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6

顯現節第六主日--真正的醫治

 
  
 

真正的醫治

經課:列王記下5:1-14;哥林多前書9:24-27;馬可福音1:40-45

                                                吳昶興弟兄                       郭秀齡姊妹整理


      今天我們所讀的主顯節後的第六主日的經課,很特別的提到一種疾病,跟我們的信仰有密切的關係,這種病在今天的台灣不多見,以近年來的統計,只有四個病例,在醫學發達的今日,這種病也不是那麼的可怕,這個病就是我們剛剛在列王紀下,以及福音書裡面所讀到的痲瘋病,這種病在過去幾千年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因為這種病會令病人外貌變形,非常的嚇人,皮膚會有嚴重的受損,甚至會終生殘障。我小時候就聽我父母跟我講不要接近這樣的人,他們說這種人很可怕,他們形容這些病人手指頭都會掉,好像分解掉了,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種觀念。這種長期性的疾病其實是由一種痲瘋的分枝桿菌所引起的,它是一種慢性的細菌,來感染我們的身體,它的病菌主要來攻擊我們身體的表面組織,特別是我們的皮膚、粘膜,周圍末梢的神經,甚至會侵犯我們人體的器官,尤其是我們的上呼吸道粘膜,眼睛、肝、肌肉、骨胳統統都會受到攻擊,如果沒有治療的話就會造成知覺麻木,對於冷熱的感覺是慢慢消失的,到最後會使人的肌肉控制力量就完全喪失,甚至手腳會殘障,所以這種病,不去治療,不去處理,就會造成外觀上面給人家一種非常恐怖的感覺,因為那樣的病癥會產生人體的殘缺、畸形。

      不過,雖然那麼的可怕,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感染這種疾病,因為全世界大約有90%的人對這種病菌有免疫力,造成這種痲瘋病的痲瘋分枝桿菌,由挪威醫生Johad Henrik Emmohensen在1873年發現。今天全世界的統計,這種病患大約有1,150萬人;依據廿世紀末的統計,大概會有將370萬的人。痲瘋病在今天,不像我們剛剛所讀到聖經的那麼的可怕,好像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現今這?的病是可以用很多的藥物來綜合治療,尤其在發病的初期,來接受治療的效果是最好的。可是全世界每一年還是會有70萬個病例產生,比較多發生的國家是在印度、巴西,還有非洲幾個國家。痲瘋病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現在已經很難去考証,但是很多人都認為最早是出現在埃及這個地方。在我們的聖經利未記的13章和14章,有兩章專門討論痲瘋病的處治,並且在舊約聖經裡面還有六個地方,特別提到長大痲瘋的這種情形,在新約聖經,耶穌也曾治癒了這樣的人。在中國最早記錄這種病,是在黃帝內經,這種病在當時就叫做「瘋」,就是瘋子的瘋。

      在台灣,開始發現有這種病,是在1736年,是康熙在位的第一年,台灣首先發現的這樣的痲瘋病患,慢慢隨著人口的增加,病患的數目也隨之上升,這種病開始在台灣有門診治療,是過去的宣教士Max Well博士在台南設立了門診部來治療,那到了1927年Taylor博士在台北設立了痲瘋病的門診,接著在1930年在新莊有一個叫「痲瘋病療養所」,但是因為這個名稱聽起來令人覺得非常可怕,後來改名為「樂生療養所」。近廿年來,台灣痲瘋病患就慢慢的減少,到1994年發現的病例只有4個,被列管的病患大約有3,471個人,我們可以看到痲瘋病這樣的治療方式,在台灣用隔離的方式來處理,表面上好像設立了一所療養所,但是主要的目的是讓他們跟社會、跟外界隔絕,因此這一群患病的人,他們就慢慢被世人遺忘,可是這種遺忘不是他們自己要造成的,是整個社會故意的,他們和外面的隔絕,就往往也成為我們對痲瘋病患的印象,甚至造成一種不敢接近的一種印象,其實不只是台灣,整個痲瘋病自古以來都是用隔離的方式來處理,所以我們可以曉得這種病患他們不僅身體要遭受這種極大的痛苦,同時在他們的心靈上面也要面對極大的痛苦和傷害。

      在舊約裡面記載六個長大痲瘋的例子,摩西他蒙召的時候也長過大痲瘋,不過他的大痲瘋主要是上帝要來證明祂的權能,使他的手長大痲瘋又復元。另外就是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因為她攻擊摩西,所以上帝也降災在她的身上, 讓她長大痲瘋七天。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列王記亞蘭國的元帥乃縵,他長大痲瘋得痊癒的經過,接下去我們看列王記一直看下去,還會有撒瑪利亞城門的四個長大痲瘋的病人,另外再下去我們看到以色列的王烏西亞王,他不經過先知的同意擅自獻祭燒香,而受到上帝的降罰,使他長大痲瘋直到死為止。所以我們可以感覺得到整個舊約來描寫長大痲瘋,都是一種相當嚴重的情形所產生的,甚至跟罪往往會有連帶關係。長大痲瘋的人根據利未記規定,他必須撕裂他的衣服,他要蓬頭散髮,要蒙上嘴唇,然後在看到有人的時候,就要喊著:「我不潔淨,我不潔淨。」並且他不可以和人住在一起,他必須住在營外,他要自食其力,這樣做,主要是避免別人來沾染他的污穢。長大痲瘋的人就是因為這樣而跟所有的人群隔離,跟整個社會隔離,甚至跟整個國家都是隔離的。這樣一來,一個以色列的選民,長了大痲瘋之後,就表示他沒有辦法再盡上他敬拜上帝的義務,沒有辦法履行這樣的責任,他甚至好像是被神棄?一樣,不過約聖經對於大痲瘋所描述的症狀,跟我們剛剛所提到的醫學所描述的症狀,很明顯可以感覺到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大痲瘋有時候就以挪威醫生Johad Henrik Emmohensen所發現的疾病,不叫做大痲瘋,叫做這個Hansen Disease,跟聖經所描述的這種大痲瘋來做區隔,大痲瘋最明顯的特徵是皮膚會麻木、四肢慢性潰瘍,而且只有人才會感染這種疾病。可是聖經舊約所描述的,無論是人、衣服、 房子都會受到影響,只要是接觸到這種人,都會長出白色的斑點,有白色的毛出現,甚至有一些火斑的現像,這種現象都和我們醫學上的定義都不太一樣;所以很多的聖經學者都認為這應該是一種癩痢類的黴菌疾病,不是我們今天所認知的這種痲瘋病。

      可是聖經對於大痲瘋的潔淨條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用一種宗教禮儀的方式來解決了一種?生的問題,因為大痲瘋病在身體散開的方式,那種形式很容易就把這種病當成像是罪惡的比喻,就好像只是一點點的罪,可是它散發開來也是很可怕的,凡是接觸到的都會受到罪的影響,會引發出一種不可預估的禍害來。所以長痲瘋的人在過去的舊約時代,被認為是一種不潔淨的人,必須經過贖罪祭和燔祭的潔淨禮儀,還要經過祭司的檢查,沒有問題之後,才可以重新回到人群當中來,才可到會幕或者是聖殿中親近神。所以對於舊約有關於大痲瘋的處理條例,我們深深地感覺到患大痲瘋病的人在一般人眼中,是被蔑視的,他們的生命沒有盼望,即使要做任何的努力和改變也是沒有用的;如果他們的病沒有得到真正的醫治,他們一輩子就好像活在罪惡感裡面。不是他們自己願意的,是被迫的,一定要活在這樣的陰影當中。但在新的彌賽亞國度裡,這樣的人出現了一線的生機;在今天福音書的經課裡面記載了一個長大痲瘋病的病人,他原本沒有盼望了,註定要過一輩子的羞恥的生活,可是這個長大痲瘋的病人,卻從耶穌那裡獲得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生命和希望。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這個長大痲瘋的病人,他不顧舊約的條例,他主動的來到耶穌面前,他和人有直接的接觸,他不怕干犯了舊約的律法;因為舊約條例告訴我們:長大痲瘋的人,遠遠的看到人,就要大喊著說:「我不潔淨。」要讓人能夠趕快避開他,他怎麼還可以自己去接近人呢?他有這種不尋常的舉動,也顯示了有可能幾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耶穌祂當年出來傳道之後,祂醫治各樣的病人,我們在馬可福音前面第一章 21-34節,可以看到耶穌醫治好了各種各樣的病人,甚至連被鬼附這麼嚴重的問題,耶穌都能夠解決,所以可能這個長大痲瘋的人,聽到耶穌的名聲,他認為這個人就是彌賽亞,唯有從他的身上才可以得到生命的拯救和盼望,因此他不顧舊約的法律規定,不顧一切的來到耶穌的面前。

      另外也有一種可能,是他自己的信心,他對於耶穌身份的這種信心,我們不是很清楚,聖經沒有這樣明說,但可能是出自於他自己的信心,使他認為來到耶穌的面前,可以讓他重新成為一個潔淨的人,使他可以重新回到上主的面前,使他的生命可以得著改變,他的生命會再次有希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人,來到耶穌面前說:「耶穌,你若肯的話,可以使我潔淨。」潔淨的意義在於一個人,不是你能夠回到社會來,你可以從新擁有一份工作,你可能可以得到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資源而已,或是說你可以和上帝其他的選民有社交的生活,而是潔淨的意義最重要、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要能回到上帝的面前來敬拜祂。這樣的一個人,他來到耶穌面前,向耶穌下跪,這個動作對猶太人來說,原本可能就只有對上帝而做的,可是這個人對耶穌的信心的很大,因為他相信耶穌就是上帝所差派來的彌賽亞,他知道問題不在於耶穌能不能,而是在於耶穌肯不肯來潔淨他。而耶穌的回應就像回應一個渴望得到救恩的人一樣,照這個人的信心,使他得著了潔淨。所以我們很清楚的看到這個長大痲瘋的病人,做出一個異乎常人的抉擇,他不顧舊約的規定,來到生命之主的面前,因為他非常清楚的明白,這關乎他和上帝關係的重建,表面上他是尋求醫治,事實上他是為了使自己不再跟神隔?而做的一種努力,這也是他生命的本質與存在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舊約的經課列王記下五章:1-14節的這段記載,這段記載讓我們看到亞蘭王的元帥乃縵,他同樣在他的生命當中做出類似的抉擇,乃縵位高權重,他是亞蘭國大能的勇士,他經常打敗以色列,他這麼的威風,可是他卻長了大痲瘋。亞蘭在以色列的東北,它和以色列可以說是鄰國,但是他們之間並不友好,經常有戰爭。在大?時代,亞蘭還曾經是以色列的屬國,還要向以色列進貢,可是到了先知以利沙時代的時候,這個亞蘭國就強大起來,並且還經常擄掠以色列人,我們今天看到乃縵,他有一個僕人來服侍乃縵的妻子,是從以色列的地方所擄掠過來服侍她的,所以這造成兩國之間政治的混亂,也就是我們今天舊約經課的歷史背景。

      在這種歷史時空之下,我們看到乃縵並不像其他患大痲瘋的以色列人一樣要被隔離開來,他仍然在職,可能他大痲瘋的病情不是那麼的嚴重,可能是屬於初期的症狀。但不管怎麼樣,我們看到烏西亞王最後喪命的情形,乃縵如果不得醫治的話,他有可能也會喪命的,那可能是對於亞蘭國的一種很大的損失。乃縵他尋求醫治的經過乃是從以色列被擄來的一個小使女所帶來的一種盼望,而乃縵不顧一切來去尋求以色列王的醫治,跟以色列王的那種信仰,那種軟弱的信心,剛好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我們看到以色列王甚至不知道他的國家裡面,撒瑪利亞還有先知的存在,這也說明上帝選民的國王,和上帝的關係是何等的疏遠,強國亞蘭的軍事領袖,反而願意投靠以色列的神,願意用外交的禮儀,帶著銀子,相當今天900斤的銀子,還有黃金,相當今天大概4.569公斤的金子,還有十件節慶穿的華服,來找以色列王,尋求以色列的上帝。在尋求這樣醫治的過程,雖然是以一種官方的外交形式來進行,乃縵誤以為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見到以色列王,就可以見著以色列的上帝,可以使他得醫治,可是以色列王接到乃縵的信的時候,卻認為這是亞蘭國王的一種詭計,是透過乃縵的治病故意刁難他,所以他覺得他的國家要再一次受到威脅,他認為這又是亞蘭要再一次侵略以色列的藉口,因此他表現好像如喪考妣一樣,馬上把衣服撕裂,這是在有人死的時候才會做的一種動作。所以他在沒有經過任何努力,他就自認自己是失敗了,他這種舉止反而引起先知以利沙的注意,他在這個時候出現,來解決以色列國家的這個困境,他要乃縵到他那裡去,以利沙把這個位高權重的人當做是平常人,他令乃縵感覺到有一點點的惱怒,因為他是一國的元帥,地位崇高,沒想到以利沙說,你要得醫治,你去那又小又髒的約旦河沐浴七次,他認為本來來到這裡,就算要沐浴的話,至少應該到名川大河沐浴,在約旦河裡面有失他的身份,而且他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接待,或得到以利沙個人的接見,甚至得到一種合適的宗教禮儀,以利沙甚至都不和他見面,於是他發怒走了,他認為以利沙這樣做,好像在污辱亞蘭國。但是經過他僕人的提醒,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微小僕人的信心,以及對於的先知認知,遠遠比這個以色列的國王還更深,在僕人的勸說下,乃縵他轉變了他的整個心意,他改變了自己,除去了他的面子,除去他的驕傲,除去他的歧視,然後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治療。所以最後他得到醫治之後,他做出了一個令以色列王都感覺到慚愧的信仰宣告,他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之下沒有上帝。」相對之下以色列王的那一種微小的信心,和一個外邦對以色列人上帝的崇敬,在此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

      因此,我們發現在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過程當中,難免會有一些阻礙我們靈命成長的事情發生,最嚴重即便像大痲瘋一樣,令我們好像和上帝隔?。所以使徒保羅在我們今天所讀的哥林多書前書第九章24-27節,使徒保羅就相當清楚人的惰性,所以在這段經文裡面,用體育競賽來做一種比喻,提醒我們信徒在我們靈命成長的過程當中,不能夠讓任何肉身所產生的困難來阻礙,或者是來束縛我們自己跟上帝的關係,即便是疾病也一樣,他要信徒竭盡所能 就要像那個不顧一切來到耶穌面前那個長大痲瘋病人一樣,他甚至不顧冒犯舊約的條例,他在耶穌的面前下跪。

      對於體育競賽我有深深的體會,因為我的家庭可以說是體育世家,我兩個弟弟都是羽毛球國手,特別我的小弟,他在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在嘉義市就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在他大學的時候,他打敗了台灣的羽毛球第一名的國手,但是第二天馬上被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打敗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技巧非常的好,他的手腕很柔軟,他打球非常有觀念,他知道怎麼樣切球、調球、殺球、高遠球,他知道怎麼樣去運用,但是唯一的缺點,他以為他這樣就夠了,可是知道打球的過程其實是一種纏鬥,這是一種激烈的纏鬥,這種纏鬥過程中會浪費很大量的體力,使你的肌肉產生乳酸,所以當你的肌肉乳酸產生到一個地步的時候,好像你的肌肉就不聽指揮了,他就是不聽我爸爸的勸告,每次叫他練體力他就不肯練,他認為憑著這種小聰明,就可以打敗別人,所以在第一場當他很有體力的時候可以,可是到第二天他在經過激烈的纏鬥之後,他沒有體力了,只好任人宰割,即便對方的技巧比他還差,即便對方的手腕比他還不柔軟、還硬,但是只要體力能夠撐住的話,就能夠打敗他了。

      所以我們信徒的生命也是一樣,我們也是像運動員一樣,我們為了天上的獎賞,我們必須有這種極度自治的這種鍛練,對於我們的身體,對於我們的心靈,都必須有一種非常認真態度,全心擺上的一種鍛練,我們不能夠採取不冷不熱、敷衍塞責的事奉態度,就像以色列王一樣,雖然在全能上帝的看顧下,然而他的信仰一點都沒有長進,反而不如一個外邦人,我們看到乃縵,他是以色列敵對國家的人民,但是,他卻可以得到真正的醫治,並且在他生命當中,承認以色列的耶和華成為他一生當中生命的主宰,我們一個人的身體,我們的心靈,我們整個的全人,都要對上帝有這樣委身的態度,在我們的生活中實踐我們的信仰,能夠自由的來享受敬拜,這才是真正尋求上帝的態度。

      在這種過程當中,我們發現生命的抉擇之道,就是我們要竭力的保守,不使我們和上帝之間有產生任何的隔?,我們要在思想、心靈和身體方面,無時無刻都能夠呈現出主耶穌基督的形象,當我們面對上帝的時候,我們要有這種徹底的改變,我們發現真正的得到醫治其實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得到醫治之前,首先是我們的生命要有很大的轉變。在我們的信仰態度上面有很大的改變,然後真正的醫治才會臨到我們身上,願主賜福勉勵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讓我們能夠朝這樣一個方向努力邁進。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