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齋節期 ﹙一﹚
作者:龐君華
 
  
 

在教會的年曆中,復活節主日前一個主日,我們稱為「棕樹主日」Palm Sunday,紀念群眾以棕樹枝歡迎,耶穌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的事件。接下來的一週,教會的崇拜著重紀念主耶穌在復活前最後一週的行程,如耶穌的最後晚餐,受難及耶穌的復活。由於這些事件都是耶穌生平中重要的事蹟,也是我們信仰上了解耶穌的事工,重要的基礎,所以我們亦將之稱為「聖週」。

此外,復活節主日往前推四十日(主日不算在內)的星期三(今年是二月廿八日)我們稱之為Ash Wednesday「聖灰禮拜三」或「撒灰節」,從這日開始到復活節主日前,我們稱為「大齋節期」Lent(中譯又作「預苦期」或「四旬期」)。

這四十日是配合紀念耶穌在曠野四十晝夜面對試探的事蹟,所以傳統上這是個嚴肅的節期,教會鼓勵信徒在這段時間安排,禁食、默想、自省等靈修的活動(甚至有食素、戒酒等相關的配合行動)。教會通常在聖灰禮拜三也就是大齋節的首日,開始換上了象徵「懺悔」、「警醒」及「禁戒」等意義的紫色作為佈置。

聖灰禮拜三這日,甚至還有撒灰的儀式,代表了披麻蒙灰的心情。更早的古禮在聖灰禮拜三前,還有暫時埋藏「哈利路亞」的儀式,表示在復活節前暫時不用「哈利路亞」這個代表歡欣的讚辭。由此可見這段節期中懺悔之象徵意義極其明顯。

宗教改革後,大多新教教會為了避免「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或「律法主義」的偏差的思想,多不刻意推行一些較克己或帶修道色彩的活動。然而過猶不及,如此一來我們教會就失去一個推動靈性操練的時機,個人也失去一個生命重整的機會。特別是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我們的生活時常隨著外在環境的速度,各樣績效的要求不斷地加快腳步。我們往往遺忘了我們內在的需要,淡忘了我們生活原本的目的。此時,若能有一個生命重整的機會是極為重要的事。所以我們不應放棄今年大齋節期靈修操練的機會。我們如何進行呢?以下是一些具體實行的建議。

首先,我建議我們可以先在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半至一個鐘頭。專作思考如何安排適合您自己在大齋節中的靈修計畫、默想的主題或自己需要面對課題。然後在出席教會週三的禱告會,將您的計畫獻給主,並立志實行。

至於如何操練靈修,詳細的介紹可參考傅士德著:《屬靈操練的禮讚》。總括而言可包含以下的內容,即自限、專注、連續等。自限即自我限制,我們須限制過去某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如飲食、作息,然後撥出特定的時間用作靈修。所以首先我們須考慮的是有些時間可分別出來,有那些習慣的限制,可使我們的靈修更專注,如是否需要禁食,或要此期間將原來束縛我們的事加以節制,如看電視、上網或其他的事情,我們可以將限制在一定的時段或條件下才進行,其他時間則盡量不作。

專注,或作凝視,就是在特定的時段內,我們專注於我們與自我或我們與上主間的內心對話。我們可在節期間選一聖經書卷,或靈修偉人的書籍(如Thomas Kempis的名著《效法基督》、嶴古斯丁的《懺悔錄》、潘霍華的《獄中書簡》、聖法蘭西的《靈花》及佚名作品《未知之雲》等)作為引導,然後專心省視我的的內心狀況,並為此作為我們的禱告。此時的禱告不宜太短,也不宜太八股,甚至不要「說太多的話」,要利用禱告時的靜默。我們亦可專注於思索我們生命當前所面對的某一課題,如個人的前途,如家庭生活的改善等,亦可深入撥一段時間為某特定的事或人代禱。然後要將這些心得記下,成為你大齋節期的個人靈修日記。

連續或作重複,這樣的工夫,並不適宜至只進行一次,最好能利用節期間有規律地重複進行,這樣我們才會習慣這種內心的對話,我們所專注的課題,也才有更深入的思索。甚至於這種靈修的習慣,可藉此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

最後,您的靈修計畫或在靈修操練的期間有任何特殊的心裡狀況,請儘可能與專業牧職同工溝通。(龐君華)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