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2

圣灵降临节后第五主日-扩展生命的恩典

 
  
 

圣灵降临节后第五主日

讲题:扩展生命的恩典

经课:撒下5:1-15、林后12:2-10、可6:1-13

讲员:邱泰耀传道


前言
  恩典是基督教的教义中非常独特的一个观念,它的特殊性不只使得基督宗教在诸多宗教中显得独树一帜,更是贯穿了整个基督教的思想。恩典也是充满在信徒生活的整个层面,包括我们的事奉,以及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与恩典脱离不了关系。我们得著救赎,与上帝关系的恢复是因著恩典;我们遇到生命中的困境,也是因著恩典,使我们能够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我们能够服事主,也是因著他的恩典。今天我们再一次一同来思想恩典这个主题,以及它如何来扩展我们的生命。

愿为软弱者
  基督教信仰强调恩典的教义,也因而招来「弱者的宗教」的讥评。某种程度而言,这句话好像道出了基督教信仰的特性,但基督教的信仰为弱者下了一个不同的定义,基督教的信仰者并非是因为不得已而来接受信仰,而是志愿成为软弱者,并且来到上帝的面前来接受恩典。
  许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是不需要上帝的,认为靠自身的能力便已足够,为何还需要上帝。人们所夸耀的是自身的能力,以及自己的成就,人们所崇拜的,是有成就的英雄。最近有一部电影-「超人再起」,就是人类梦想的英雄之投射,具有超能力,能够拯救世人,是强者的代表。现在的社会也是,有钱有势的人,大家都会予以尊重,反之若是没钱没势则容易会被看轻。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都是看重强者。而基督教的恩典观,被视为是软弱者的表现,弱者才需要倚靠上帝,弱者才需要外力的帮助。
  但基督教的信仰明确地指出,并非是一群特别软弱的人才需要上帝,事实上每一个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只是当我们认清自己软弱的本质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需要上帝。所以,需要上帝的恩典并非是软弱的表现,而是谦卑的表现。就好比保罗,他提到在他的身上有一根刺,他虽然没有明说这根刺是什么,但有可能是第10节所说的「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受苦使得保罗体会了上帝恩典同在的力量,因为有软弱,所以使得保罗不以自身的能力及成就来自夸,而是谦卑地来到主面前寻求恩典。
  受苦并非是保罗自身的经验而已,而是人类的共同经验。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事情会令我们感到疼痛,感到欲除去而快之;有些疼痛、有些伤口可能会跟随我们走一生。保罗说这根剌是上帝放在我们身上,它可能会使魔鬼来攻击我们;也会让我们不禁时常问上帝「为什么?」。面对我们生命中的软弱,不但会使我们学会谦卑,也使我们的生命能够更有深度。那么,基督教的恩典观如何影响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呢?

家乡不在地上
  耶稣在他的传道生涯当中,因著他所施行的神迹,以及他的教导所展现过人的智慧,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但当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时,大家却因著他的出身而对他产生怀疑,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他的是甚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从经文的叙述层面看来,人们由于自以为认识耶稣的身世而对他产生反感。事实上,耶稣家乡的人们所提出的问题:「他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合理的问题,但是福音书却没有提供任何答覆。福音的作者只是摘要性的叙述了耶稣的回应:「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乡、本族、和本家外,是没有不受尊敬的。」耶稣的同乡拒绝接受这个信仰。这种情况和上个主日福音中的管会堂的人,以及患血漏病的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为人们缺乏信仰,因此耶稣在自己的家乡,除了给少数几个病人覆手治好了他们以外「不能行什么奇能」。拿撒勒人的表现,是耶稣在执行其使命时遭遇的消极经验,耶稣必需经历这一切并且战胜这一切。由于他的家乡的人们没有接受他,因次促成他继续到各处宣讲施教。
  耶稣在自己的家乡拿撒勒所有的遭遇,必须放在整部福音所表达的弥赛亚使命中来了解。他的行动几乎毫无成果,这个是他自由的选择接受人性,以及作为人所经历到的最深度的贫穷。耶稣所执行的派遣非比寻常,他家乡中的人们拒绝他,是自然而且合乎逻辑的反应,一般人在面对超越自己生命经验或理解能力之事时,往往表现出相同的态度。福音叙述人们如此对待了耶稣,也是提前预告了他的苦难,他自由地接受并面对一切苦难,完全不使用暴力,反而是以整个生命、以自己的方式迎向一切,同时胜过一切。耶稣在家乡不受欢迎,也象徵这并不是正的家乡,基督徒都知道「我们的家乡原是在天上」。
  耶稣起身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的门徒们陪伴著他,福音书的作者愿意表达的是:耶稣在家乡所有的遭遇,门徒也应该知道,因为门徒们将要经历的生命道路,基本上和他们的老师遭遇是相同的。所以当耶稣派遣他的门徒出去传福音时,嘱咐他们:「行路的时候不要带食物和口袋,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杖以外,甚么都不要带;只要穿鞋,也不要穿两件褂子」。也就是当他们出去执行传福音的使命时,不用担忧自己食衣住行方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这种信心的功课呢?有些人可能会过度的天真,有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论及婚嫁时,女生的父亲就问他说,「你们将来要住在哪里呢?」男生回答,「天父会预备」,女生的父亲又问,「你有没有规划将来生活费的问题?」男生回答,「天父会预备」,女生的父亲再问,「那么,将来有孩子时,教育费应该怎么办?」男生还是回答,「天父会预备」。这个男生回去了之后,女生的父亲就对家人说,「这个男生可能是把岳父当成了天父。」这是一种极端,而过度忧虑的态度又是一种极端,有些人永远在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要如何为自己及儿孙的将来预备所需用的钱财。
  如何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出路呢?基督教的恩典观所影响的生命的态度,就是「我们是世上的过客。」过客的意思,就好比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我们会不会考虑在当地置产,或是在当地的银行要有多少存款。当我们用「我们是世上的过客」来面对生命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不用汲汲营营在为自己的在世上的将来筹算,而是要积财宝在天上。当我们用过客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生命时,我们就更容易在诸多的事情来领受上帝的恩典,面对生命中的伤痛,撒旦的攻击时,我们也就不会那么容易受到打击了。

结语
  论到上帝的恩典,有许多事是值得我们再一次来思考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疼痛、伤害,这些只是造成你负面的伤害?使你裹足不前,还是生命开展的动力?当我们领受恩典时,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是汲汲营营在为自己的在世上的将来筹算,又或是要积财宝在天上呢?这些问题,留待我们自己做更深入的反省与思考。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