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6

大齋節期第二主日--門徒的代價

 
  
 

門徒的代價

經課:創世紀17:1-7、15-16;詩篇22:23-31;羅馬書4:13-25;馬可福音8:31-38

吳昶興弟兄證道


前言

      大齋節期是培養基督徒信仰的更新,為要迎接將要來臨復活節期的一段預備期,本來是讓慕道者預備接受洗禮而開始,在主後325年的尼亞亞會議為了紀念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決定大齋節期共有四十天(四旬節),一直到復活節那天。基本上,在這段期間包括像結婚典禮和其他的慶祝事件或遊玩旅行都是禁止的。

      上禮拜的週報,龐牧師提醒我們在這個節期中,應該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半個鐘頭至一個鐘頭來思考安排適合自己中的靈修計畫,並立志實行。這樣的「修行」計劃,似乎和我們宗教改革所提出的「因信稱義」有所衝突,因為這會不會陷入了「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或是「律法主義」的危險呢?其實不是的,這期間我們透過屬靈生命的反省,思想洗禮重生和更新的意義,然後慢慢進入另一個教會年曆的高潮,迎接復活節的來臨。因此在今天的經課,我以「做門徒的代價」這個題目,和大家一起思考耶穌經過曠野四十天的鍛鍊之後,祂怎樣預備自己來付上生命的代價以完成天父之使命,同時祂也對那些跟從祂的門徒拋出一個重要的生命課題:慎重的考慮做門徒的代價!


彌賽亞秘密的隱藏

      當耶穌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宣信耶穌是「基督」之後,耶穌過去常對眾人的教訓開始轉向集中在門徒的教導,這個改變意味著耶穌預備在耶路撒冷做最後的爭戰,祂也開始預備門徒的心志,去接受他們難以相信的事實:就是耶穌將不會如一些人的期待,建立巴勒斯坦共和國做以色列的君王,反而要接受苦刑與死亡,然後復活。因此彌賽亞秘密的隱藏變得非常重要,耶穌在這關鍵時刻,不能公開祂那基督的身份,以免遭到阻撓不能完成天父的使命。

      我們試著進入門徒的處境,在整個彌賽亞劇情未展開之前,身為耶穌時代的門徒要立刻明白耶穌的用意,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就人的眼光與角度,彌賽亞應該與光榮、威嚴、尊榮、大有權能等字眼劃上等號。同樣的,歷史倒退至以色列人祖先亞伯拉罕的身上,我們也發現以色列的始祖亞伯拉罕也有類似的困難。

      在上帝還未與亞伯拉罕立約之前他名字叫做亞伯蘭,他年紀九十九歲的時候,想也想不到他竟會一百歲的時候老來得子。原先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與上帝立約前叫撒萊)為了膝下猶虛,而把婢女夏甲給他做妾,這是根據當時的社會傳統而有此一舉,他們似乎也為了不能生育一事而「遵古法」幫上帝解套。在巴比倫考古所發現的漢謨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 ca. 1728-1686)第144-146段的確揭露這項傳統,顯示婦人無子可以把婢女給丈夫生子,但婢女生子後若妄自尊大,妻子也可以把她打回原來婢女的身份。在還沒有認識「全能的上帝」之前,亞伯拉罕對於上帝的認識恐怕也像那些當地人一樣,認為這位神只不過是「山神」(El Shadday,亞哈王時代,亞蘭人就這樣稱呼以色列的神)。然而此時上帝用這個「山神」的稱號,卻賦與不一樣的意義,變成「全能的上帝」來和亞伯拉罕立約,並改他的名字,這是為了在給他新的命運和新的人生方向之前,要求他在生命上同時也要有所改變,要他先做一個「完全人」。然後亞伯拉罕才能承受上地給他的應許,國度從他而立、君王從他而出。同樣的要求,也發生在亞伯拉罕的妻子身上,她要做多國之母、也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

      這個約就成為以色列人苦難中仍堅持其信仰的根源。在上帝與亞伯拉罕夫妻立約的那刻,亞伯拉罕的心靈處在一個什麼的狀況,我們很難得知。但就人性的角度來看,想必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景況,從他太太撒拉心中偷笑的舉止,就可知道要相信上帝所說的內容並不容易。然而亞伯拉罕以信心克服了種種現實不可能達成的條件。對比耶穌在與門徒交談祂要從死裡復活這樣的事情,門徒的反應就差得遠了,但這也是代表一般人的反應,我們可以同情的理解。


上帝的意思 v.s. 人的意思

      如何掌握神的意思與人的意思,門徒的反應和耶穌將來順服的承受一切痛苦,恰好成為一個很強烈的對比。彼得是門徒的代表,在耶穌說出彌賽亞的奧秘,聖經說彼得拉著耶穌勸他。「勸」的翻譯是比較好聽的說詞,原文其實是「斥責」、「責備」的意思,這表示門徒不同意耶穌剛剛所說的那些關於受苦與被殺的事。因為彼得這般門徒此時此刻還未成為真正的門徒,他們仍處在舊式與典型正統猶太人的基本觀念。對一般的猶太人來說,上帝所揀選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基督是一位充滿著榮耀、尊貴、權柄的君王,他同時也是大衛的後裔,就像當年上帝和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一樣。他們期待著的基督,絕不會像耶穌所說是一個可憐的人物,又要受苦,又會被殺的受害者,這樣的人物怎能扮演拯救以色列人的任務呢?

      這是一個不解的謎,就像九十九歲的亞伯拉罕,若沒有超乎常人的信心和勇氣,怎麼想像得到他一百歲時會老來得子?這個彌賽亞的謎此時困惑著這班門徒。耶穌可以說是第一個重新詮釋基督要受苦、被殺的猶太人,這樣的預告和解釋,使得彼得情緒激動,逾越他做耶穌門徒的分寸。

      其實,直到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以後,基督的受苦、被棄絕、被殺、復活的事,仍舊是保羅口中所說,是大多數猶太人的「絆腳石」。

      耶穌面對彼得和其他門徒的反應,反過來斥責彼得是撒但,因為彼得這種意念代表著是來自撒但的,彼得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撒但的代言人,對耶穌準備受苦的心志做出試探。我們都知道耶穌出來傳道以前,有四十晝夜在曠野的苦修,而撒旦在那四十天裡都是不斷地用各種手段想要破壞耶穌的工作,然而沒有得逞。耶穌認為門徒們並沒有體貼神的意思,他們還沒有真正跨越做上帝門徒的門檻,「體貼」有站在誰那邊的意味,門徒此時仍然站在人的這一邊,所以接下來,耶穌就要門徒清楚做一個決定,在他們的生命中與永恆生命的價值與短暫的事物做出抉擇。


永恆的價值

      很有意思的是,耶穌這個時候不只叫門徒來,也把眾人都叫了來。門徒是被呼召的一群,他們跟從耶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其他的群眾到這一刻都還沒有真正慎重思考過做門徒的代價,其實包括門徒本身,可能都沒估算到做上帝門徒所要付上的代價,竟是早期教會歷史血淚斑斑的史蹟。

      耶穌在這裡的教訓,給他們一個非常公平選擇的機會,讓那些想要退出的,仍然有一個決定的機會。過去,這些跟隨耶穌的門徒,可能是因為看過耶穌醫病、行神蹟,認為他能力高強來跟隨他;有的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出發點來跟隨他;有的可能只是為了能吃吃喝喝就來跟隨他……不管什麼因素來跟隨,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需要,所以在此,耶穌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動機有重新反省的必要,這個決定要在現在做出來。

      以前我在大學的時候,和其他的同學曾上過許多的門徒班,每天清晨一大早晨更,從士林文林路租的房子,冒著冬天的冷風跑到學校附近輔導的家裡和大家靈修。說實在的,那時這麼熱心,並沒有真正為了想要認識神多一點,而是那時我正在追我的妻子,所以才會做出平時我不可能做出的舉動。大家也知道,要五點半起床,然後靈修一個小時,可是第一節是空堂沒課,那是多麼不划算的事。但為了多看我的女朋友多一眼,就去上所謂的門徒班,跟其他的人靈修晨更,我心裡有自己的算盤,並不是耶穌的真正門徒。我不知道那時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樣,也有另外的目的,不過的確有些人現在不在教會裡,恐怕後來他們面對生命的抉擇時,他們暫時還是體貼了人的意思吧。

      做門徒如果不能分清楚什麼是永恆的價值,什麼是短暫的價值,恐怕就無法有真正的決心出現,也無法為那個價值冒險下去。而分清楚什麼是永恆的價值,那正是耶穌此時要門徒所做的抉擇。

      在猶太人的法典《他勒目》(Talmud)中有個故事叫做「裸體的國王」,說到有一個為人慈祥的富翁,為了使有奴隸身份的僕人高興,因此把許多物品放在船上,連同船夫也送給僕人,希望他把這些貨物載往自己喜歡的地方去賣,賣完就在那裡過幸福的人生。但船開到大海上,不幸遇上颱風而觸礁沉沒了,所有的貨物都失去了,在九死一生中,這個奴隸終於游到附近的一個島上,他因失去一切正感到難過孤獨,非常的悲傷。他在島上走了一小段路後,看到一個很大的市鎮,當時他連衣服也沒有,可是他出現在鎮上的時候,所有的人卻都迎接他,喊著國王萬歲,把他當作國王。他難以置信,隨便問某個人:「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光著身子來到這裡,卻被推為國王,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個人說:「我們不是活著的人,是靈魂,希望每一年有個活人來這島上當我們的國王。但請注意,一年後你會獨自被放逐到一個沒有任何食物的島上。」當了國王的奴隸非常感激的說:「真謝謝你,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做一年後的準備了。」然後他就前往一個沙漠般的島上,種下花木、水果之類的植物,從事一年後的準備。一年後,他被那個快樂的島趕出來,和來的時候一樣赤裸裸的被送往另一個荒島。到了荒島一看,水果成熟了,蔬菜長大了,荒島變成非常肥沃的土地。此外,比他先被放逐的人們也親切的跑來歡迎他,於是他和那些人共同過著幸福的人生。

      這則故事有種種象徵:最初那個親切的富翁是難得的上帝,故事中的奴隸是人的靈魂,他前往的第一個島是世界,島上的居民是人類,一年後前往的荒島是來世,在那裡的蔬菜、水果是你預先做的準備。面對人生將來所要承受的風險,若沒有先做好準備,恐怕難以消受。

      如果我們清楚了什麼是永恆的價值,那麼面對短暫的失去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生命的源頭,也明白此生存在的意義,我們就不會患得患失或害怕一無所有。

      保羅在羅馬書第四章以亞伯拉罕的信心做為新約信徒信心的表率,主要是亞伯拉罕身上所呈現的不再關係到人的作為,而是關係到上帝的作為,他不因自己的能力無法完成一百歲得子的困境而疑惑上帝的應許,他最後衝破人類思考的框架與藩籬,緊緊的去抓住這永恆的盼望,保羅為此在四章十八節下了一個註腳:「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

結論

      在大齋節期的這段時間,我們需要更多在主面前安靜的時刻,反省自己的信仰狀況,一個人的一生是要過得糊糊塗塗,還是過得很有確據,完全在於他是否能夠清楚分辨什麼是暫時性的、什麼是永恆性的價值。在決定以後,就要做出毅然決然的行動,否則就退出做門徒的行列了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