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30

聖靈降臨節第二十四主日--起而行

 
  
 

聖靈降臨節第二十四主日
證道主題:起而行

經課:書3:7∼17
帖前 2:9∼13
福音書:馬太福音 23:1∼12

講員:邱泰耀傳道

有一個人,從小就懷報著許多的理想。一會兒想要成為一個發明家,發明許多的東西;或者想成為一個作家,寫出許多動人的故事。後來又對電腦產生了興趣,想要做出一台具有人工智慧的玩具車,當他很興奮地對他的弟弟說出他的想法之後,結果卻被他的弟弟潑冷水,對他說:「你從小就一直說,想要做這個,想要做那個,但卻都沒有一樣東西做出來。」人不能只有理想,不能只有在腦袋裡頭想,而必須要動手去做,理想才有實現的可能性,否則理想就永遠只是一種夢想。

又如男女朋友在交往,或者夫妻之間的相處,感情都是需要維持的,需要不斷的升溫,否則感情就會變得冷淡。讚美的言語,一句「我愛你」,都可以為兩人之間的感情加溫。但是言語上的表現,也要有行動上的表現來支持,否則就變成口惠而不實。例如一個體貼的行動,能夠使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用心,這比講許多的話都來的有用。

信仰也是如此,若是我們的信仰沒有帶出行動,那麼,我們的信仰彷彿是與我們的生命絲毫不相干的一套知識。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偽善,這個偽善可以理解為表面上很敬虔,卻是能說不能行,而法利賽人口中所講的信仰,似乎與他們自身是毫不相干的。我們對信仰或許很認真,但若沒有將我們的信仰化為行動,這信仰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便顯得不那麼真實,彷彿只是口號而沒有實質的內容。並且,若沒有將我們的信仰化為行動,心中對信仰的熱忱也會漸漸冷淡。

這一點我自己也在我信仰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深刻的體會,雖然從小就在基督教信仰的環境中長大,但信仰總是不那麼真實,甚至還會懷疑我所相信的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一直等到我看見有一群同工,他們願意為信仰的緣故,真誠的付出時,我的心深深被感動,也被吸引來追求這樣的信仰。並且,當我自己投入在事奉的行列時,我更感受到愈服事愈甘甜的喜樂,我的心中對信仰的體會也更加的真實,心中對自己所信的也不再有疑惑。

因著信仰所帶出來的行動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學會不再將我們所有的關注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是放在上帝以及他人之上。這也是上週的經課所談到的「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以及「愛人如己」。

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上帝,意味著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榮耀我們自己,而是為了榮耀上帝的名。耶穌責備法利賽人「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就是他們這行為都是為要顯示他們的信仰有多好、多虔誠。但信仰的行動不該是使人來稱讚自己用的,而是要歸榮耀給上帝。這就是耶穌所說的,「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只有這位在天上的父,是我們歸榮耀的對象。保羅在書信中寫道,「為此,我們也不住地感謝上帝,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上帝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上帝的道;這道實在是上帝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保羅知道信徒之所以能接受福音,並非是他自己所能做到的,而是上帝的工作。將所關注的焦點放在他人,意味著我們會看見他人的需要,而願意為他人付出,即使自己能夠做的不多,但仍然願意擺上。我們的信仰,是否使我們對他人的需要變得更敏銳呢?

有時,我們會對跨出腳步,付出行動來回應信仰時,會有一些疑惑,甚至是心存畏懼。如同以色列人要進入迦南地之前,面對約旦河的阻隔,心中也有著疑問,「該如何渡河呢?」耶和華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踏入約旦河,雖然水勢依舊,但當他們跨出信心的腳步時,水就如上帝所吩咐的分開,使以色列人可以踏乾地而過。當我們將信仰化為行動時,我們能更看見上帝的作為。若是我們的信仰沒有任何行動,我們將完全無法體會到上帝的恩典。

約翰衛斯理本身是個聖公會的牧師,按聖公會的傳統,講道只能在教堂裡進行。當懷特腓德邀請約翰衛斯理參與他戶外佈道的行動,與他同工時,約翰衛斯理因著聖公會的傳統便加以拒絕。但懷特腓德仍然繼續邀請他,請他先來看看。約翰衛斯理便不好再拒絕,於是就跟著去。原本是抱持著去看看的態度,沒有到,當約翰衛斯理去看到懷特腓德戶外佈道的情況時,他大受感動;他看到有這麼一大群的人,是這麼渴望聽到福音的信息,實在是不該因著講道只能在教堂裡進行的觀念,而讓這些人在恩典的門外徘徊,卻不得其門而入。於是,約翰衛斯理便加入了戶外佈道的工作,吸引了許多的人來接受主耶穌基督。

信仰的行動許多方式,比如說對新朋友的關懷、。有些時候,我們可能因著不習慣去做這些事情,而覺得跨出這一步去服事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們下決心要付出行動來回應上帝所給我們的感動時,我們會發現,上帝的恩典會不斷地澆灌下來,我們就不再會覺得服事是很困難的事情。

接著,耶穌也談到我們服事者應有的態度。「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這是在挑戰我們的價值觀。一般我們都認為,所謂的領導,就是發號司令,吩咐人去做這個,去做那個,但耶穌要我們像僕人一樣來服事。成為一個僕人,意味著我們要有謙卑的態度,以及積極的行動,來服事上帝,及服事他人。當我們願意成為一個僕人來服事的時候,不會受到虧損,而是會受到上帝更大的賜福,「自卑的,必升為高」。所以對信仰的熱忱,反映在我們的服事時,會讓我們實際參與在事工之中,而不會是只說不做。參與在事工中,我們才是真正的委身於信仰。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人不能空有夢想,應該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信仰也不是一套知識,而應該是驅使我們為上帝及他人付出行動的動力。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