷痕,他不再靠傷痕來支持他生命的力量;那些不能為人降卑的人,他可以開始學會降卑,他可以對任何人都可以謙虛下來,他不以為他自己比別人得著的更多。

      所以見證復活的力量,就好像那個在聖殿前面的癱子,奉耶穌的名得醫治之後,他再次的跳躍起來,他擺脫了生命過去的種種麻木,他擺脫了過去不能信任、懷疑或者各種的限制,他再一次成為一個自由的人,這就是「救贖」,這樣的人才得到救贖。如果我們仍然是呼叫「主啊,主啊!」的人,卻仍然活在懷疑當中、仍然活在不信任的裡面、活在不能愛的裡面,那麼即使我們常常上教會,我們內在的人性並沒有得到救贖。

      今天的經文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是個見證復活的群體,就要把這些轄制我們的都放棄,要開始真的感受到基督是為了你、我而受害,而且害他的就是我們。但是上帝的榮耀叫他受害及復活以後,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虧缺,也感受我們願意放下自我,我們願意走出去、願意將這個愛帶到外面去,把這個監獄高高的圍牆拿掉,換成我們和人與人之間的復合與共融,這才是復活的見證,以及復活的力量。

      今天我們要領受聖餐 我們在領受聖餐的時候,讓我們一齊來思想基督的血是為你我而流的,他的身體是為你我捨的,領受這個恩典之後,讓我們能夠走出我們自己的陰霾,讓我們不再恐懼,讓我們能夠接納我們已經被上主接納的福音。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