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4

圣灵降临节后第二十三主日--耐心等候

作者:郭曜郎
 
  
 

耐心等候

经课:申 34:1-12 ;诗 90:1-6;13-17;帖后 2:1-8;太 22:34-46

郭曜郎


前言

      今天旧约的故事,我们看到摩西的使命将要告一段落,新的领袖约书亚继续上帝的使命,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约书亚之所以能成为领袖,被以色列人信服,是因为摩西为约书亚祷告,约书亚被智慧的灵(上帝的灵)充满;摩西的影响力透过约书亚继续带领以色列人,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带领,没有因此摩西离开世界而停歇。在摩押平原上,以色列人为摩西服丧哀哭了三十日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进,因为上帝仍然在一旁带领以色列人,与他们同在,应许地正在前方,上帝的恩典与带领不随著领袖的起起落落而改变,上帝的爱与引导永不止息。


千年如已过的昨日

      诗篇九十篇是摩西的祷告。他感谢上帝的庇护,因为上帝世世代代成为百姓的居所,他也恳求上帝带领,让我们看见上帝的作为与他荣耀的显现。在上帝的眼中,千年如已过的昨日,意思是什么呢?除了对比出人生的有限,他更积极的意思是:『上帝爱我们,一千年就好像一天一样短暂』,他如何耐心带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与约瑟,他也同样引领选民,坚守他的盟约,「在上帝的眼中,千年如以过的昨日」,这是摩西在祷告中对时间的体验。今天我要分享的题目与『时间』很有关系,我的讲题是『耐心等候』,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什么是『时间』?


商品化的时间

      我还在读专科的时候为了帮家人省钱,同时也为了获得一些社会经验,到了寒暑假都会去打工,有一年我为了看牙医,需要一笔钱,我就去7-Eleven 应徵大夜班,算一算一个小时七十块,晚上上班,白天上课可以睡觉,时间充分利用,觉得还满划算的,就去应徵这个工作。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学会把『时间』随时换算成现金,那时候值夜班,一个小时七十块,一个晚上下来可以赚六百块,如果我去当家教,那么一个小时可以有两百五十块(当时的水准),我们学校的老师一堂课可以拿五百块,外请的讲员一堂演讲一千到一千五百块,现在的行情,学钢琴一个小时六百块、家教一个小时五百起跳、一堂两个小时的作文课八百块。

      我们把时间当商品,『时间』就是金钱,把话反过来说,很多人也会同意,金钱也可以买『时间』,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把『时间』商品化,觉得理所当然。弟兄姊妹,不晓得你觉得自己一个小时值多少钱?不瞒各位!兼差两个星期不到,我骑摩托车上学的时候,停在红灯前几秒钟的时间就会睡著,好多次都是被后面的喇叭声叫醒,体力已经完全透支。

      工业文明强化了把时间当商品的认知,基本工资与工时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时间被当成是一种有限的商品,不断地被强调要买要快,不断地面临最后期限,总是感到时间不够,总是没有时间。但是『时间』本身的丰富性却不仅只于「商品」而已。各位的时间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的。


时间是灵魂的尺度

      小时(hour)这个字,他古老的意义不是手表的六十分钟,不是把一天切割成二十四个等份的其中之一,他不是数量的单位而是灵魂的尺度,真正的生活根据的不是时钟上的刻度,也不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希腊文的chronological),而是根据希腊文kairos,他的意思是:「每一个小时里面的遭遇与机会」,因此每一个小时都是不一样的,如同四季的变化,每个小时有不同的质感、不同的味道,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时间不是消耗品,时间是灵魂的尺度。

      如果我们只用时钟为刻度的想法来了解『时间』,那么,『现在』就沦为不断消失的『过去』,或者不断向前行进的『未来』,当我说『现在』,『现在』一下子就不见了,当我们说『平安』,『平安』也一下子就消失了,在这种想法里头的『时间』,找不到任何静止的中心,用这种观点看待时间,我们不可能活在『当下』!当然也就不容易珍惜『现在』;『现在』是等一下的『工具』,『现在』永远要为『等一下』预备。这种感觉,相信在工作中的弟兄姊妹一点都不陌生,上班的路上就在思考等一下的morning meeting,进办公室meeting的时候,一直在想等一下要如何报告?结束后开电脑回email,预备下一个说明会,一边预备的同时还要接电话处理随时发生的状况,中午可能边吃便当边上网看新闻,忙了一个下午,下班前可能临时接到通知,晚上要留下来开会。学生也一样,读书的时候没办法享受读书的生活,满脑子毕业后要如何如何!『未来』永远会有做不完的事情与要求,所以『现在』就不断地被消耗,为未来预备。

      我们用工作、电视、网路、音乐甚至服事塞满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把『现在』塞得满满的,即使什么都不做,脑筋也片刻没有停歇过,就像一面镜子上沾满了灰尘,镜子就不再是镜子,被各种声音塞满的我们,也容易忘了自己究竟是谁,跟自己疏离。如果这样说太抽象,我们来作一个实验,让我们闭上眼睛,看看能不能什么都不想,三分钟就好,看看我们能否让自己的思绪沉淀下?

      记得有一次的团契活动,我们一群人聚在一起,突然间不晓得要作什么,后来有人提议:「我们轮流来讲笑话」,这个看起来平常的提议,我听起来觉得很诡异,「笑话」是不需要刻意经营的,笑话是言谈之间不经意的灵光乍现,如果我们需要用各种活动来塞满时间与人际关系中的空间,表示这个群体是疏离的,是陌生人而非朋友。我以前的室友,也是我的属灵夥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半个小时不说话,自己读自己的书,不必把电视或音响打开让空气中充满声音。

      我们从各种角度来思考时间,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要帮助我们回到自己,知道『现在』的意义,让我们能够体验一种「超越时间的经验」,这种经验,在我们的信仰中常用一个词汇来表达,这个词就是「永恒」。

      永恒是什么呢?永恒不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他是永不消失的现在,是我们在灵修中很真实的体验,需要用心灵而不是大脑来理解,在祷告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经历永恒,因为与我们相近的是那位超越时空的上帝,我们在他里面,他也在我们里面,体验到上帝临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感到震撼、敬畏与安慰。也唯有在灵修的体验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基督要再来的意义。「基督要再来的应许」是帮助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生命,更积极的面对生命,因此重点不在于他哪一年,哪一天要来。


患难中的等候

      两千年前,第一次阅读帖撒罗尼迦后书的教会,是个受迫害的教会,在这些受迫害的教会中,有人假冒保罗的名义造谣:「基督来了」,保罗劝勉信徒不要轻易动心、不要惊慌、也不要被诱惑,不要让这种教导捣乱生活秩序。这种末日八卦可以暂时医治被迫害的心理,可是也容易让人躲避现实生活的责任,把希望寄托在歇斯底里的宗教情操,我们的信仰从来不叫人疏离世上的责任,这段文字不太容易了解,因为用的是启示文学的笔法,来描写当时教会的遭遇,所以经文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因为那些异象只符合那个时代。经文的重点是,我们对上帝在历史中掌权有把握,信徒就算在患难中也能忍耐等候。

      上帝某年某月某一天,要在某某地方降临的谣言或末日预言,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市场,不论是基督教或非基督教都有例子,例如飞碟会宣称:「世界会在1999年因为核子大战毁灭,上帝要在达拉斯降临,拯救飞碟会的会员」;上一个世纪,美国布道家威廉米勒预言:「基督将在1843年降临」;几年前还有大卫教派的领袖预言:「末日大战将在德州开打」。没错,在1993年,战火果然在大卫教派的农场点燃,只不过,交火双方是大卫教派的信徒和联邦政府军,并不是什么末日大战。

      「基督要再来的应许」会挖深我们对时间的体验,帮助我们更新自己,更积极的面对生命,对上帝所赐的环境,不论好坏,都能耐心等候,至于基督什么时候要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对有所预备的人来说,耶稣随时可以来,对患难中的人来说,「基督要再来的应许」是极深的安慰,我们的生命不会被次要的东西填满,失去焦点。深深知道,将要再来的那一位,要擦乾我们的眼泪,解开我们心中堆积已久的迷惘,疏导我们内心深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痛苦,他是那位爱我们千年如一日的上帝!他要再来。


顺境中的耐心

      耐心等候需要的是安静与聆听。如果我们的心里面塞满了许多意念以致于无法聆听,即使耶稣活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看不出他是弥赛亚。如同我们读的福音书,当时的民间领袖法利赛人与代表上流社会的撒都该人,他们轮番地挑战耶稣,这些宗教领袖照理应该是对信仰、对真理最敏感的人,但他们的表现,看起来好像对信仰的精神十分陌生的样子,信仰被支解成片片断断的规定,其实律法中的每一条都是重要的,律法的一笔一画都不能废去,如果耶稣的回答只提出某一条,那么法利赛人可以追著问:「那其他规条呢」!但耶稣引用申命纪6:5与利未纪19:18,将这两项法利赛人所熟悉的戒律合而为一,把律法的精神点出来,爱上帝与爱人是不可分割的,不能爱看得见的弟兄,就不能爱看不见的上帝,「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前面提到,我们的心里面可能充塞了许多噪音,以至于无法聆听,这些噪音可能是电视、工作或音乐,但最可怕的迷雾,是形式化的宗教活动,我们跟上帝的关系就只是有没有做礼拜、有没有祷告、有没有奉献、有没有发单张,就像当时的宗教领袖,信仰已经沦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常常抓耶稣的小辫子,挑剔他在安息日医治病人、跟罪人在一起。

      我们的生活可能符合了一切宗教上的要求,但却与上帝十分疏远。当耶稣问宗教领袖,弥赛亚是谁的子孙?他们没有人能回答的出来。其实答案不难,他是大卫的后裔也是上帝的儿子,困难的地方是,他们心里所想的国度,只是政治性的大卫王朝,是那个能够推翻罗马帝国的势力,他们心里所想的国度,只是自己民族的成败存亡,而不是成为使万国蒙福的胸襟。因此,当他们等候多年的弥赛亚,就站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也浑然不觉。


结语

      「等候」是一种生命的素质,不只是期待某件事情的成就。没有耐心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定见,就像法利赛人与文士,他们所看到的弥赛亚与期待不符!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成见,我们就会不耐烦、也不能聆听。

      「等候」也是一种委身,深信上帝在历史中掌权,相信上帝在历史中有所行动,因此我们不会想用十年的时间去做两百年的工作,『二百万信徒、一万间教会、二百位海外宣教士』这样的运动值得引以为诫,一个能耐心等候的信仰群体,不会用一个运动替代另一个运动,用一个速成的方案替代另一个一样速成的方案,用「运动」与「特会」来填塞信仰实践的焦虑。一个能耐心等候的教会,不会让信徒的生命消耗在传道人的梦想里。信仰的落实是没有速成的。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摩西的例子,摩西从摩押平原登上尼波山,遥望应许地,他服事了那个世代四十年,最后只能遥望,他尽不尽心,当然尽心,他努不努力,他当然努力,他爱不爱上帝,没有人会说他不爱上帝,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但他仍然没有进入应许地,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多少会觉得有些遗憾,服事了四十年,最后仍然没进入奋斗一生的迦南美地,但我们用一个更宏观的视野来思想,摩西死了,有约书亚来传承,其实上帝的工作永不止息,这是我们的安慰也是我们的盼望。

      弟兄姊妹,不晓得现在的你,是否有什么关卡需要耐心等待?我想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当我们诚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有某种焦虑,或许是工作的转换,某个对你很重要的抉择,或者某一件让你耿耿于怀的计划或理想,或者是属灵生命的成长,好不好,让我们能随时来到上帝的面前安静,聆听他的带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命,不知何去何从?像一团缠绕得毫无头绪的毛线,请我们学习来到上帝的面前安静,聆听他的带领。

      请我们不要把时间当商品,以为他只有折合现金的意义,或是两百或五百!即使我们的时间一个小时要价两千块钱,与永恒相比,这都算不得什么,同样,就算我们现在失业或者甚至卧病在床,生命仍然可以被上帝包围,感受到他的爱与带领,我们一样可以有活力面对明天。

      如果我们是忙碌的上班族或者教会的同工,请我们记得上帝仍然掌权,上帝看千年如一日,他的爱与恩典永不止息,在这样的信靠中我们才能不急躁,面对个人生命的成长,或者教会的发展,能有耐心能有等候。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