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3

圣灵降临节后第十主日-馨香的祭物,芬芳的生命

 
  
 

圣灵降临节后第十主日

讲题:馨香的祭物,芬芳的生命

经课:撒母耳记下18:5~9、15、31~33;以弗所书4:25~5:2;约翰福音 6:35、41~51

讲员:庞君华牧师 整理:郭秀龄姊妹


前言

  在这充满阳光及音乐的日子里面,我们一同来继续思考、反省,在这常年期间,如何从信仰的生活上,抓到信仰的意义。

  对一个现代人、尤其是城市人来说,今天信仰的主题是较陌生的,这主题就是「饥饿」。大家想一想你上次肚子饿是什么时候?住在城市里的人,我们常常不容易感到饥饿,因为只要有一点饥饿的感觉,随时都可在冰箱里面找到我们想要的食物;甚至很多的家庭,冰箱里面堆放著许多过剩的食物,还来不及吃,食物就腐坏了。即使冰箱来不及准备食物,来不及去买,在你饥饿时,不论多深夜,或外面刮风下雨,随时都可去便利商店找到你要吃的东西。我们不容易感到饥饿,即使有,很少人是因没有食物而挨饿,或者是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过著饥饿的日子。这在我们的周围,尤其在城市里是很不容易看到的。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目前在世界各地,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在刚好温饱的情况下,还有大多数的人,甚至儿童是每天吃不饱的,他们不是不想吃,是真的找不到食物。世界展望会在这个月推行「饥饿30」运动,教会有部份人去参加,但参加的人数不够多,希望明年能好好的推动,让大家能真正地去感受到「什么是饥饿」。


从人的基本需求到安全感的需求

  饥饿就需要食物,这是人生理上最基本的需求。从这需求上得到饱足之后,才能进一步达到生命的需求。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说:「食物、情欲等等是人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再进一步的满足则是我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归属感,被爱、被尊重」,这些众多的需要都奠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上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为生活而辛苦,「辛苦」就好像圣经里所说的,大多数的人是为食物而劳力。从创世记里可看到,亚当与夏娃被赶出伊甸园,所受到上帝的惩罚其中之一是「你们要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也就是要为食物而劳力。

  虽然我们在温饱的情况之下,但还是不断地去赚钱,不断地拓展我们的生活,为的不是希望有一天不会挨饿,而是希望有一天在退休,或者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可以放下工作,从此不再需要靠劳力而获得生活上各样的需求。

  现今愈来愈多的人梦想著,如果前半生拼命工作,甚至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认为可换取四十岁或者五十岁以后就可提早退休。以后每天可以无忧无虑的过日子。仔细的分析,其实说到底很多人为生活奔波,是希望往后的日子免于匮乏,生活永远不要沦落到为最基本的食物而担忧。

  整个人类的文明的发展,都与害怕饥饿有关。当我们考察一个地区的文明时,发现当地的饮食文化与其文明有密切的关系。从食物的精致可看出这个地方的文明已发展到哪一个层次。饥饿不只是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创意来吃东西及保存食物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饥饿到某一程度也激发了人类的生活创造的力量。

  从今天旧约撒母耳记下的经文来看,虽然大卫与押沙龙父子相争是为了某种程度最基本的人类需求。他们需要一个权势保障他们的地位,有了地位,整个家族可以得到一些生活的保障,甚至得到尊重,就好像我们生理上的需求,不断往上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东西。所以这父子的相争,就是为了某种基本的需求,所衍生出来的各种虚荣。

  现今我们看到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他们也是为了某种的安全感。以色列向来不尊重别人的国界,他们总是觉得只要飞弹打得到地方,就是不安全。所以常常要求别人的子民及军队撤到飞弹以外的地方,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安全国界」。别国定的国界不算数,要以色列认定对自己安全的国界才算。今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南部发动战争,持续攻击,要的就是一种安全感。这个战争在他们的国家是有说服力的,为了要免于担忧。没有安全感引发的战争,无法保住各种基本需求,且活在生活水平线下。为了获得从基本的需求到安全感、到虚荣及被尊重的感觉等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周围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斗争、竞争,或者为了这些有时还牺牲了不少的时间,甚至尊严。

生命的饥饿

  在读今天的约翰福音时,首先要了解,约翰福音的写作有一种特别的方式,常常是从具体讲到抽象,从人的肉体讲到灵性,从人吃的食物讲到生命的粮食。他说有种粮食不是喂养我们有形的肚子,而是灵性的需要。约翰福音常把一个具体的东西推到一个抽象的地步。耶稣面对著他喂饱的一群人、跟从他的人说,有一种饥饿,这饥饿是有形的,是肚子需要的,要满足肠胃基本的饱足。

  但真正的饥饿是一种抽象的。这生命的缺乏就好像今天的以弗所书所列出来的一些标准,这标准是讲一个真的生命应该与律法(torah五经)是一致的。也就是人不要贪心,不要窃夺别人,在言语上能够尊重别人,内心不要充满苦毒,不要充满恼恨,不要充满忿怒,不要有各种竞争,不要有各种的毁谤,应该饶恕别人,能够接纳别人,对人充满怜悯之心。以弗所书所写的这一切,是好的素质,也是人应当做的。上帝所创造的一个真正的生命,原来应该是这种标准,可是在生命缺乏了某些东西时,即会落入下列情况,就是人会竞争,会贪心,会充满了苦毒,会在言语上或在各种情况之下去伤害别人,这就是整个人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生命必须回到生命的源头支取力量,才能完整的把生命呈现出来。我们虽然是活生生的人,但是并未真正地将人性完全的活出来。就好比有人去当兵,谈到入伍情况,受到许多人的欢送;到了部队里,马上理头发,换上制服。当换上军装时,在理论上就已是军人了,可是班长不是这样的认为,他认为这些新兵还是老百姓,因为军服没穿整齐,帽子没戴正,站也没站好,听不懂口令。当这些新兵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操练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站有站相,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整整齐齐的。

  有一个弟兄当兵时写信给我,信中提及抽到一个很忙碌的军种,不知道自己是好运还是坏运。他认为有些人或许得到教会的祷告,而抽到较悠闲的军种,可上下班,离家近;但他抽到的部队常常要操练、要演习、要常常移防,类似野战部队。可是他退伍回来时完全不一样了,肌肉结实,讲话有力,像个战士。从穿制服的那一刻,就已是军人了,就以军人来看待。从那天开始做任何事,需要自己负责,如果做错事,就须以军法来审判。然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是要经过各种阅历,长期的操练等,才能符合真正军队所要求的素质。事实上即使那位弟兄受过严格的操练,坦白讲还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军人,因为他根本没有在前线作战的经验。

  这个例子是告诉各位,虽然我们得到生命,被称为人,被称为在万物之灵,我们是按著上帝的形象所造,可是事实上我们距离这标准还很遥远。不可否认的,不论是在哪个文化、哪个信仰里面,对人都有很高超的理想,但是同样的是我们面对这理想时,都感觉到有很大的距离,这距离就是生命的匮乏。

约翰福音记载,从一个具体的食物讲到从天上来的食物,好像以前以色列人的吗哪,上帝在旷野中降下来的吗哪,吗哪一直吃还是觉得会饿。所以耶稣对那些肚子饿的人,以为从他那里可以吃饱的人,说,他来是要给比这更进一步的,他赐下的粮食不是满足人的肚子,而是要使人的生命真正能够茁壮,能够成长,能够进入到上帝创造生命所要给人的标准,使你朝那个标准去迈进。请问各位是否羡慕这种食物?会不会觉得你也需要这种食物呢?

  生命的转变与成长,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一个起点:要开始学习效法上帝。什么是效法上帝呢?就是以上帝的素质□□上帝怎么表现爱做为你生命的典范。上帝不是很抽象,怎么看得见,如何把上帝做典范,从抽象回到具体呢?基督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典范,约翰福音从具体讲到抽象,又从抽象讲回到具体,也就是道成肉身,耶稣就是那个有形有体的榜样。今天圣经也提到唯独从上帝来的才能真正的见过父。在福音书别处也讲到,门徒腓利对耶稣说:「请你把父先给我看」,耶稣说:「难道你看到我,不就是看见父了吗?」

  耶稣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历史的时空中,真正的活在人类生活当中,提出一个生命的典范,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那个生命的粮,我的肉是可以吃的」,其意思不是要你们去咬他,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你们,要从他这里得到生命的力量,使你们能够开始朝向效法上帝,使你们能够距离上帝的标准愈来愈接近。我们活的与上帝愈接近,这才是一个有生命基督徒的见证。你今天表现的如何?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随著你的岁月跟上帝愈来愈接近,你的标准与上帝是否愈来愈接近?

结语:基督是生命的粮

  上帝赐下圣灵给我们。今天许多教会讲到圣灵,会强调圣灵有很多的特性,圣灵可以让人一下子进入很高的境界。感谢主,我们有这样的境界感到高兴,但是事实上,生命的规律有的时候是一步一步来的。就好像我们教会隔壁盖房子时,被砍掉了一棵树,现在要补回一棵,当时我们要求能否找一棵大树时,建商说不要急,一棵树总是要看它一步一步地成长。生命的规律亦是如此,我们个人肉体的生命要一步步成长。灵性的生命也需要在圣灵的领导下成长。我的体会及对圣经的了解,圣灵大多数都是在我们内心里面不占据我们的人格,保证人格独立性,但同时圣灵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们祷告。用各种方式领导我们,使我们感受到圣灵的引导又不失去自我。这是上帝对人的一种格外的尊重,让生命感受到圣灵且是一步一步的成长。所以耶稣说「我的话是生命的粮」,他在别的地方也说「我去了,我要赐下圣灵给你们」。

  讲到灵命的时候,绝对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你自己可量度,可往你的内心去探究,你与上帝是愈来愈远还是愈来愈近?你感觉与上帝的标准与日不断缩短距离吗?这就是我们在思考一个基督徒生命的重要向度。

  耶稣说他的工作是在上帝面前的一个馨香的祭物,要把这样的生命带给我们。所以他成为馨香的祭物,而使我们可以得到芬芳的生命。这就是今天经文提醒我们的重点,他要我们从具体想到抽象,又从抽象回到具体,实实在在的生活在里面。

  上礼拜才领受圣餐,当我们每次在领受圣餐时,都要思考从上帝那里领受到的力量。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