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8

复活节期第五主日--卫斯理,讨神喜乐的仆人

 
  
 

卫斯理,讨神喜乐的仆人

使徒行传8:26-40;约翰一书4:7-21;约翰福音15:1-8;路加福音15:25-32

证道:李升坤牧师;整理:郭秀龄姐妹


前言:约翰卫斯理的担心

      从前有一位宣教士到韩国宣传福音,过了3年之后,他觉得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韩国的信徒从家里出发到教会门口很快乐,一进到礼拜堂则非常严肃、不讲话,所以他们所相信的耶稣可能是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们仍然没有听过复活的耶稣。虽然这是开玩笑,其实当我们到上帝面前敬拜,应是欢喜快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过一个美好的洁净。今天我们纪念主耶稣复活的日子,我们欢喜恳求主亲自在我们当中,让我们能够恢复喜乐的灵,一同喜乐的欢唱,而不是僵硬的表情,因我们的主是宝贝的同工。

      两年前我曾经参加韩国卫理公会的年议会,每一年的年议会当中,我们要为一群退休的牧师庆祝。他们过去牧养教会30~40年,退休后用不同的角度来事奉上帝,他们在退休时,心里有许多的感受。所以在年议会中,就尽量拨时间让他们在聚会中多讲几句话,刚好当时有25位牧师退休,所以如果让每一位讲5分钟,那联谊会的行程便会受到影响,于是便推派一位曾经在卫理公会很有贡献的牧长代表致词。当他说了差不多3分钟的时候,忽然流下眼泪,大家觉得可能与他无法再继续牧养心里难过有关,可是这位长辈说了一句话,让我到现在为止仍感受很深,这句话是说:「各位弟兄姐妹,我们韩国的卫理公会终于与约翰卫斯理所担心的事情越来越接近,换句话说,我们韩国的卫理公会看起来是蛮复兴,可是我们今天可能已经接触到约翰卫斯理所担心的事情。」

      很多人不了解这位长辈话中的涵义是什么?这位长辈解释说:「约翰卫斯理在临终前对著他的同工讲了几次他的感受,他说:『我心中有很大的困扰,求上帝帮助、怜悯我们,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我们当中。』这同工便问他说:『你到底在担心什么?』约翰卫斯理当时便说:『我不是担心我所建立起来的卫理公会会慢慢没落,我心中最担心的是没有卫斯理精神的卫理公会越来越发展下去。』」这位长辈应用这句话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韩国卫理公会算是卫理公会吗?」就结束了。突然间整个容纳三千多位牧师的卫理公会会堂,将近5分钟鸦雀无声。韩国卫理公会很复兴,可是这位长辈却说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韩国卫理公会算是卫理公会吗?


卫斯理的经历

      今天我用这句话来开场,一起来纪念卫斯理所建立起来的传统。1738年5月24日晚上9:15 欧洲一个小小巷口里面的聚会场所,卫斯理经历到很奇妙的事情,当天晚上他在写日记时,写道:「其实当天他因情绪不好、身体疲惫并不想去参加聚会,可是很奇妙的,过了一段时间他便到摩拉维亚派弟兄所举办的聚会,当时他闭著眼睛坐在最后面,忽然间有人朗读罗马书注释的一部份,当时卫斯理心里火热,他当天开始发觉到他的生命的意义、服事的态度或是他的一些生活态度逐渐转变。」可是这个聚会经历之后,卫斯理仍然不断地遭受挫折并得罪到别人。我们每一个人在5月24日纪念卫斯理的方式,有的是以重生,有的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卫斯理的转变。我们不了解当时卫斯理所经历到的心灵火热的感觉为何,他所讲的、他所想的,我们都纪念。可是有时候我们发现有的人讲话,讲得非常了不起,但他不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什么才是了不起的人呢?就是他所讲的、他所想的,都能够在生命中把它活出来,他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今天我们所纪念的卫斯理,他不是理论家,不是思想家,他是一个实践家。他讲什么、想什么,都愿意把它活出来,在卫斯理生命的转捩点中,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他以前很愿意、很盼望、认真的遵循上帝的话,他一直说:要相信,要相信。我们也一直说「要相信!」,这样「要相信!」的模式常常让我们承受了很大的挫折,因为越要相信越挫折,越要相信越觉得很大的压力。可是卫斯理当时经历后,他感受到美好的经历是:他不是「要相信」,乃是透过上帝的帮助「得以相信」。「要相信」和「得以相信」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很多人来教会,参加查经班、参加祷告会,参加事奉,说「要相信」,对台湾人而言,这个「要相信」有一种心理作用,可是卫斯理不只一次的经历到这个信仰不是「要相信」,乃是透过上帝的帮助、引导而「得以相信」。

      我常常用这样的讯息来鼓励弟兄姐妹要相信;越要相信,越挫折,可是有一天很奇妙的经历到上帝的帮助,上帝亲自来解开我们的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不可抗拒、难以形容的「得以相信」,这就是卫斯理在18世纪的时候,用基督福音来拯救英国的美好动力。卫斯理的革命不是流血的革命,他的革命是没有流血、没有冲突、没有争战,用福音来拯救英国。再次回到我们的原点,我们所面对的卫理公会是否就是约翰卫斯理的卫理公会?我们今天台湾的卫理公会算是卫理公会吗?那什么是卫理公会?今天要把握一个重点,卫斯理是用他生活的模式来见证主,他不是用讲话来见证主,他不是用思想来见证主,他是实践家,他不是理论家、思想家。他到底实践什么?他到底付出什么?


不体父心的大儿子

      今天透过路加福音第十五:25-32,我们重新来思考,为什么值得来纪念约翰卫斯理?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的信息中有三个比喻:第一个是失羊的比喻,第二个是失钱的比喻,第三个是浪子的比喻。可是我们常常漏掉了另一项比喻,因为这第四个比喻是隐藏在第三个比喻之中,所以常导致我们不太明白这第四个比喻,第四个比喻的目的是第十五:1-2。耶稣为什么要将这些比喻反覆的诉说,特别是第四个比喻,我们一同来看约翰卫斯理当时他所做的事情,路加福音第十五:25-27,「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第四个比喻是从25节开始,里面有个大儿子从外面回来,他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他觉得很好奇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他的仆人说:你的兄弟回来了,所以因著你的父亲得著儿子回来了,大家都欢喜快乐。在这个时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28节中提到「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这个光景是大家都很欢喜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不高兴,这个人是他的哥哥,他很生气且埋怨,在第29节中所提到「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他埋怨,他埋怨的内容是他提出自己的功劳、自己的义,说了上述的话,父亲便安慰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今天我们所要想的是耶稣为什么反覆的用四个比喻、花这么长的时间来针对某人说明这故事,耶稣为什么当天说出那么长的比喻。在路加福音十五:1、2中法利赛人和文士议论,他们心里不高兴、心里纳闷,他们埋怨耶稣为什么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所以耶稣讲完三个比喻后,第四个比喻是隐藏的,因为耶稣用这样的比喻才能让我们慢慢的明白,这大儿子到底是代表什么样的人?可能是当时的法利赛人和文士,议论耶稣为什么要接待罪人并和他一同吃饭呢?当时大儿子对父亲所讲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大儿子在第十五:29中,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在第29节中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这大儿子指的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文士和法利赛人觉得我们敬拜上帝,服事上帝,我们是完美的,这些罪人、这些税吏根本不遵从命令;严格来讲,我们和他不一样,我们什一奉献、事奉上帝,祷告、敬拜上帝,这些税吏和罪人是比不上我们的信。

      这时代很多基督徒,包括我都认为自己是爱上帝,没有违背过上帝,真的为主做了很多事情,服事主、为主做工,大家觉得自己是非常爱主的,好像29节里面的大儿子一样,如同第1、2节文士和法利赛人一样,所以我们跟那个大儿子一样很生气。我们的生气是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他从来没有违背过父亲的命令,可是他却漏掉了一个命令,这个命令就是「大儿子,你这么爱我吗?大儿子你从来没有违背过我的命令吗?你真的是都为了讨我的喜悦吗?这样的话,你去,你去把你的弟弟找回来!你这么爱我、你这么看重我的命令,你这么敬畏我、体贴我、事奉我,那么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那么你去,请你去把你的弟弟找回来。」可是很奇怪,他这么爱父亲,却因为小儿子回来父亲很高兴,他反而很生气。所以耶稣讲完前三个比喻,第四个比喻就是「你真的爱我吗?事奉我吗?你懂圣经这么了不起吗?你真的会祷告吗?可是你为什么漏掉一个□把你的弟弟找回来!你没有找回来没关系,可是你的弟弟主动回到家里时,你反而很生气。」

      今天卫斯理主日我用这段经文来思考上帝对大儿子的一个期待,大儿子也知道,可是大儿子不愿意。第一个很简单,父亲的心意是把你弟弟找回来,可是大儿子从来都没想过这件事情,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爱主的,爱父亲的,为了父亲付出一切的代价。上帝对大儿子的心意是:「我每天为了你的弟弟都睡不著,你有看到我因为思念你弟弟日渐消瘦的身影吗?因为我所爱的儿子□你的弟弟已经离开我。」大儿子也知道父亲的心情不好,他可能是为了事情烦心,也知道父亲挂念著弟弟,但他从来没想过出去将弟弟找回来。主耶稣留下给我们的最大的使命,我们都知道是马太福音二十八18、19:「天上及地下所谓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你们要出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所以你们到地极做我的见证。」路加福音十五章中的三个比喻都是只有寻找、寻找,寻找羊、寻找钱、寻找儿子的心。可是这三个比喻不是重点,第四个比喻才是真正的重点,耶稣当时对法利赛人和文士讲的,也是耶稣今天早上针对我们所说的。

      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上帝所做的美好事工就是寻找世上的灵魂、寻找人,寻找他已经离家出走的孩子。法利赛人的问题是他们自认为非常爱主,很会祷告,我们也很会祷告;法利赛人及我们都非常认真的什一奉献;法利赛人及我们都非常喜欢参加聚会,可是法利赛人看到耶稣接待罪人的时候,他们的心中非常不高兴的议论著,当大儿子看到小儿子回来时也非常的生气。今天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基督徒,他认为自己是爱主的,说:「上帝啊!你看到我了吗?我每日早晨、中午、晚上都为了上帝的国度祷告,我也很愿意什一奉献、我也很愿意事奉主,可是我不太愿意思考我父亲最想做的事情。」因著这些事情,父亲晚上睡不著、常常流著眼泪,但这大儿子却认为从未违背过父亲的心意。马太福音五: 20中说道,「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入天国。」我们没有资格批判法利赛人,因为法利赛人爱主的心非常的强,法利赛人为主的奉献很认真,法利赛人为主的国度非常认真的祷告,我们无法和他们相比及批判,但法利赛人的错误是什么呢?耶稣用比喻说,一个法利赛人跟税吏进到圣殿中祷告说,「主啊!起码我不像这些罪人,所以感谢主。」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这些罪人其实是我们的朋友。

      因此,让我们卫理公会的会友,以及目前在地上的基督徒第一个要顺服的是:把你的弟弟找回来,让父亲早些安心,不是你要耕田、不是你要牧羊。可是大儿子、法利赛人包括我们,都从未想过。星期天喜乐的上礼拜堂,从来没违背过上帝的旨意,可是他漏掉了把二儿子找回来,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旨意仍然无动于衷,那我们就是大儿子!教会的危机是什么?传福音的危机、法利赛人的危机是他们赞美主,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为了父亲早些去把二儿子找回来。约翰卫斯理的特质是实践家,你传过福音吗?15%的基督徒都会说我很忙,15%会说我没什么榜样、我没办法来传音,28%会说我不知道怎么传福音?50%的基督徒因著传福音受到很大的挫折感和恐惧。今天台湾的卫理公会算是卫理公会吗?

      1996年在美国的一个小乡村的一个学院中发生了一桩凶杀案,有15位高中生被枪杀,有2位高中生有著黑社会的背景,在某天因为心情不好便带著枪到学校狂射,其中一位17岁的女同学 幸运的活下来,当时这位携枪的同学问这位女同学说:「你相信上帝吗?」女同学答道:「是的,我相信上帝!」这时携枪的同学用枪抵住女同学的胸前,又问了一次,但女同学仍很坚定的再回答一次:「是的,我相信耶稣,愿你跟随上帝。」这时同学便开枪自戕,后来这件事震惊全美国,过一个月之后,校园里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每到中午时便会有同学到升旗台前祷告,后来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大都为了国家来祷告,其中有很多当时仍未是基督徒,但他们听到这位女同学的见证之后,后来也都相信上帝,这个消息后来也成为头条新闻。很奇妙的,后来那个学校许多的同学都成为基督徒,有一天他们穿著相同的衣服上头写著YES I BELIEVE GOD,过了一年后,在美国有23个州的学校,许多的同学在中午会在升旗台前祷告,所以有个新闻报导说:美国有希望了,因为我们的青少年中午在祷告。虽然我们没有要求在死亡危机面前坚持我们的信仰,但我们在生活当中,能不能开口说出YES,I BELIEVE GOD!生命的主,他是爱我的,而且他在我的心中仍然活著,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会情不自禁的非去传福音不可;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我们就不能以此在主面前说:「主啊!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我们要讨上帝的喜悦,讨上帝的欢心,我们要出去找到世上的灵魂。我们无法超越法利赛人的认真,可是耶稣警告不能遵守他的旨意,不能进入天国,可是他们的问题和毛病仍然是不愿意去传福音。目前我们的信仰生活已经有5年、10年、30年,我们是否仍然对传福音没有负担,当有一天若有个衣衫褴褛的人进来,是否大家是都摇头说:「给他点钱,叫他赶快离开吧。」

      父亲对大儿子说的第一个命令是你要去把你的弟弟找回来,第二个命令是你要爱他,你要接受你的弟弟。你们要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爱自然就会是我的门徒了,耶稣说这是新的诫命:「你们要彼此相爱!」这二件事是约翰卫斯理最看重的使命,我们要出去传福音,而且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建造出的美好的教会,如果我们对这二件事没有兴趣,只是你好、我好,每个星期日见面、握握手,这样我们并不算是卫理公会的人。路加福音十五:30及32,「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30节大儿子说你这个儿子而不是说我这位弟弟,有个神学家说:「我们基督教的罪恶是从那里来的呢?是把上帝当作对象化」。你对上帝说你的时候,我们人是堕落的;我们对某某人说你的时侯,就不是我兄弟了,30节这个大儿子就说:「你这个儿子」,不是说我的弟弟,态度已经不对了。

      我们和法利赛人、文士觉得对常常去庙里面拜拜的人,还有嚼槟榔的人,还有穿短裤、拖鞋的人没有兴趣,这些人不要进到教会,起码进到教会是有水准的人,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人是「你的儿子不是我的兄弟」。32节说:「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0节父亲说:「我这个儿子」32节说:「你这个兄弟」很多基督徒星期日以为上礼拜堂就好了,除了这事以外,其他的我没有兴趣。我们认为这些不管是离开父亲逃亡的人或者难得可以到我们当中的人,我们对他说:「我仍然不愿意把这些人当成我的兄弟。」很多民间信仰宗教常常犯罪,我们觉得他们没有水准,我们对这些人尽量不要接近,我们排斥、拒绝,没有办法爱人如己,无法讨上帝欢喜。


结语:把另一个儿子找回来

      在美国中部有一位高中老师,他的名字叫MARVIN。刚开学不久,有一位同学一直缺席,学校于是要开除这位同学,但老师认为不能这样,于是便亲自家庭访问,发现这位同学竟然在吸毒,他有一位酒鬼父亲,他的母亲则已离家出走了,Marvin老师便对Jimmy说:「Jimmy,老师对你有一个盼望,有一天当你来学校点名时,答道:Yes I am here。于是老师便离开了,过了三天,他在点到Jimmy时听到Yes I am here,老师高兴的不得了,但隔天之后便不见踪影,又过了几天,老师在上课时,忽然有一通电话找他,是Jimmy的邻居打电话给老师说:Jimmy正在医院的加护病房,老师下课后赶到医院,看到了Jimmy的双亲,接连几天,老师每天都到医院去向Jimmy传福音,有一天Jimmy突然对老师说:「老师,明天起您不要再来了,我已经没希望了。」老师却对他说:「是的,每个人都会死,每个人也都有失望的时候,但每个人都需到上帝的地方去接受审判,我们希望你能在离开之前信仰耶稣。」老师对Jimmy说:「有天当你离开时,到耶稣那儿点名时,你能不能说Yes,GOD I am here?过了几天,Jimmy已呈现昏迷状态,突然间 Jimmy睁开眼睛对老师说:「老师,当上帝呼召我的时候,我可以确信地说 Yes,GOD I am here。」我们看聚会几点结束,我们可以去做些事情,可是今天我们的父亲最大的盼望只有一个,因著这个弟弟,我们的父亲茶不思饭不想,因为他盼望著他的儿子能够回来,约翰卫斯理要出去寻找上帝的儿子,我们一年一次纪念主的圣诞,一年一次纪念主的复活,一年一次纪念约翰卫斯理,没有意思,我们怎么样来认识及感受到父亲他脸上的眼泪?主啊!我什么时候违背过你的命令?可是我们漏掉了最重要的事情--把主的另一个儿子找回来!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