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3

聖靈降臨節後第九主日-蒙召的生活

 
  
 

聖靈降臨節後第九主日

講題:蒙召的生活

經課:撒母耳記下11:26~12:13上、以弗所書4:1~16約翰福音 6:24~35

講員:龐君華牧師 整理:楊秀惠姊妹


前言

  在做基督徒的經驗裡,常會有人問起「請問什麼是基督徒?」或者「基督徒到底是指什麼?基督徒要做什麼的?」我不曉得你們會怎樣地回答?
  在不同的場合當有人問起時,有時我們會給一些標準的答案:如我們會用字義的角度來解釋「基督徒」,按原文有小基督的意思。在安提阿的教會信徒被當地人稱為「基督徒」,基督徒這名稱也是從那裡開始的,指一天到晚講「基督」的人,就是小基督,就是滿口耶穌、基督的那些人。這個名詞後來竟會成為信徒的統稱。有人可以把此字義再衍伸,「基督徒」是一個跟隨者,他是跟隨基督的人,跟隨基督腳步,跟隨基督背負十字架。然而還是有人會問怎樣才是真正的去實踐基督徒的生活呢?
  有的人會從現象的角度來說,基督徒是接受過洗禮的人、在教會受過洗禮、每個禮拜天上教堂、常常讀聖經、帶著十字架、或者常去有十字架的建築物那裡、並且熱心的把別人也帶到教堂裡去的人,這皆是依外觀的現象來談什麼是基督徒。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有些人帶著一個真誠的眼神來提問,「到底什麼是基督徒?」他不希望你給他制式上的答覆,不是要給他書本上的答案。他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問題,找到生命的意義,覓得一種理想的生活形式;所以他們想看到我們的生活或者我們採取生活的態度,或從生活的形式中,看看能否為他們帶來一些盼望,且能感覺到人生是有盼望的。所以耶穌在呼召門徒的時候,除了說「你們來跟隨我」,祂也常說「你們來看」,有人問祂說「你是彌賽亞嗎?」祂說「你們來看」。有的時候「看」比說、聽更加的重要。因為瞭解制式上的定義還不如去看看如何實踐。因為往往從一個人的實踐可以看出他真正的信念。


蒙召的人

  今天的書信經課裡面,保羅用一個字來形容基督徒,那就是「蒙召的人」,他對信徒們說你們是「一群蒙召的人」。許多證據顯示以弗所書是保羅寫給當時的教會的通函,像其他一些書信,保羅解釋了一些很教義之後,接著會告訴信徒接下來要怎麼做,他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踐者。他說你們是蒙召的人,蒙召的人其意思是呼召calling,在天主教將此翻譯為「召叫」,有一種聲音的意涵,好像是呼喚。你們是一群被呼喚的人,這呼喚也是一種邀請,對被呼喚者期待有所回應。所以基督徒的圈子裡常說什麼是「有生命的人」,在基督裡有生命的人,就是對這上主或基督的呼喚有回應、有反應的人。對呼喚沒有反應的人,就是生命裡沒有基督。
  此外「呼喚」或邀請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被呼喚要求離開我們所在的原地,要求我們作出一個抉擇,我們聽到呼喚後要決定留下來或者是走出來。上主呼喚我們要離開原地,呼喚我們去經歷一個新的路程,召喚我們展開一個新的目標,邀請我們領受一個新的視野。
  聖經從舊約到新約,常常是有這樣呼喚與回應的事件,如亞伯拉罕─信心之父,整個救恩計畫的開始,就是始於上帝對亞伯拉罕的召喚,上帝說「起來離開你的本鄉、本土、你的本族,要到我指示你要到的那個地方去。」所以亞伯拉罕的信心表現在他立時的回應,他就起來,帶著他的家眷、他的姪兒、他的家人到了一個還不確知的地方。
  摩西也經歷過宮廷到曠野去,在曠野時他又遇到上帝對他的呼喚,要求他要再回到埃及去,再回到那個地方去,拯救那裡受苦的百姓,於是摩西就須要作出一個抉擇,是否要回應上帝的呼喚。在新約裡,耶穌對門徒彼得、安德烈說「來!跟隨我」他們就離開他們熟悉的行業─魚伕走出漁船。馬太在稅吏的桌上,收錢是一個很穩定職業,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工作,可是耶穌說「來跟隨我」,馬太就立即作出抉擇,站起來離開了稅吏的工作去跟隨耶穌。如今耶穌仍在呼喚我們,在普世中我們的主仍然繼續地召喚著,召換人們做出抉擇,走出原來的地方,這原來的地方可能是你生活習以為常,不可能作出改變的地方。我們今天仍然聽到召喚「來!走出來!從你熟悉的地方,從你習以為常的生活走出來」。
  這地方可能是個傷心地,令你感到疼痛,但你已習慣性的在這地方回憶傷心往事。往往有些人愈是傷心難過愈不想動,寧可窩在自己的屋內,在原來的地方撫摸自己的傷口。上帝呼召那些習以為常地在疼痛當中不曉得如何站起來的人,耶穌說「起來!走出你原來的地方」,這呼喚一直出現在整本聖經中,甚至不斷的呼喚在我們現代幸福生活的當中。
  你現在所在的「原地」,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是一種怎樣的景況?是在一種怎樣的生命狀態?你可聽到上主的呼喚?「起來!走出來!往前走!」


蒙召者的生活

  蒙召中的召喚、呼喚,除了譯作calling之外,也有vocation的意思。這個字的字根也有聲音的意思,然而強調這是一種投身從事的「行業」,一個被呼喚來從事的事業或身分;所以中文也翻譯作「志業」。意即被召喚出來一種身分成為從事某種事業的人;或他所從事的事業是他被召喚出來必須要投身其中,並且可以說是為此而生的。
  所以蒙召不只是指聽到一個聲音,更是要以一種事業的實踐來完成其身分。近代思想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在他臨終前發表了兩篇講稿分別為《政治作為一種志業》以及《學術作為一種志業》(Politics as a Vocation; Academia as a Vocation),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中他指出在喪失價值的世界中,追求知識成為一種創造意義的「事業」,其中他提到從事學術事業不同於從事藝術,因為在藝術的領域中是沒有所謂過時的問題,好的藝術創作是不會因時間而減少他的價值;但是從事學術工作,即使有很大的成就,但往往最多經過一、二十年就會過時,因為每一項成就的提出,就是新的問題的開始。然而即便如此─成就一經呈現,新的問題就產生,但是從事學術工作還是要不計代價的投入,因為這是一種呼召Calling,如果沒有這種召喚,學術工作就會成為沒有價值的工作,是不會產生對知識的追尋的熱情。今天我們不是在討論韋伯的思想,也不是討論學術的精神。但是這種「即便如此,仍要投入」的背後就是始於一種召喚。所以同一字vocation也翻譯作事業獲志業。這個觀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與蒙召相稱的生活」。


與蒙召相稱的生活

  我們說蒙召的人就是聽到呼聲的人,然後有所回應。有說呼喚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作一個生命的改變。保羅說「能蒙召,被蒙召的人行事為人,要有蒙召的恩相稱」。行事為人原文的意思是「行走」,跟上文所講的情況是很貼切的。被呼召起來行走,走一條新的路,不是呼召起來馬上到另一個地方去,你必須走過去,你的行事為人要在行走的過程中配合這個呼喚,要與這呼喚相稱,才值得被邀請走到這個路上。
  蒙召的人必須要比沒有感到蒙召的人,看到生命中的某些價值,使得他的生活可以有「即便如此─仍要投入」的熱情或動力。使我們可以離開原地,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途。使我們可以追求生命更高的品質。這種生命的素質是要我們與許多同樣蒙召的人在一條新的路上磨練出來的。所以保羅列舉蒙召的生活內容時,都是一些團體生活下的素質。


蒙召的群體

  在這篇保羅的書信的經文裡有一個特點,他不是要你自己一個人走在這朝聖的路上。有的人說人生好像一個朝聖旅程,因為你被呼喚起來,上帝有一個更神聖的目標讓你經歷一個新的人生經歷,這就是「朝聖」。在朝聖的旅程中,保羅在這裡提出一個向度。他要求人們起來,離開原來的地方,然後加入一個蒙召的群體。
  這群被召換的人,一齊走到上帝要給我們目標的那個地方。所以他要求這群人,透過彼此一齊走的時候來養成一種生命的素質。這素質包括些什麼呢?包括謙卑、溫柔、忍耐、在愛心上要彼此相容、要用和平來彼此聯繫。這些的德性、素質都是跟團體有關,也都是關係到人與人之間。一個人對自己謙卑什麼?對自己忍耐什麼?自己對自己溫柔沒有什麼意義,而是要人與人之間彼此產生出來的素質。


群體生活的個人素質

  「謙虛」就是顧念到別人也是人,別人也有他的觀點,別人也有他的角度,我們要站在不同角度來尊重對方的看法。在我們的社會的文化中,很多人談到自己的意見時,常常會認為「我看到的就是對的」,「我看到的就是這樣」,「別人不可能有別的角度,也不可能有別的情況。」但是謙虛的意思是不是要人們低著頭一副自卑的樣子。謙虛就是我們尊重別人有不同的角度,要盡最大的能力把別人的角度,客觀地納進自己的觀點。
  「溫柔」是什麼呢?溫柔是尊重別人的感受,當別人高興、憂傷,難過或屈辱時,旁邊的人也同樣的會有相同的感受。所以當我們在一起行走的時候,我們不只提出這個觀點,且要一起來找到那個方向,彼此互道大家的感受。
  「忍耐」就是提醒我們很多事情不是一蹴可行的,愈是有深度的東西愈是艱難的,越需要按步就班,一步一步地去進行。在達成成果的過程中是需要忍耐的。
  「愛心」是彼此相寬容,寬容的意思就是接納、背負,我們彼此要接納每個人優點及缺點。一個團體在一起行走的時候,能夠彼此接納及背負,擔當每個人的短處,貢獻自己的長處,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團體。
  一個團體是要用和平來聯繫在一起,團結在一起,綁在一起。我們常說要為和平禱告,為別人的和平,為別人紛爭,為其他的地區禱告,但卻忘記了自己,或我們自己的群體。我們的團體也需要和平,用和平的態度跟心情來把我們綁在一起。
以上這些素質不是幾種素質,而是一種素質,這種素質是誠實在團體中承擔個人的角色與責任。在這過程當中,被召的群體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教會作為蒙召的群體

  在以弗所書第4章1至6節裡面,一共用了七個一字,他說「教會是什麼?」前三個一是:教會是一個身體,一個靈,一個盼望。教會為何是一個身體呢?就是聖經所講的耶穌是頭,整個普世的教會是祂的身體。現在的教會、過去的教會、未來的教會、這裡的教會與其他地區的教會聯合起來成為一個身體。基督是頭,象徵著我們的身體,配合這個頭繼續完成基督的使命。而且這個身體裡面的人彼此在一起,我們不一定有共同的生長背景,不一定有血緣的關係,可是我們同為一體,同感一靈,上帝的工作在我們當中彼此讓我們感動。許多人但好像一個身體,同有一個盼望,盼望上帝應許的地方。盼望誰的應許?亞伯拉罕說你要照著我指示你去的那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應許之地,上帝給我們呼召,也就給我們一個盼望,而我們同有一個盼望,也就彼此在盼望中互相鼓勵。我們要活的像有一個有盼望的人,不要活的像一個沒有盼望的人,所以我們要生活在一起。教會就是一個身體、一個靈、一個盼望。
  怎麼進入這個群體呢?還有另外三個一,就是一主、一信、一洗。一主就是承認你生命的主權,「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能得救」,其意思是說你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基督是主,你生命就會有一個新的主軸。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都不只是自己,是我們共有的一位主。我們要有共同的信念、信心及共同的內容,一同領受一個洗禮。這洗禮是一個重要的記號,這記號是將我們外在的信心,透過這記號把它呈現出來。洗禮是個入門禮,初步的行動,有的時候洗禮之後領受聖餐,接下去有不斷的行動,去印證自己內心的信仰。
  這六個一,前三個一是「教會是什麼?」是一個身體,一個靈,一個盼望;另外三個一是「怎麼進入這個群體?」,就是一主、一信、一洗。或許猶太人喜歡用七來表示完全的緣故,於是多了一個一,我們共有一個眾人之父─上帝,祂是超越眾人的一切之上,祂也臨在我們眾人之中。
  只有超越沒有臨在,我們無從認識祂。超越(to transcend),有人翻譯為「超絕」。超絕的意思是說當你沒有經驗上的交集時,是無從了解,就變成不可知。
  如果只有臨在沒有超越的時候,上帝就不會引領我們一直不斷提升。所以上帝既是超越的又是臨在的,領導我們信心的群體一直往前走。


蒙召群體的「禮物」

  為了要讓這信心的群體一直往前走,上帝還賜下許多的禮物,就是經文所說的「恩賜」。恩賜原來的意思是禮物。上帝給這些禮物,祂列出一個恩賜表單-使徒、傳道、先知、牧師及教師。這些禮物不是說這些人有許多恩賜,而將信心給予這群體。在這信心群體當中有先知的恩賜,有使徒的恩賜,有佈道的恩賜,有教導牧養的恩賜。
  我們眾人當中,什麼叫使徒的恩賜呢?「使徒」狹義的說就是12個子弟-教會的基礎。廣義來說使徒是受差遣去建立、去建造。使徒就是給有開拓的能力、有衝鋒陷陣精神的人去開拓建造教會。  「佈道」是幫助人,不是只用嘴巴講而已。佈道是使人儆醒人,注意到上帝的呼喚,他能去幫助別人,因為他會使人注意到生命是有意義的、有目的的,有召喚的。
  「先知」是對信仰當中的人,儆醒他的迷惘及麻木。就好像在今天的舊約經課(撒母耳記下11:26~12:13上)裡提到的拿單及大衛。大衛犯了罪,搶奪別人的妻子,陷害別人的丈夫,但自己麻木不自知。依他過去信仰的經歷,他應該知道是不對的,可是他漸漸以為可以逃掉一關。耶穌差遣拿單去見大衛,拿單對大衛說「在一座城裡有兩個人,一個是富戶,飼養很多羊群;另一個是窮人,只有小母羊羔,別無所有。可是這有錢人不宰自己的羊,卻宰了鄰家窮人唯一的母羊羔,用來宴客」。大衛聽了說「那人該死」,拿單說「你就是那個人」。大衛突然間站起來,他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可惡。先知的恩賜,他在我們當中就是互相提醒。我們常常迷惘在某種情境中,麻木在某種信念裡面而不自知。
  牧者與教師是一體兩面的,他的功用是支持。牧羊人絕對不是把羊放出去,到下午羊會自己回來,而是要親自帶領這群羊,陪伴著他們走過去。所謂牧者的恩賜常常就是陪伴、支持,幫助一些人走過一段人生道路,走過艱難崎嶇的日子,靠著上帝的勉勵教導他們。教導的恩賜就是我們必須透過教導,讓人們更進一步的認識信仰的內容,及我們所承受的恩典。


結語

  所以我們回到最原點,什麼是基督徒?透過保羅今天的經文所教導的,基督徒就是一群被召的人,一群被呼喚的人,一群回應這呼喚的群體。基督徒不是指個人,而是指一個信仰的群體。這群體有共同的盼望,而且一起團契。在這朝聖的路程當中,彼此一起學習,培養出一種新的子民素質。在這過程當中,我們愈成熟就愈能夠適應一個團體生活。小孩是很難適應團體生活,他可以一起玩,但也可以彼此不相讓,有時愛發脾氣就發脾氣,永遠不會顧慮到別人的感受。可是愈成熟的人在團體中愈能夠真正發揮自己,不是勉強自己,而是將生命流露在其間。
  在我們教會一直鼓勵大家不只是來參加主日崇拜,更是希望會友有個團契的生活。最近很多團契都開始開同工會、檢討、renew團契的目標。團體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目標,即使安排了很多節目也無法維繫關係。如何去維繫關係?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衛理公會至今仍有一些在年議會,要求加入公會就同時必須要選擇要加入那個屬會或者是班會,加入一個信心的群體就有一個團契。在大的團體當中不容易操練,大家都客客氣氣,唯有在一個特定的團體裡面,持續的付出與相處才能培養生命的素質。
  今天的經文也儆醒我們,一個基督徒如果走入一個信心群體,就必有恩賜,上帝有禮物給你,這恩賜透過你給這個團體。你要想想你的恩賜在哪裡?上帝給了你什麼恩賜?恩賜跟才華與才幹是不完全一樣的,因為恩賜是用來發揮在這團體中,使它能夠繼續往前走,恩賜愈發展愈充足。你的恩賜在哪裡?如何發展你的恩賜?  我們如何用愛、和平、信心一起來維繫這個團體?這是過團契生活時時必須要思考的事。因為我們彼此綁在一起,為的是要一起成長。
  最後一個重要的象徵,就是「聖餐」,聖餐的英文是Holy Communion,這是神聖的聯合。透過聖餐我們分享同一個餅,表明我們是領受一個信仰、有同一個信心來源的基礎。我們同領一杯,一同承擔我們所要承擔的,這是聖餐前我們再一次思考。今天我們透過保羅的教導,一起來回顧如何實踐成為一個蒙召的人。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