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23

顯現節第七主日--真實的信仰

 
  
 

真實的信仰

經課:以賽亞書43:18-25;哥林多後書1:18-22;馬可福音2:1-12

                                                 龐君華牧師                           郭秀齡姊妹整理


前言

      今天我們來到顯現節期的第七個主日,讓我們繼續思想耶穌做為上帝的真光,普照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或世人之間,對我們生命的影響。

      顯現節期的主題往往圍繞著耶穌的「第一次」。如:耶穌第一次向外邦人顯現,耶穌受洗後第一次公開出來接受祂的職務,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蹟,第一次呼召門徒等。今天我們要來看耶穌第一次與當時的宗教領袖所發生的爭論。


上帝親臨帶來醫治

      當我們向不信者介紹我們的信仰時,往往受限於他們原先對信仰或對神的觀念的限制。記得有一次我去看中醫,當我一進問診室,醫師立刻起身,在胸前畫了十架,雙手合十並有禮的對我說:「牧師請坐」,因為他從我的初診表格上之職業欄上得知我是牧師,看完病後他問我說:「你是信上帝的嘛!那上帝、耶穌、馬利亞的大小順序要怎麼排啊?那麼祂與玉皇大帝或中國的神明之間有什麼關係?」。在他的觀念裡有著濃厚的傳統中國思想,他認為所有的神明就像地上的官員一樣都有一個官僚的體系,地方官只能向地方神明獻祭,是無法祭天的,惟有皇帝才有資格祭天,即大官祭大神,小官祭小神,所以他認為神是有其位階、順序的,也就因其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他會從這個角度來問我上帝及耶穌在這樣的官僚系統中佔何等位階?並且他認為神明既然有其官僚體系,那麼上帝及耶穌是可以賄賂的,「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如同民間信仰所相信的一般,只要我們給祂一點祭拜,祂便保守我們風調雨順、國泰平安。往往就是這樣的觀念,影響我們向他介紹我們的信仰時,顯得很不容易,且挑戰了他們過去對神的印象。

      耶穌做為上帝在世上對人的顯現,這一個事實不僅是挑戰了不信者對上帝的認識,對於我們這些信仰以內的人也常常是個挑戰,因為在基督徒中,我們每個人對於上帝的認識就有所不同。有人將上帝視為「超級驅魔人」,可以將附著在我們身上的所有妖魔鬼怪趕走;有的人則是將上帝視為「聖誕老公公」,認為只要我們搖動祂的手跟祂求討,祂便將禮物賞給我們,或者如「大醫生」、「超越的心裡諮商師」等等。對上帝不同的認識常帶給我們不同的世界觀及不同的信仰生活型態。

      聖經福音書裡的文士對於上帝也有他們的認識,當群眾因著耶穌醫治了癱子而看見了上帝的榮耀時,這些文士看見的卻不是上帝的榮耀反是氣極敗壞的認為耶穌說了僭妄的話、褻瀆上帝。因為按這些猶太人的觀念認為惟有上帝才有資格赦免人,而耶穌不但醫治了癱子竟還向他說「你的罪得赦免了」,所以他們認為耶穌要不是假藉上帝的名義說話,就是居心叵測,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認為上帝是不可能在人間顯現。這些熟悉聖經、抄寫並註釋聖經且向人解說聖經的文士們,他們對上帝的認識還是外表的,他們認為上帝是高高在上而不是在人間,祂乃是遠遠的差派人到人間來施行拯救,他們所等待的彌賽亞絕不會是親自到人間的上主,但沒想到上帝的帳幕竟是親自在人間。

      上帝以道成肉身的方式親臨他所造的世界,這信仰上的奧祕,也是他獨特的愛的顯現,因為這個世界出了問題,上帝不是高高在上的,祂乃是親自到人間來與我們一同面對問題,這就是基督教與其他信仰最大的不同之處─道成肉身的基督。這是猶太人-這自認為是神的選民所不能了解的。這種認為上帝只會差遣別人來做事的心態往往也帶來另一種觀念,那就是我們只是一直等候上帝差派別人來做事,所以在我們的禱告中往往是「主啊!我等候你所差派的僕人…」,絕不會想到上帝會在我們中間出現,並且會使用我們。我們不知不覺間往往是把別人獻給主,等候別人做這做那,而不會認為上帝會使用我來完成祂的使命。

      耶穌其實可以迴避這些猶太人的爭議,祂可以醫治那癱子而不說那些赦罪的話,或是說「上帝赦免你了」來化解這些危機,但祂不如此行,因為祂要彰顯真實的信仰,即上帝臨及人的時候,不單解決人外在的問題,人靈魂深處的問題上帝也有能力解決,如同今天舊約經課所說:「看啊!我要做一件新的事,在曠野中開道路,我要為你們開新的路」。然而這些文士對上帝的概念限制了他們對上帝的認識,以致他們看不出來耶穌所行的乃是彰顯上帝的榮耀。他們看到的是耶穌打亂了他們宗教的制度,因為這些文士是闡述經卷的人,是祭司與中保,上帝的工作-赦罪與恩典的進行是與他們有關的,如今耶穌這一介平民竟說「你的罪得赦免了」這實在是打亂了他們的制度。


拋開褥子得到真自由

      上帝在人身上能力的顯現不只是身體得醫治,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在要得復原。我們的「罪」得醫治不只是指外面的罪行,以為我們是犯了什麼罪以致於人生諸多不順。其實聖經中並沒有說到我們外在的不順是與我們的行為有直接因果關係,當然有可能我們做了一些事會有其後遺症,但往往人生的不順遂並不與我們犯了什麼罪必然的因果關係,故當人問耶穌說這人瞎眼是否與他的罪有關或與他父母的罪有關時,耶穌並不給予答案,反叫他們趁著白日盡量工作。

      但是人類所有的痛苦是與人的本源-罪是有關的,這罪是一種「疏離」。上帝創造人的生命,這生命原是崇高、自由的,重要的是這種來自上帝形象的自由是當人與上帝聯結時是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的,才可以不受任何的轄制、可以自由的與人分享、是安全的不需任何防衛的。

      但當這生命與上帝疏離後,原本自由的生命變得不再自由而開始有了轄制,原本可以自由與人分享的變得開始有所防衛。當亞當、夏娃吃了善惡樹的果子後,立刻想到他們是赤身露體的,於是開始覺得需要防衛,因此人與人之間便開始有了疏離,不再有安全感,需要將自己隱藏起來,人與外在於他的「他者」的關係都受到扭曲。所以生命有了疏離是人最大的問題。疏離使人無法去真誠去愛,人開始有了忿怒、嫉妒及聖經所說的其他扭曲的外顯的行為。

      當耶穌宣告「你的罪得赦免」時,意思不只是要醫治那人的外表,祂所做的乃是先要使他的裡面重新得到復原。當人來到上帝面前,當人除去了與上帝之間的隔閡時,原先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形象及自由,便能毫無攔阻,真實的人性才能夠完全呈現出來。

      耶穌說:「你的罪得赦免了!」然後再醫治他身體的癱瘓。之後,耶穌對他說:「拿起你的褥子,起來行走」,福音書中耶穌多次如此對需要醫治的癱瘓者。褥子之於這些癱瘓者乃是他們的限制與依靠。

      有時我們會不知不覺地依賴過往所受到的傷害繼續活下去,往往會習以為常地依賴這些傷痕,如果有一天這些傷痕不見了,可能就不知如何生活下去。有些人則是靠著恨使自己有活下去的動力,似乎看著他自己的傷口才能使自己覺得還活著,似乎忘記了健康的滋味;殊不知我們可以昂首挺胸的過一個真實的生命。把你的褥子拿起來!不要再受過去的限制,不要再以負面的生命經歷作為生存的動力。如同今天舊約經課中以賽亞書所說:「不要再紀念從前的事情」,站起來吧!不要再依靠那些不能依靠的,「拿起來!」,不在依靠這些扭曲人生命的因素,把那些生命的限制暫時拋開,把過去所習以為常的放在一邊,繼續往前走!

      當見到耶穌的眼神時,我們生命所有癱瘓的機能都會復原過來;當我們真正面對上帝時,可以學習愛那些以前我們所無法去愛的人;而原來拒絕被愛的人,從此可以感受到周圍人的善意;仇恨的人會化解心中的敵意;無法照顧、珍惜自己的人,從此以後可以打理自己。

一切我們原先使我們生命癱瘓的機能,當我們面對上帝時,在我們的崇拜、靈修中都要一一的被喚醒;我們可以站起,請先把過去的限制拿開,健康地將過去提起,不再依靠它,昂首闊步地向前走。


來自朋友的支持力量

      在耶穌備受爭議的這事件裡,還有件事值得注意。這癱子的幾個朋友毫不顯眼,名不見經傳,但他們卻是令人敬佩的,他們抬著這位癱子朋友來見耶穌,在當時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他們擠不進去,於是他們不顧一切爬到屋頂上將屋頂掀開,把癱子縋到耶穌的面前。這故事讓我們看見信仰群體的可貴,在教會裡我們盼望建立許多信仰的群體——團契。團契不僅是個組織,其重要性乃是讓人感到有個支援的團體,當人軟弱無助時身旁的契友可以帶領我們到主面前。我們都有軟弱時無法禱告、無法到主面前來、無法支取上帝恩典的經歷,在這時若身旁有清心愛主的屬靈同伴,這時團契便會發揮作用,用禱告及各樣的關懷將受傷、軟弱的人帶到上帝面前,如此他便有機會得到復甦。上帝也會使用教會中的每個團契,這段期間我們教會正在重整團契的系統,期望每位會友至少都能加入一個團契,得到造就。參加團契是非常重要的,若我們只是作禮拜而不認識周圍的人,不久我們便會感到孤單軟弱。衛斯理曾說過,「許多柴火放在一起燒,火便會興旺,若是單獨焚燒便容易燃燒殆盡。」如果你們在教會沒有參加團契,希望你能有幾個要好的屬靈朋友,你可以與他彼此分享,他也可以關心你,使你不致孤單;當你無助時,他可以伸出手幫助你,不計代價的將你帶到耶穌面前。

結語

      今天的經課讓我們思考到幾件事:第一、當主顯現能力時,不只是對人的身體,也能對人的靈魂彰顯祂的力量與權能,祂可以完全徹底的醫治我們。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行新的事,用不同的方法帶領我們。如同上帝在看似荒蕪的曠野中開闢新路一般,在沙漠中開出江河一般。在我們看似無望的生命前景下,永遠可以期待上帝在下一刻施展祂的作為。第二、無論從前的傷痕或大或小,我們都必須放下,拿起褥子昂首闊步往前走,因為我們之中上帝的形象已經痲痺的部份,都能因耶穌的醫治得到復甦,我們可以自由地面對過去與將來。第三、我們要成為別人的支持,亦要接受別人的支持,在信仰的團體中彼此扶持,好使我們在軟弱時不致感到孤單。當我們有這幾方面加在一起的教會生活時,才能顯現出一個真實的信仰。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