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期Easter season是指自復活節主日算起之後五十天的節期,又稱為「偉大的五十日the Great Fifty Days」,有關這特別的「五十日」的記載,可追溯到早期教會時期,特土良(Tertullian)的作品,他提到了在聖靈降臨節前的「重要五十日」。
有些學者更認為這個節期可溯源到主後第一世紀,因為猶太人的在踰越節後的第五十日即為收穫節或五旬日,早期教會似乎也過這個節期,從復活節的用字中可見端倪,如復活節期又稱Paschal festival,復活節蠟燭Paschal candle,Paschal 的字源就是來自踰越節。在傳統上信徒這五十天並不必守齋,與四旬節不同,這節期是充滿「哈利路亞」的讚美之聲。
到了大約第四世紀,這節期中的第四十日開始有「升天節 Ascension day」的記錄,這節日通常是在禮拜四。升天節是紀念耶穌升天離世,升天節後的十天有稱作Ascensiontide,信徒專注等候聖靈降臨節,在升天節(日)後的主日,又有傳統稱作「希望主日The Expectation Sunday」,強調信徒等候、期待基督應許的保惠師─聖靈的來到,也期待主的再來。
總之,升天節是在神學上對基督工作的一個重要劃分線,在這之前,基督是以道成的肉身在世上的工作方式;在這之後,是基督所差遣的聖靈,無拘束地在人類中工作。
在牧養上,大齋節期或四旬期的四十天,是一個推動信徒守齋戒、刻苦、內省的靈修實踐。復活節期的前四十天,則是一個慶祝的操練。我們可以實踐將喜樂分享給周圍的人,探訪有需要的人。此外,初期教會在基督復活到升天前門徒與主同處,一同學習,所以這也四十天也可以作為一項進修的操練,在更深認識信仰,認識我們的主耶穌等目標下,進行四十日的進修。意即大齋節期的四十日是認識自己,復活期的四十日,是認識主。升天節後的十天,是一個預備期,預備聖靈將臨的重要節期,我們要在聖靈的保守中,將充滿生命力的信仰實踐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