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31

圣灵降临节后第十二主日--形式主义下的信仰危机

 
  
 

形式主义下的信仰危机

经课:雅歌2:8-13;雅各书1:17-27;马可福音7:1-8、14-15、21-23

证道:庞君华牧师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谢谢诗班带来这样令人振奋的诗歌,今天我们的主日仍然是在我们一连串绿色的主日当中,提醒我们在信仰和生活上仍应继续的反省,如果稍微敏感留意到我们经课变化的会友,一定可以看到我们这礼拜的经课和前几个礼拜的经课已经稍微有所变化,也就是我们的书信经课,现在已经从以弗所书进入到雅各书;我们的旧约,从撒母耳、列王纪进入到智慧的文学,所罗门的雅歌;福音书则从约翰福音又原归到马可福音,这是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扣紧著我们的信仰以及我们的生活实践,两者要能够紧密的结合。

      讲到信仰和生活的实践,我想到过去曾经读过庄子里面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去鲁国见鲁哀公,大家都知道鲁国是孔子的家乡,他去见了鲁哀公之后,鲁哀公不耐烦的对他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这里全是儒生吗?很少有方者来访问我们。」庄子就说:「真的吗?你们这里都是儒生吗?」鲁哀公就回答说都是啊。庄子就说:「穿著儒服,所戴的帽子像个盘帽一样,表示他们应该懂得天时;他们穿的鞋子有一点挂勾,表示他们应该懂得地形;他们的腰带上挂著碎玉,走路时会咯咯的作响,表示他们会决断;我看你们国家不见得都是儒生。」鲁哀公的表情有点不悦,他想我国王讲的还会假吗?他说:「不然就这样好了,从明天起下令,几天之内,凡是国内不懂得天时、不晓得地形、不会做决断的人,如果穿儒服的话,杀无赦。」结果几天之内,国家剩不到百分之五的人敢穿儒服。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指:这穿著儒服的人不见得都是儒生,其实庄子所讲的儒家也不是单指那个内容,可见得大家根本就不懂,认为穿儒服就像是代表著一种身份,你穿、我也穿、大家都穿,所以外表穿著儒服,并不等于你就是儒生。

      这故事是要引导我们去了解今天的经课,马可福音里面耶稣的故事或者是雅各书里面所讲的,都是要求我们要有表里一致的信仰。耶稣的门徒被当时的法利赛人批评他们说:「吃饭不洗手。」我们批评小孩子吃饭不洗手是因为卫生的习惯,可是在当时不一样,吃饭之前洗手,和他们早年游牧民族的卫生习惯有关,也和他们的礼仪有关,有宗教的向度,洗手代表无论外面多烦躁,我们放下一切、洗濯的心境,享受上主所为我们所预备的种种的餐食。可是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吃饭要洗手,不只是卫生也是一个信仰的礼仪,但是大家虽然去洗手,心却没有洁净,洗了手在餐桌上用餐,可能心灵还没得到洁净,所以,法利赛人要求的很严,当他看到耶稣的门徒用俗手吃饭,表示没有好好的洗手就吃饭,他就开始批评这些人都没有礼仪,耶稣就趁这个机会责备他们,耶稣常常利用这种机会教育,故意去冲撞律法的外表习惯,故意去质问他们或者是去逼问他们、使他们去想在这个形式里面是不是有更深一层的涵意?!因为外在的形式,像洗手、各种礼仪,常常指向一个更深的要求,比方说:心的洁净,像崇拜、圣餐的时候,我们要念的礼文,我们有心中洁净文,我们要心灵仰望主,这些都不是念念而已,是我们心里要从这些祷文、从这些礼仪的过程当中要求我们的内在、我们心里有真的洁净,要求我们心里真的是去仰望上主。否则就好像鲁国时代那些穿著儒服却不是真的儒生的那群人一样。

      所以今天我们所读的经课要求我们要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再一次的去思考,无论我们信仰的种种态度,包括我们个人的灵修或者我们公共的崇拜、我们的团契生活等; 或者是我们基于信仰所发出来的种种外在的实践,例如:怜悯人、救济别人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而里面内在实质的要求却是要求我们心里有真实的转变,我们有没有真正撷取到其中的意义?!每一种信仰都一定有其外在的形式,但是,每一种信仰也一定有一个内在所不可取代的要求,也因此,信仰有一种危机,有时候会陷入只注重外在的一种形式,就变成一种形式主义,什么叫形式主义呢?就是我们去遵守一些容易遵守的,但是却忘记有一个更深的要求,那要求就是内在的转变。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在读使徒信经的时候,当然我们会念:我信上帝,全能的父…但有些人会想:上主是不是全能的呢?无所不能的呢?以前当我念这句的时候,心里毫无犹豫的相信上帝是全能的主!

      当我们在学校里面时,哲学系就常常出一些难题给基督徒说:我们来个辩论吧,看上帝存不存在?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宗教的辩论里,有一个读逻辑的人就问一个基督徒说:无所不能的上帝能不能创造一个他手搬不动的石头?大家就说这是诡辩嘛,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他能够创造的话,他搬不动就一定不是无所不能;那如果他不能创造一个他搬不动的石头,那他一样不是无所不能。这虽然是诡辩,但是在我牧会这几年,我仔细想一想,真的发现上帝是有所不能,至少上帝是有限制的。

      讲到这里,大家会不会皱著眉头想,庞牧师休假回来是不是有问题?!不是的,不是上帝有限,而是他自己约束他自己,因为最难改变的是我们人的内心,上帝可以创造天地万物,上帝可以把山隆起来,可是上帝却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我们的内心,他必须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从各种外在的形式去训练人,必须要靠耶稣亲自道成肉身,到这个世界里面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去感动人。转变人心对上帝来讲是这么难,上帝绝对不是说今天要求改变,马上就要改变。虽然有些人做见证,去参加布道会就马上举手决志就信了,从此以后就改变了,是有这样的情形,但是那也是预备了很久,有很多的经历在他的里面。

      改变人心真的很难,我要把家里改变一下很容易,但是我要想改变我儿子的习惯是不容易的,改变我自己更难,信仰的种种外在形式,其实是要求我们每一次来礼拜、每一次来参加各种聚会仪式、每一次我们来参加团契,在我们内在深处里能一点一滴的改变,这在信仰是无可避免的。要我们由衷的去颂赞、去遵从上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天天来聚会、每个礼拜来主日崇拜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常常保持遵从上帝的心,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常常洗手容易,但是要我们常保持内心的洁净并不容易;我们念礼文容易,但是要我们念完礼文之后,带著忏悔的心去领受圣餐不容易;我们去救助人、捐个发票容易,但是我们真正由衷去觉得这是一个怜悯人的行动不容易;我们知道要传福音容易,因为现在的教会很容易注重这种形式主义,怎么传福音呢?整个教会大家一起拉大队去中正纪念堂大喊大叫一顿,说是我们在宣传福音,或者我们到处去宣告、拿著十字架到处去巡行,让人家知道有十字架,这些都容易,但是,要让人家知道基督教精神的真谛就不容易,是需要我们长期的去做见证。

      这个社会其实本来就是讲究形式主义的,我们的教会不免也受到感染,最近选举快到了,我们知道选举喜欢制造人气,不管候选人讲什么,讲完之后,你会发现一句问话是:「好不好」,「要不要」,不管候选人前面讲些什么?只要那个鼓声一响,大家就跟著喊、跟著叫「好」,叫「要」。我们也常常养成这个习惯,我们常常要有大复兴,大复兴是什么?人们最喜欢的大复兴是一堆人常常在那边喊叫,最好是人越多喊得越大声就是大复兴,其实大复兴是什么呢?大复兴是我们教会里面的人大大的觉醒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的不足,大大的觉醒自己在生命在方向上应有所转变,大复兴是基督徒的觉醒,不只是大喊大叫。我们的祷告会越来越变得很奇怪,我们带领祷告的人把要祷告的事项一一报告完之后,我们就为这些事一一祷告,接著请大家同声开口祷告,然后结束祷告的人又重头一一祷告了一次,我们都祷告了,我们每个月也都有祷告会,但是我们知不知道我们祷告的内容是什么?!要求外在的形式容易,但是内在真心的、由衷真诚的关怀真的不容易,讲到这里,我也必须平衡一下,外在的形式也不是完全没有用的,我们不能没有形式,常有另外一种声音说:「只要有心就好了,礼拜天太热、台风可能会来,我们在家好好的安静,其实自己读经也是一种祷告啊。」或者是「小孩子读书太累了,在家好好的养养精神,回去好好的为主读书也好啊。」若是我们不去重外在形式,那其实也是一种不平衡的声音,因为其实内涵和形式在信仰上都是一样的重要。

      谈到内涵和形式在信仰上都是一样的重要,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第一、外在的形式是让我们内在有所表达。可能我们有很好的心,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显出来,所以雅各书到后来告诉我们:你把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拿给我看。所以行为虽然是一种形式,可是也要求你要有所表达,你的内心有一种好的状态要有所表达,而这种表达不是只表达一个外在,而是你的人格特质总要有个出口。

      第二、这种形式有种神圣性,我们每个特定的时间约在这里一同公共崇拜,其实给我们一个机会,把我们里面那种尊崇上帝之情,我们一起集体来表达,所以我们来参加礼拜时候,不是来礼拜之后我们变得神圣,而是来礼拜之前,我们就预备好心,我们平常就有预备来到这里,我们一起来表达我们对上帝尊崇的心,我们把这个时间分别为圣,这个形式本来没有神秘感,但是因为我们都遵从、因为我们都分别为圣,所以这个形式就有了神圣性,如果完全没有形式的话,这个信仰是很难表达的,还有当我们在那里崇拜的时候,形式会带给我们一种类比的想像。

      今天我们读的另外二个经课:一个是诗篇第45篇,还有一个是雅歌。诗篇第45篇是一个王室的诗篇,歌崇一个类似王室的婚礼或者是王室的就职场合所用的诗篇,是从一个现世的王者的婚礼或者其登基,让我们去想像一个更荣耀的境界,代表著形式有这样的作用。雅歌则讲到男女之间谈情说爱的经文,雅歌在旧约犹太人的社群里面,他们也在讨论这首歌要不要摆在圣经的正典里面,可以还是摆进来了,因为雅歌还是有其涵义,例如:在谈到男女之间的爱这件事,常常到情人节的时候,才再猛订餐位,让餐厅猛敲一笔,没有爱,只是有浪漫、鲜花、只有蜡□,而没有真正的心,这是不够的,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形式有时候是会带给我们一种类比的想像,讲到这里,我们要强调、我们也要仔细去想,怎么样才有一个表里一致的信仰,不要落入一个形式主义的危机,让我们的信仰形式和意义脱节,所以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外在的形式一定是有一个更深的意涵,甚至有时候直指我们的内心。所有外在形式的崇拜不只是表面而己,我们做礼拜和听演讲是不一样的,我们去崇拜上帝和去参加张惠妹的演唱会也是不一样的,在形式上一定是指向一个更深的意涵,形式要求的是我们人格的特质表现或者是内心态度的呈现出来,让我们内心态度有个抒发,让我们在崇拜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有所转变,我们的内心形式不能没有内涵,形式一没有内涵就变成所谓的形式化。如果参加礼拜,我们有口无心的念哈利路亚像念经依样,就好像是在念咒语一样,是没有用的;而内涵也不能独立没有形式,如果我们只强调内心,而说我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表达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有所表现,那个表现就是外在的形式。所以形式和内涵不能单独存在,缺一不可,是二者要相辅相成。所以在这里我们再仔细想一想,我们的信仰状况是怎么样?我们的信仰在接下来的的几个主日,我们以雅各书做为我们新约书信的一个经课主题,我们会继续的思考,信仰和我们实际的生活,到底其关连是怎么样?而我们有没有想到:参加教会的各种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还是真的带给我们有一种实质的意义?真的是一种神圣的感觉,还是真的带给我们一种类比的想像?让我们向往那更高超的一个神圣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有我们当尽的本份!让我们用诗歌 第189首:本份歌来回应我们今天的信息。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