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30

大斋节期第四主日--行在光明中

 
  
 

行在光明中

经课:民数记二十一:4-9节;以弗所书2:1-10节;约翰福音三:14-21节

庞君华牧师证道、郭秀龄姊妹整理


前言

      本周主日正值大斋节期的中间,我们说大斋节期是一趟旷野之旅,现在我们就在旷野路上的中途,我们可以稍作歇息,一同思索我们生命的实况。

      今天读的旧约经课是民数记,我想大家读到民数记都有同样的感想,就是觉得很奇怪,这些人为什么反反覆覆的,一下子顺服,一下受到惩罚,其实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你再继续读士师记,再读约书亚记,你会发现人类的光景,大致都是如此。我们就是常常在恩典中反反覆覆的,有个很有名的漫画,叫做豆豆福音,就是讲到查理布朗和露西,露西常常会和查理布朗有一些对话,留下一些很有名的句子,很令人发人深省的一些对白,有一天露西就问查理布朗说:「你知道你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吗?」查理布朗想一想,我怎么知道我最大的麻烦是什么?结果露西就说:「你最大的麻烦就是你,就是你自己,你就是你最大的麻烦!」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仔细想想,其实人最大的麻烦往往是我们自己,不是外在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问题。


成长之旅

      在民数记里,这种反反覆覆的情况,最大的麻烦就是以色列民他们自己,他们为什么会在今天的经文里面,这么的惹上帝的震怒呢?因为上帝原本应许他们要到一个应许之地,但是上帝的应许并没有保证他们一路没有崎岖,保证他们一路没有争战。 其实在一路上,他们都有上帝的保守,可是他们仍然因为一点点的小事,便发出了怨言,记得有一首我们常常唱的诗歌,说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神也未曾应许我们花香常漫,但是神应许我们生活有力,路上有光,做工得息,试炼得恩恤,危难有赖,还有上帝不死的爱。这是很有名的诗歌,短短的歌词,就可以道尽一个人生命中的经历,以色列民在整个旷野的路程里,其实一路上虽然崎岖,可是从来没有缺乏过供应,只是可能吃的没有以前好,可能没有以前那样的保证,因为你做奴隶的时候,你几乎每天都有饭吃,都有供应,但是在旷野的时候,每天都要仰望上帝赐下的吗哪来喂养他们,他们不晓得下一步有没有?虽然上帝每天都有供应,但是他们仍然为下一餐担忧,当他们再遇到一些不顺利的时候,他们的怨言就没有办法忍耐得住了,于是他们就开始向上帝埋怨,想到过去在埃及的时候,我们围著肉汤在那里吃东西的时候,多么美好的日子啊,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就是他们把过去的生活,过去在奴隶时候的生活浪漫化了,他们不只是在肉锅上吃汤啊,他们还有被法老王逼著他们做苦工,不准生小孩等等,这些苦处,过去的辖制,负面的地方全部忘记了,他们只浪漫化了他们好的一面,或者是暂时可以让他们喘息的一面,这种情况上帝是大大不高兴的,因为上帝要他们离开埃及,要让他们到应许之地,不是说你离开马上就自由了,接著你就过著完全没有任何争战的好日子,一路的行程走来,整个都是上帝教育的过程,其实从埃及到这个应许之地,巴勒斯坦并不需要走那么久,可能几个月的功夫,很快的行军就可以到了,可是他们却走了40年,在这个整个行程当中,其实就是上帝的恩典,这过程就是恩典的一部份。

      如果我们熟悉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了解,我举几个例子,比方说:读管理学的人不会不知道,彼德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这个人,读管理的人不认识杜拉克,可以说是管理学的文盲,他在早年有一本回忆录,叫做『旁观者』,他就曾经讲到他印象最深刻,影响他一生最大的其中一个人,就是他的小学老师。他小学老师有一次在看他写字、交作业,发现他的作文普通,但是字写的很差,他就把彼德杜拉克叫过来说:「彼德,你的字写得这么差,怎么办呢?别的同学都写得这么好,我们来商量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老师没有马上告诉他怎么做,老师就坐下来和他订一个计划,你的字写的这么差,要解决的办法可能就是每天有一段时间练抄写,老师就和他一起订了一个学习计划,他就每天按照那个计划去做,一年以后,老师就拿他以前写的字和他现在写的字给他看,说:「你现在写的已经比前好很多了。」他说这件事对他一生影响很大,以后他遇到任何的困难,他都会坐下来先计划,然后想办法解决,因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的改善他的缺点。成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中国人常常受到武侠片及武侠小说的影响,以为你得到一个武功秘笈,在山洞里面读了二天,爬上山崖以后就变成英雄好汉,其实就算得到武功秘笈也要花上十年、八年,你才能训练到某种成果。过程本身就是恩典的一部份,彼德杜拉克他一生记得这个经验,所以他遇到任何困难就坐下来想,怎么样去计划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怎么去充实自己。

      他的回忆录里面还提到另外一点,就他的父母、他的姑母、他们很喜欢在家里开宴会,在宴会中都固定的请一些人来赴宴,然后小孩子们和大人们一起讨论事情,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不断的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有的是学艺术的,有的是社会人士,有的是从商的,甚至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还记录他小时候在维也纳时也曾经和佛洛依德这样的名人握过手,诸如此类,一点一滴的把他的生命累积起来,使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管理学大师。

      其实人的一生,即使充满了眼泪或者欢笑,他的过程就是恩典的一部份,眼泪与欢笑,光明与黑暗,累积著我们生命的经历。


生命的累积

      最近台北市政府为了纪念邓丽君,特别在社教馆举办的一个活动「永远的邓丽君」,会中请了很多专业的歌唱家,还有一个国乐团,把邓丽君不同时段的歌曲演绎出来,影片播放著邓丽君的每一个时期,包括:她刚出道的时候唱「关达拉美拉…」,然后她去日本、后来她到香港、直到她生命消失,我们感受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她一点一滴地累积下来的,是她在人生的每个不同的阶段活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我们的人生还没有完成,我们的一生还在我一点一滴的累积当中,上帝的手一直不断的磨链著我们,直到有一天盖棺论定,那个才是「我」之所以是「我」的内涵。

      不要忘记了亚伯拉罕90岁,上帝还在熬链他;摩西40岁离开埃及,在旷野40年上帝继续的熬链他,就是为让他一生的每个阶段一点一滴的累积,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上帝在我们不同的旷野里面一点一滴的熬链我们,直到我们的生命完成为止。这就是在旷野的路,也就是在大斋节的时候,刺激我们要去寻找,要去思索,到底我们人生到达了一个什么阶段?下一个阶段会是怎么样?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怎么样?这旷野的40年,不只是当时的以色列人 他们的一个训练学校,一个训练场所,更是整个以色列民族形成的旷野传统。这个旷野的传统带领以色列民族,一步一步一步的把上帝认出来,他们认识什么是上帝的慈爱,什么是上帝的公义,什么是上帝的怜悯,这些都不是课本上的知识,对以色列人来讲,都不是书本告诉他说上帝是怜悯的,上帝是慈爱的,上帝是公义的,他们是在旷野阶段一步一步的认出上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上帝。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偶而要停下来,我们要去思索和反省,你对上帝的了解是什么?你从你的生命中感受到的上帝是怎么样的上帝?他怎么样支持你,走人生的下一个路程,如果我们只是一昧的往前冲的话,我们就有点像民数记的这一群人一样,一个不小心他们就失败得很惨,他们缅怀过去或者把过去浪漫化,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他们把荣耀归给过去奴役他们的主人,他们过去是无从选择的被奴役,现在是经历了上帝的捡选,可以离开被奴役的地方,可是现在却选择回头,无怪乎上帝非常的愤怒,要将这愤怒行在他们的身上,民数记要我们看到这些旷野的子民反反覆覆的这种形态,他们一方面失落又享受到恩典,这岂不是我们现在人生每个人的写照吗?有时候我们因为自己的生活作息没有做好,我们就会埋怨我们在教会投入太多,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如果不是有太多信仰上的包袱,那么我就可以在我的事业上放手一搏,如果不是这样就可以那样…这种思维的模式就常常使我们的灵性裹足不前,我们就会在旷野中白白地受苦,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享受过的恩典,我们忘记了自由被辖制的苦处,我们一生的际遇就好像今天的新约书信经课里面所讲到的:我们原是主所做的工,我们的一生在神的里面,我们和他合作来塑造我们的一生,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点滴,不是被动的,我们主动的,上帝在旁边协助我们,也有我们主动选择的意愿,在这个眼泪与欢笑、恩典与惩罚的发展下,形塑了我们整个人的一生。


结语:旅途中的反省

      旷野这条路本来就不好走, 上帝从来就没应许过这条路一定不会遇到任何的风波,有人可能没有风波,有人遇到的风波比较大,这都是上帝对我们的怜悯,因为他要特别的铸造我们,这条路没有得到保证好走,是因为上帝不惜将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为我们开路,今天我们所讲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因为上帝把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他来地上并没有享受一个没有波澜的一生,相反的,他是在各种不好的条件之下走著一条极端崎岖的路,再过不久我们就要过受难节,耶稣不但是走崎岖的路,而且更是在苦难中,走在我们的前面,所以我们也不可能期盼我们的一生是毫无风浪,而且没有挫折。只是面对人性的黑暗,我们可以期待的是 上帝神圣的怜悯,在今天的旧约经课、书信经课都提到上帝有一个解救的办法,上帝所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将耶稣举起,当我们仰望上帝所设立的救恩,当我们在仰望主、仰望上帝怜悯的时候,尽管我们在任何的低潮里,我们都可以得到解救,我们都可以得到舒解,我们的生命都可以重新得力。

      再往前走,在我们的人性里面的黑暗与光明的都会在旷野中呈现出来,这都是我们摆脱不了的。火蛇同样会咬我们,铜蛇也同样救我们,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当我们仰望上帝的怜悯时,我们就会得到解救,上帝没有为我们保证一定有平坦的路,但是却为我们保证了他永远可以是我们仰望之处,在旷野也可行在光明中。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