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2

诸圣节后主日崇拜--上主之民

 
  
 

经课:路得记1:1-18,34-41;希伯来书9:11-14;马可福音12:28-34
证道:庞君华牧师 整理:郭秀龄姊妹

前言
今天这个主日我们已经渐渐地接近我们教会年历的尾声,通常在教会11月的第四个礼拜以后,新的礼仪年就要开始,在这段常年期间,也就是我们绿色主日的期间,每个主日我们都在反省个人信仰的生活,现在我们不再只是从「我」做为出发点,我们现在也从「我们」这个信仰的群体、信心的群体□我们教会中人,去思想我们如何处在这个时代,显出更有力量、更让人感受到上主的怜悯和慈爱,进而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可以抉择和委身的方向。

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中,提供人生答案的地方很多,很多人都可以从人生的各个层面、不同的角度给你意见,你要找寻什么?你只要上网,你只要肯去找,都有人会给你答案,就像唐先生的花瓶一样,只要能上网的话,再难买的东西,你都可以买到,再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你要寻找就必寻见,你疑惑的都有答案;你要减肥就有妙方,你要心灵自在就有很多讲习班,处处都提供著各种不同的生命的答案。有一天中午我在这附近的生机饮食店吃饭,当我坐下来时,那个老板娘就说:先生,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大好,接著他就拿出一本册子来对我说:其实你需要调理,接著就拿出一堆食品摆在我的面前,说:这不是药喔,但是你第一步先要这样做、接著第二步要怎样做、第三步要怎样做,保证一年之后你的身体状况、免疫系统都能改善,我觉得真是奇怪,就问他说:你是受过医学的训练吗?他说,没有,是我们这些传销商开会的时候,特别请营养师来讲解的。

每天看电视、看报纸、上网都会收到很多的讯息,都会告诉你:无论你的问题是什么?都有管道能替你解决。那么我们这一群信仰的群体--基督徒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怎么向人家说我们是活得有力量的?怎么向人家表达我们是充满著活力的,而且我们的生命有一个更高的标准?

基督信仰实践的核心
今天马可福音引导我们进入一个信仰的核心,让我们再一次透过文士和耶稣的问答来思想,马可福音的记载很特别,这些文士在这里不是故意去诘难耶稣,去找碴的,他们是看到别人和耶稣在辩论的问题当中,感到耶稣对问题的回答所言甚是,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文士最关心的就是律法。

以色列这个族群,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上帝的律法活出来,所以他们就进一步问耶稣:这个律法有十条诫命,透过五经Toura,从十条诫命衍生出六百多条的生活规条,到底那一条诫命是最大的呢?是最要紧的呢?耶稣就回答他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阿、你要听,主我们上主、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主。」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答案。其实每一年,我们做基督的群体都要提到的经课,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主。」「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耶稣在这里的回答,在马可福音的记载是用一个古典的形式,采用了申命记第六章的格式,一种很特别的讲法,「听啊,以色列…shema Israel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主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

「听啊,以色列Shema Israel」表示这个诫命从一开始就不是给所有人的,就是给以色列人这一个特殊的群体的,这个特殊的群体来到西乃山下,摩西把十诫的律法给他们,根据申命记中所记载的「十诫」这段已经被犹太人忘记的律法纲领,被耶稣重提出来,意即:听啊,以色列!你们这个新的群体来到西乃山下,你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们的共识是什么?就是要「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主。」「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这是以色列这个民族,或上主选民的记号,这是基督徒群体被人家分别出来的区别。记得小时候我们上学读书时都要穿著制服,当你穿上这个学校的制服的时候,人家就认出你是那间学校的学生;此外,在学校里,往往在特定的节日,都有一群很令人羡慕的人,他们穿著特别的制服,被别的小朋友们投以羡慕的眼神,他们就是学校童子军。他们的制服把他们从人群中区别出来。

今天以色列人是被列国认出他们是不同的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好像是神的王子,就是因为他们透过这十条的诫命,要活出这两个生命的向度:「爱上主--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上主」和「彻底的爱人」。

爱是一种委身
「爱上帝」絶对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中间有很多基督徒在聚会或一起查经的时候,久而久之我们讲「爱」,有时候都讲得很空泛,要不然就是把「要爱上帝」讲成一项教条或者变成一种功能:因为你爱上帝,所以上帝就会爱你、就会赐下很多福份给你,我们常常把「爱」讲到这个层次,但其实其内容不只如此,「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上主」这个经文一再的强调说: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爱。

人和人之间有不同的关系,我们对父母有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对配偶有不同的爱的方式,对儿女也有不同爱的方式,但我们对上帝应有一种特别的爱的方式,就是要全然的爱!

爱是要经过一个抉择、一个委身做为开始,今天所讲的路得记的经文就是谈到路得一个抉择、一个委身,这个故事非常的感人,路得记就是在一个士师时代,在一个乱世,他们所住的地方自己的家乡发生了饥荒,必需跑到异族的地方--摩押地去,这个家庭到了那里,成为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去世,二个儿子也相继的去世,剩下了一群寡妇,这几个寡妇本来是在一个很没有盼望的场景,因为拿俄米这个母亲对这两个媳妇讲,到了这步田地了,你们俩人的先生都过世了,按照犹太人的习俗和法律,寡妇的先生的兄弟可以继续娶这位嫂嫂,为他的兄长立后嗣。可是拿俄米说,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就算有人娶我,我也不可能生小孩了;就算我生了小孩,你们也不可能等到他长大;而且他们也未必娶你;所以好像是没有指望了。在这个时候,路得和另外一位媳妇俄珥巴,她们已经跟著这个家庭很久,对这个家庭的信仰耳濡目染,但是还不是属于他们的族群,但这时候路得做了一个决定,她说,她要跟著拿俄米去,拿俄米往那里去、她就往那里去;拿俄米的国就是她的国,拿俄米的上帝就是她的上帝。于是就展开路得记一连串奇妙的过程,由一个完全不信、絶望的,转变成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到后来大卫就是从路得这个系统生出来的,而路得也就载在耶稣的家谱里面;拿俄米从一个苦转变为甜,就从路得这一个委身开始,就从路得这一个生命的确立,做为这一个故事发展的起点。

我们谈到爱,特别是对上帝的爱,我们拿什么去爱上帝呢?爱别人,我们可以依不同的对象,献上不同的礼物,对上帝的爱只有一种,就是「委身」就是commitment;就是在他面前愿意献上或愿意立约,这是对上帝爱的回应唯一的一个表示方法,先确定我和上帝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正确的对待我们自己,我们才能不会看我们自己过高,也不会看我们自己过低,当我们和上帝有这样的关系的时候,我们才能去爱别人、去爱我们的邻舍。

爱是不止息的
我们要将爱由一个对特定群族、特定关系的爱延展到对外面不同群体、不同的个人,因为这个邻舍不是只有以色列人,更包括了外地来的人,包括了那些孤儿寡妇,像今天的启应经文所描述的,包括那些弱势的群体,包括我们周围所能够接触的人,上帝也都眷顾。

我们要能够使自己和上帝有一个正确的关系,才能把这个正确的关系向外去延展,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学习的,委身只是一个起点,在这过程当中,我们因为委身,然后感受到与上帝有一个特别的经历,你才会不断的回应、不断的委身,这个爱是永不止息的、是活生生的、是不断的发展的。爱如果只停留在起点,这个爱就不是一个活生生的爱,爱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面对上帝,除非我们先和上帝有个具体的经历和关系,否则我们是没有办法发出具体的爱。

澳洲有部的著名小说刺鸟,这本小说曾拍成电影,非常的轰动。故事中谈到在澳洲一个家庭里面母亲是个懂音乐、很优雅的人,可是因为在婚前她因故无法和情人结婚,但却已经怀有身孕,所以不得不下嫁给现在的丈夫,一个牧羊人。因为是在不得已的婚姻关系中,所以母亲很忧郁,一直忽略她的丈夫、儿女。很消极、被动、忧郁地活著。她的长子很像他亲生的父亲,他感受到母亲忧郁,他一辈子也很忧郁,他不晓得怎么样去让母亲快乐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难题。所以后来故事就演变到这个长子离家出走,后来妹妹得到消息说,她的哥哥在酒馆里面和人打架,结果把人打死,坐了牢。

其中这一段对话蛮吸引人的,这段对话就是她到监牢里面去探望哥哥,在对话中妹妹无法理解哥哥与母亲的感情,哥哥就对妹妹讲一段话说:「你有没有发现爱比恨还要难?」因为他哥哥是个拳击手,所以他说:「当我恨一个对象的时候,我只要猛烈地攻击我的对手,一拳拳地落在他们的身上;可是爱却很难,因为爱是永远不间断的,爱永远在受苦,而且爱不是出气在别人身上,而是自己要不断地去承受、不断地要去牺牲、不断地为你爱的对象忧心,一切为要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幸福、让他能够得到最好的;爱使人没有办法脱离,爱使人折磨。」因为他爱他的母亲,他不可能和母亲脱离母子关系,爱就可以结束了,所以即使他离家出走,也不能让爱中断,这爱真是把他折磨得比关在监窂的生活还要更惨。

爱的确是比恨有时候还要难,但是这是一个层次的爱,不见得完全正常,但是至少这个作者点出了一个面相,爱对人的影响是很具体的。我们先正确的对待自己,我们才会晓得怎么样爱别人,而且这个爱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健康的,而且常常为别人著想。唯有我们能够全然的去爱上帝的时候,我们才能正确的、成熟的去爱我们周围的人,这也使「爱」成为我们这个信仰的群体的一个特色、一个记号。

活出真爱的群体
回到我们最原初的问题,我们这个信仰的群体怎么样在这个时代能够显出我们的力量?显出我们的活力?怎么样让人感觉到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团体,有一种爱的力量?首先,我们要有个宏观的角度,先认清楚我们这个群体的使命。我们的周报上写著今天是诸圣节后的一个主日,什么叫「诸圣节」呢?「诸圣节」原来是在教会历史上主后第六世纪才开始的一个节日,刚开始只是纪念一些殉道的圣徒,有一点像教会的清明节,大家都知道前几天晚上是很有名的万圣节Halloween,第二天接著就是诸圣节,到后来诸圣节是纪念所有的圣徒,包括所有的信徒、包括了所有在耶稣时代的使徒、也包括了耶稣以后的那些早期教会的教父、护教士们、还有那早期教会的信徒、也包括了在中世纪时期的各地的信徒、也包括了改教时期的信徒、也包括了约翰卫斯理时代的信徒、也包括了现代的不同地方的所有信徒,这幅图画要怎么看呢?在诸圣节的时候常常要读一段经文,在启示录的第21章,讲到将来在天上有个崇拜,将来这个崇拜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历史经验中,全体的信徒都要一起,在同一个新天新地里,一起敬拜上帝。

我们先要对我们所属的这个群体有这样的想像,我们才不会觉得我们在这个社会是弱势的,尽管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是我们是比较少数的一群,然而,我们却不一定要去做很多很急切但没有长远眼光的事情,或者我们就采取很多激进的手段引起人一时的注意。其实完全不必如此,我们是一个具有宏观的群体,把我们绑在一起的关系是我们不断的学习去经历上主、去委身于上帝,这是从对上帝的委身,然后在这中间体验到上帝的爱,进而有能力爱别人。

我们这个群体也透过崇拜来见证主,崇拜是所有信徒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就是透过崇拜来确立上帝的主权,确立我们是属于上帝的儿女。

结语:以爱的行动回应上主
当年的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他们虽有很疏离的血缘关系,但血缘关系不是他们成为一个群体的必要条件,他们要成为一个群体是他们要一起立约,愿意过著上帝所呼召的生活:「听呀!以色列...」接著今天我们提到的信仰的核心,是要爱上主、爱人,全然的爱。我们这个群体一方面是有宏观的想像;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忘记要非常具体的回应上帝的呼召,这具体的回应不是抽象的,只顾我们自己而已,而是没有忘记我们在社会中是光、是盐,仍然要发生作用的,要和上帝一起努力,使这个社会成为上帝所期待的那样,也就是天国的缩影。希伯来书提供了一个真实与影子的比喻,也就是现在教会只是将来那个大的崇拜情境的一个缩影,真正的真实的超越时空围绕在上主座前的崇拜是到将来「那个时候」才完全的彻底的实现。

所以这些经文提供我们一个信仰的方向,我们做为一个信仰的群体,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的立志、重新的立约在上帝的面前,先从崇拜开始、从我们的周遭行事、我们待人接物,从最小的事做起,然后,全心全意地实践爱。

我们整个信仰的群体在这个时代所作的见证,成为历世历代的信心群体见证的一部份,我们鼓起勇气一起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

待会我们从领受圣餐让我们再一次的回顾、再一次的委身,向上帝说:「你是我的上帝,你的国就是我的国。」我们要再一次成为一个上主的子民,我们要成为一个体验爱、而且实践爱的群体。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