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05

圣灵降临节后第十七主日崇拜--到我这里来!

 
  
 

经课:约伯记1:1,2:1-10;希伯来书1:1-4,2:5-12;马可福音10:2-16
证道:庞君华牧师 整理:郭秀龄姊妹

前言
今天的经课引领我们去思想一些有关信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面对著尊荣与羞辱、顺利与危险、祝福与苦乐,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指向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的与上主的关系如何?

单纯如稚子
今天福音书的经课一开始就提到耶稣的一个故事,这些人来到耶稣面前试探他,问他一个问题:到底离婚可不可以?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充满著诡计的问题。罗马的法律在当时是允许离婚的;依据犹太人的法律,摩西许人写了休书也是可以离婚的;但是圣经又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所以到底离婚可不可以?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只是个教义的问题,因为当时有个情景,大家可能还记得前几个月的经课,谈到施洗约翰因为批评希律王娶了他弟弟腓力的太太为妻,所以施洗约翰后来被斩头了(马太福音14:1-12),希律王的弟弟和他太太离婚,就是根据罗马的法律,然后希律娶了他弟弟的太太是合乎法律的,但是我们却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事情。所以在当时,谁会批评离婚呢?因为当时法律是无限上纲,大家都可以做,也带来危险。耶稣很简单的问了他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上帝设立婚姻最原初的意思是什么?我们不要去看那些可不可以离婚的问题,可不可以是伦理层次的问题,常常要放在不同的处境下去面对。但是耶稣告诉他们,至少让他们了解上帝最初设立婚姻的最单纯的目的,二人结为一体,即然是一体,就不可分开,如果刻意去分开的话,就毁了设立婚姻时所立的约,那么人就犯了奸淫。耶稣讲到这里的时候,正好也发生一些事情,就是有人要带著小孩来到耶稣面前,门徒就阻止他,耶稣就趁著这个机会,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教育,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我要为他们祝福。于是耶稣就让小孩到他身边来,他又讲一了句话,说在 神国的,正是像小孩子一般单纯的人,又说,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到上帝的面前,这么单纯、顺服,断不能进天国,于是耶稣就为那个小孩祝福。

前面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耶稣帮助他们回想到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有时候圣经可以清楚的推敲出上主的旨意,这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过程,有时候上帝的旨意是非常的明显,对错也藏在我们的心里面,如果能够带著单纯的心去接近上帝,顺服地来到主的面前,立志遵守主的话,那么上主的福份自然就临到我们身上。

大家可能都看过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书中里有一段故事,描写虚竹和尚有一次遇到一个挑战□□面对一盘棋局,能够解得了那盘棋的人就是天下最厉害的人,很多年来这盘棋局都没办法解开,在场有很多的高手,都是非常会攻于心计的人,例如:慕容家的公子;他们坐在那里盘算又盘算这个棋局,久久无法下子。

反而,虚竹和尚是个从小在少林寺长大的小和尚,武功不怎么样,从小到大的经验只有在庙里成长的经历,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就是会玩耍,他看到这一盘棋局的时候,走过去,拿起棋子,一下子整个局就破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是最单纯的,他不像那些人攻于心计,小孩子玩的时候就只是为了要嬴棋,金庸形容说,这个棋局一下子就破了。

有时候我们想事情想得太过复杂,反而蒙蔽了上主最清楚不过的立意,有时候我们刻意模糊了许多的焦点,但是往往我们很单纯的来到上主的面前,看看他对我们的命令最基础的用意是什么,就很容易找到方向。

但是我这么说会有个危险,这危险就是返本主义fundamentalism,这样的话我就很容易把所有的事情用到了另一个极端,什么都简单化了,不必去了解圣经的背景了,其实圣经字义就已经讲的明明白白,不用特别去察考,只要照著圣经上的字面上的话,去遵守就好了;也不要作神学或处境、信仰反省嘛,这些反省只会把事情弄得复杂,这絶对心地单纯的意思。

我们要明白的是虽然人生充满复杂性,但往往在这复杂的环境当中,必有指引,我们需要认真反省,又有保持心地单纯,立志只体贴上主的心意。

多变的人生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是说到有一个人很聪明,他听说远方有一个国家没有蕃茄,于是他推著一个大车子10多箱的蕃茄,到那个国家去;他想尽办法要接近国王,跟国王说:「我这蕃茄多好、多好吃…」国王没看过,直说这什么东西啊?他就当场做了蕃茄炒蛋,结果国王一吃,果然真是山珍海味,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就叫人重重的赏他,给了他5箱礼物,让他推回去。他回去打开一看,是5箱钻石。他想用10箱蕃茄换来了5箱的钻石,真是太好了。结果这个消息传出去,另外一个人也很聪明,聴说这个国家不但没有蕃茄,也没有大蒜,于是他又买了10箱的大蒜,然后探听前一个人怎么走的,也想尽办法见到了国王。国王就问他:「你带了什么好东西来?」他说是大蒜。然后他当场露了一手用大蒜做的料理,结果国王一吃,果然也是太棒了,于是也送他五箱珍贵的礼物,他带回去后打开一看,居然是五箱蕃茄。因为国王觉得蕃茄比钻石还要好,就送给他五箱蕃茄做为重礼,国王是一番好意,结果却带给人不同的命运。

这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做同样的事,却是有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生是复杂的。同样在教会里面坐在一起,同样是做礼拜、同样有人热心,同样有人冷淡,际遇却是不一样,这个复杂性就显露在约伯记的经课里面,约伯记好像一出舞台剧一样,在开场白的时候,是在一个非常高超的地方,上帝在那里面对著他的众子们;这是在古代近东大家都熟悉的场景,上帝和他的天使及幕僚们在谈论著治理天下的事情,结果撒旦突然来了,就控告约伯。约伯是一个非常正直、完全正直的人,他有很多的财产,有许多子女,他一切都非常的顺利,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的话,一般人所说的福禄寿喜他应该都得到了,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家庭,突然间发生了灾难,约伯记提醒我们人生顺境不是必然的,苦难也不必然是对义人的惩罚。

我们不要以为信主的人就可以凡事顺利,生病了就马上好,事业马上成功,其实不必然。但是信主的人有平安,信主的人在终极时可以到主的面前,享受那永恒的福乐,这是我们有把握的;但是在人生的路上,这种复杂性却不会因为你信主、你的信仰而有所改变。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大家坐在这里好像得不到好处,其实不尽然,当我们仔细想一想,人生充满著各种不确定,都是上帝所允许的,而且上帝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透过经历苦难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

苦难的意义
人生为什么有苦难?《约伯记》想回答这个问题,却讲得不清楚。刚开始约伯记提到撒旦来到上帝的面前提出对人的控诉,上帝允许撒旦的作为临到约伯。然而,为什么人生有苦难?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约伯的提问,我相信在各位的心里、在每次的慕道班里、在许多面对人生真实记忆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出这个问题,不仅是自己面对苦难,当面对苦难的人时,我们还是会想这些人为什么要尝受这些苦难呢?为什么有苦难?

自古以来哲学家常问为什么有苦难?早期在希腊时期,伊比鸠鲁学派的哲学家们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引发了在往后好多个世纪里面,无论是西方的哲学家、神学家都尝试要回答的,如果苦难的是来自上帝,那表示上帝不善,因为他允许苦难来到;如果苦难不是来自上帝的,那表示上帝无能,因为他不能阻止苦难;所以,苦难所显出的上帝,不是不善,就是不能?!这是个尖锐的问题?历世历代多少人,集中了好多的头脑去面对这个问题。其实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答案吗?

其实我们都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在其他的宗教里面就有很理性的答案,一个人无缘无故受苦、一生可怜、走路都撞到墙,就是因为他前世不修,或他前世有冤孽,这是一个很理性的答案,所以今生好好的积阴德,下一世无论你怎么做都顺利,因为他前世有福,这是很理性的答案,因果关系清晰明白。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信仰,相信所有的神学家、思想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的信仰有一个特色:要了解苦难,了解整个苦难的结构;要掌握苦难的层层因果结构,就像约伯记一样,到最后我们只能看到上帝,除非你有和上帝一样平等的高度,你能够全盘了解他创造的世界、他掌握各种事情为何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影响历世历代的因果互相纠结的关系,那么你才能了解苦难。所以你要有上帝的高度,你才能了解苦难。然而我们所信的上帝恰恰是一个奥秘,我们是不能完全了解他(谁能作他的谋士呢?)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了解他,所以我们也没办法掌握每一个苦难细节。大家仔细想一想这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所信的上帝是我们完全了解的,那么我们对他的每个细节、每个步骤都能够推演出来,那就不是我们所信靠的那个「上帝」了。

连耶稣的门徒都问耶稣苦难是从那里来的?那生来瞎眼的罪是从他父母来的呢?还是他们自己有罪?耶稣不回答他们,耶稣告诉他们当趁著白日赶快做工。

在圣经里所形成我的信仰的传统,没有细节地告诉我们苦难的缘由,因为我们无法用语言说清楚,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上帝透过耶稣表达对世人的关爱,上帝不是保持远远的距离来处理苦难的问题,相反的是上帝进入这个苦难的世界,来到受苦的民众当中(光来到了黑暗的世界)。

耶稣被钉十字架就恰恰的说明上帝与受苦的人一同受苦,这是人类到了近代才慢慢反省出来的信息。在二次大战前,大家还不会谈到这个问题,面对苦难的时候都还在想透过哲学、神学所提出的种种神义论来想办法平衡上帝与苦难的矛盾。但是没有自圆其说成功的。二次大战时人类面临了非常大的苦难,在一个基督教非常高文明的地区,有上百万的人被屠杀,大家都在问: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尸骨,上帝在那里?为什么有苦难?所有的神学家都愣住了,当时流行一句话:奥斯维滋之后还能有神学吗?就是在奥斯维滋大屠杀之后,谁还能挺身而出大声的说:上帝存在!可是战后大家经历一次大的反省,虽然我们不能解释苦难的来源,虽然我们不能掌握苦难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在这时代还是有信仰、还是可以前进,因为我们知道透过耶稣基督r的见证,上帝与受苦的人在一起,这比什么都值得安慰我们。

当你在苦难的时候、当你无端遭遇不顺利的时候、当你面对著人生前景不确定的时候,你不是去解释这因果就能得到安慰,而是你有个把握:从前风闻有祢,但如今我可以亲眼见祢。《约伯记》这卷为探讨苦难而作的剧本,也无法说清楚苦难的来源,只是上帝和撒旦在对话,然后灾祸就临到一个义人,但是发展下去会让我们看到初期的约伯给我们看到一个榜样,他并不问那些支支节节的事情,他保持著最基本、最原始的信心:上帝絶对不会害我的。

人的尊贵
所以讲到人生境遇,就如同今天希伯来书所引的经文,上帝为什么要让我们面临到苦难和试探呢?难道上帝不试验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的信心是怎样的吗?其实不然,上帝早就了解经历试炼的结果与好处,经历试炼之后,就知道自己的信仰状态,你才知道你是处在一个怎样的信仰景况中,经过受试炼、受苦,得好处的是我们,并不是上帝,上帝带著痛苦的心与我们一同受苦,然后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是可以经历试炼的,我们在锻链中可以成长的。

人生就是这么复杂,希伯来书引用诗篇说:「他叫我们比天使微小一点,却赐给我们荣耀尊贵为冠冕」,这也说明人在上帝的眼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上帝因为信得过我们,赐给人有这么高超的地位,所以他就允许这些试探临到我们,而且经历过试探的人最后才是更成熟的人。如果一个无知的小孩,非常无辜、非常天真就像乐园里面的亚当夏娃,完全没有经过试探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个最成熟的人,他只是一个很快乐、很无邪的人,可是要管理整个上帝所造的大地,这样的人是不够的,所以上帝允许给人各样的锻链。因为上主对人尊重,他不完全阻止各样的苦难与不幸,但是同时他也与我们一同受苦,最后人能够从单纯、无邪中成长为成熟的人。

结语:复杂后回归单纯
禅宗有一诗句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个阶段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回到原来的境界又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可是最后的那个「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和第一个起步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不一样的境界。那个离开父亲去流浪的浪子,当他再回来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浪子了,虽然他和以前一样仍在田园里生活、和父亲一起工作,可是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他更能够接受父亲的产业,更能够善用父亲给他的资源去经营那个地方。

所以各位弟兄姐妹,今天的经课看起来好像主题很分散,它可以讨论离婚的问题、它可以讨论小孩的问题、它可以讨论各样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抓紧一个核心,就是要我们了解、回答:我们是谁?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界里面?而我们又会面对种种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上帝与我们同在。在这过程当中,又回到一个最简单的基础上,上帝藉著耶稣说:来,到我面前来,他会为我们赐福,我们只能单纯的接受。在天国里都正是这样单纯依靠上帝的人。让我们一起以今天的诗歌135首拥戴我主为王来回应上帝,也让我们的生命就以上帝做为我们生命的基础,去面对著所有的不确定性,我们仍然能勇往直前。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