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9

复活节后第五主日崇拜--爱造新生

 
  
 

复活节后第五主日崇拜讲题:爱造新生经课:徒11:1~18、诗148:1~14、启21:1~6、约13:31~35证道:吴仲彻牧师
序言后基督或后耶稣的教会如何发展?当时的使徒们一定是很焦虑的,他们遇到了瓶颈,因此在考虑是否要继续走下去呢?既然没有了像耶稣一样的领导人,也没有耶稣的心志和异象,故停止最好。然而,基督的复活,使他们继续走下去,因为那表示「他是神」,但问题是他在世上时,他所传的「天国」就无法实现了,难道他死了,没有肉体、身份、地位、生命之动力,怎么有可能继续?他在世的影响力,就那么受限制了,怎么有可能死后有影响力?这是在五旬节前一段时间里使徒(门徒)们的疑虑。而疑虑会使人胆怯下来,使人没有动力,放弃的。  直至五旬节,「圣经的降临和充满」,「天国」的异象要不要继续,并不是门徒要不要的问题,而成为他们无法停止的动力了。像彼得说:「我是谁?能拦阻上帝呢?」然而事实是在进行中仍然有许多拦阻,将如何突破?  今天我以一个题目「受造新生」来和大家彼此勉励、同受教诲和引导:第一、当放下,舍下,让圣灵工作:把拦阻变推力(阻力变推力):  使徒行传11:1~18写彼得和一些受割礼的基督徒之拦阻。为何会有拦阻?那拦阻是什么?大家注意「受割礼的门徒」和「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显然这是二分法,当时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的人因政治因素而有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机会,但问题是在犹太教的教规中,他们必须受割礼,才算是皈依,被圣化。因而犹太人的基督徒又产生另一个问题是,外邦人要成为基督徒是否必须只要「受割礼而成为基督徒」?换言之,先成为犹太人再成为基督徒。这问题不只是困扰许多人,也困扰门徒们,因而阻碍了初代教会之发展成长。难道那是「基督的意思」?还是犹太人自己缺乏安全感所致呢?怕失去原有的「使徒权」?「继承法统权」还是「会被取代?」这些问题按常人来看是正常的,但真正之问题在此段经文明显提出的是「圣洁生活」的问题,那是犹太人很重视的,因「没有圣洁,人是不可以和圣洁的上主交通」,否则会「死亡」。「割礼」是宗教仪式之一,是个记号,因此,犹太人的门徒当中有很多的坚持。于是保罗提出「心灵受割礼」的寓意法解释和了解,就和申命记所提的「把十诫刻在心版上而非石头上」的强调是一样的。彼得对保罗开放给外邦人成为基督徒的作法上首先也是反对的,也坚持一定「要受割礼」才行,因此造成「对立」甚至差点分裂。当在一个分水岭时,彼得在约帕见到异象,也就是约拿曾逃离上帝命令他去尼尼微,传「悔改信息」的地方。我们可以说那是「一个抉择的重要地点」。彼得所见的异象:那一包东西有四足的牲畜和野兽,昆虫,并天上之飞鸟,这些东西是犹太人视为不洁之物,但从天上而来的声音却要他吃,这连续三次,表示很坚持,但彼得仍不太相信,但是应证的是三个从该撒利亚被差来见他的人,再加上圣灵的催促,于是和其他六人一起去见那位差三个人去的主人,原来他所受的圣灵是完全一样的,此时彼得才想到主耶稣在世的话「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施洗」。这句话使彼得开窍了,彼得被「信徒」「自己的意思所蒙敝」,原来上帝是用不同的方法、文化来圣化,并差圣灵的同工来达到合乎上帝的旨意和日子,这才叫事工和异象。彼得在当下,马下舍下、放下己见和自己,马上「认同圣灵」之工作,因为他感受到「谁能拦阻上帝」。

各位,上帝或许兴起「我们曾经所看不起、不屑一顾的人」或是「文化、方法」成为上帝要拯救他人的工具,但你我一道成为关键性的拦阻人物。我们必须随时察验像彼得的察验和反省,才能配合「圣灵的工作」,以爱上帝的心来配合,才能再造新生。彼得使当时的教会,因为他及时的配合,使基督(徒)教会再往前推向一步,将牧区推展到耶路撒冷以外,犹太人以外的区域,那是跨文化、种族、隔离的。

第二、以常赞美上主的名来替代自我高举:自我的高举常是一种拦阻。  诗篇148:1~14是一首赞美诗篇,是145~150篇之一。诗篇22:3「赞美是上帝的宝座」,意思是上帝临在于赞美当中。人的毛病只会「赞美你所要利用,你所要感谢,你看得起的人」但很少赞美那看不见的上帝。诗148教导人如何赞美,因为会、能,而且常常赞美到「对的对象」时,就会使心中许多「拦阻」消去无踪。赞美使心中「没有障碍」。诗人的赞美集中在上帝,故朝向大自然被造的伟大和上帝本身,并且他所造、所拣选的人。我们可以说当我们看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的时候,以不去破坏、以保护的心态去发声赞美上帝,而不是大自然本身。当我们看到人的时候,也让我们礼赞他所造的人的奇妙和美,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美善。当我们若以一种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满足的心来看待时,一切会变成为「物」,是「被贪婪、利用的对象」而已,故也会因为「得不到」而「心中忧闷」、「忧郁」。路加福音所记天使报佳音(二14)时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各位,我们若不将荣耀归于上帝时,地上就不会有平安的。当人「做一点『好』事」,「成就一点小事」,就把荣耀往自己身上贴上去时,或甚至连没作什么时,大家也来抢著荣耀,和往自己身上贴上去,这会引起「争闹」。不管是家庭、社会皆是一样。「如果没有我,绝对没有今天的成就、果效」这种自我高举往往是成为「拦阻」,特别在教会的事工上当警惕。一个会珍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人是一位能体悟上帝爱的人,而心中有爱的人才能造出新生命的人。因为他本身不会成为「恐怖、流人血」的化身,而是成为「圣灵更新万物」的化身。Mother Teresa :「在你所到之处散播爱。首先从你家里开始做起,让所有接近你的人,在他、她离去时都能变得更好、更快乐。让自己成为上帝仁慈的具体表现,一一在你脸上显现仁慈,从你的眼中流露仁慈,在你的笑容中散发仁慈,并且在你温暖的问候中传达仁慈和善意。」

第三、上帝同在的人:带出新天新地的看见。  启示录读起来很神秘的,因为没有看见上帝圣父、圣子、圣灵,当然是神秘的。作者是一位被关在一个孤岛的老人-有人认为是老约翰,但不管如何,一位身被关在狱中和孤岛的人,怎么能看见那「新天新地的景象」?当然这是奥秘,上帝是不被关住的神,他所造的灵也不可能被关住的。老约翰为耶稣;一位良善的夫子,信福音被关了,被一些仇恨,被假见证,被暴力,被嫉妒,把他放在监狱里。在那里缺乏食物、水、亲情等基本物资。然而「伟大的心灵」却使他看见了「新天新地」。上帝对未来的计划,「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他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各位,当我们承认、相信了,那位真神是起先也是成终的上帝时,我们就可以经验、和期盼、新天新地的来临。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