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珊最討厭的姓氏 1990年8月,伊拉克強人海珊(Saddam Hussein)敲起波斯灣戰爭的戰鼓,一夕之間佔領科威特。老布希總統一聲令下,迅速地恢復了科威特。海珊政權受到重創。兵疲馬困的海珊蟄伏十年之後,慢慢地恢復軍力規模。海珊萬萬沒有想到十年之後,老布希之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竟又將矛頭對準了他,並且昭告世界,海珊政權是「邪惡軸心」(the axis of evil)的一員,是美國不得不除之而後快的邪惡力量。
海珊發覺自己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既生海珊,何生布希」,或許是海珊現在的心情寫照。
曾經的盟友
然而,美伊關係過去雖是起起落落,倒不至像現在這麼糟。事實上,冷戰剛揭開序幕之時,美伊可是有著緊密的軍事關係。二次大戰後的伊拉克王室,是由親西方的薩伊德(Nuri as-Said)擔任首相。薩伊德上任面對民不聊生的經濟與民主運動的狂吼,為了鞏固政權,選擇了繼續與英美兩國靠攏。1954年,伊拉克王室甚至與美國簽訂秘密協定,引進了美國軍事顧問團。並且於隔年與土耳其、伊朗等「外邦」簽訂了巴格達條約(Baghdad Treaty),築成了美國在中東圍堵蘇聯勢力南下的防線。
然此好景不常,美伊關係急遽轉惡。當時,埃及總統納塞的「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旋風席捲伊拉克,迫使伊拉克王室採取一連串的外交政策以鞏固自己的政權,結果皆與民心相違,使得王室最終遭到推翻。政變後的伊拉克,馬上退出巴格達條約,加入了阿拉伯世界的大圈圈,並與蘇聯互通聲息。整個六十與七十年代,伊拉克已與美國從熟悉到陌生,漸行漸遠。
轉折—兩次戰爭
美國的冷戰邏輯只有一個——蘇聯勢力不得南下。冷戰時期美國的中東政策便是「雙柱政策」(double-pillars policy),也就是以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做為美國在中東的兩大支柱。原因無他,伊朗具有軍事潛力、沙國則擁有著龐大油源,理所當然成為美國拉攏的對象。然而1979年伊朗爆發回教革命,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推翻了親美的巴勒維(Pahlavi)王室,並引發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美國與伊朗的關係自此交惡,同時更預示了美國在中東的冷戰政策必須有所調整。對美國而言,伊朗的坐大將會成為回教革命輸出的溫床,進而使中東出現一個與美國敵對、危害美國利益的區域強權,最終將影響美國在中東的勢力。於是,美國便在隨後(1980)爆發的兩伊戰爭中暗助伊拉克,用意便在於牽制伊朗,避免其持續的強盛。
1990年海珊發動戰爭併吞科威特改變了整個地緣政治。老布希總統在獲得各國的支持下,決定組成多國部隊,發動冷戰後的第一次軍事行動—波灣戰爭。波灣戰爭打出了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伊朗、伊拉克的「雙重圍堵」(double containment)的戰略。伊拉克再也無法得到美國的支援,而且海珊反成「世界新秩序」下頭號整肅的國際大流氓,美伊關係也因而降至冰點。
箭又在弦上
波灣戰爭留給伊拉克人民殘破的家園,戰後美英在安理會聯手通過的第687號決議中的經濟制裁,則進一步帶來了飢荒以及嚴重的經濟問題。只是,海珊政權依舊安在,不動如山。美英讓海珊自動垮台的的意圖顯然未能達成,再加上海珊政權幾年來有意無意地阻擾聯合國武檢小組的活動,使得美國「合理懷疑」海珊家裡還窩藏著許多未被發現的生化武器,並且企圖擁有核武。
9月12日小布希在聯合國大會的強硬演說似乎想為這段十年歷史作一個了結。他堅決要求國際社會與美國並肩,一同剷除萬惡之首海珊政權。小布希羅列了發展大規模武器、支持恐怖主義、獨裁、違反人權等多項罪狀,說明海珊政權的存在已危及世界的和平與美國的安全,假使國際社會不願有所回應,美國將「責無旁貸」地一肩扛下「除暴安良」的重責大任。
小布希可不是說說而已。美國的軍事部署行動已經悄悄展開,林肯號、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群已經在波灣與地中海待命,再加上年底加入的第三航空母艦群,將會有超過400架的戰鬥機在中東附近集結。箭已在弦上。或許看到這麼大的陣仗,海珊會覺得困惑,為何美國會那麼討厭他。
布希的算盤
伊拉克事實上並未對美國造成立即的威脅,國際社會亦清楚小布希在聯合國的說法只是想羅織罪名,好給「賜死」海珊一個理由。其實,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武器的問題十分嚴重。伊拉克一直和北韓、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互通聲息,小布希擔心海珊一旦取得這些武器,中東恐將永無寧日,所以決定剷除海珊政權。美國殺雞儆猴的行動等於給這些反美、並支持回教基本教義派國家一些警惕,並且順便提醒阿拉伯國家——美國才是正牌的恐怖主義國家。
第二則是基於中東的和平進程。波灣戰後,阿拉伯人認知到猶太人不再是唯一的敵人,自己人也可能成為敵人。而美國當時所展現的強大軍力,亦使其建立了中東霸權的威信,因而進一步促成以阿和平進程的推動。再加上伊拉克向來是哈瑪斯與巴解激進派系的資金來源,小布希或想歷史重演,因而決定一舉推翻海珊政權,掃除這個中東問題的大障礙。
第三是經濟因素。美國的景氣受到911事件的波及,使得經濟成長不僅停滯不前,甚至向下修正。911事件後,聯邦政府馬上通過增加550億美元的公共支出,以作為刺激景氣的力量,結果仍難以對抗消費緊縮所帶來的經濟負面壓力。訴諸戰爭或許是刺激經濟的另一項作法。再者,若能在伊拉克建立親美政權,將可增強美國在中東石油的支配能力,此將會是美國持續繁榮的重大保證。小布希政府清楚認知到,如果經濟再不提升,即將到來的期中選舉,共和黨人也可以不必選了。尤其這次參院改選的席次多是共和黨籍,所以小布希決定以打海珊作為賭注,背水一戰。
前面的變數
小布希今日「單邊主義式」(unilateral)的堅決似乎忘了一個事實,就是即便國際現實裡美國是老大,但可不是每件事都是悉聽尊便,老大說的就算。所以除非美國繞過聯合國體制,否則美國攻打伊拉克這檔事,安理會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的態度將會格外重要。英國則是安理會內唯一的友邦。中國今年正逢權力交替,為了內政的穩固很可能默許美國的行動。俄羅斯、法國則為維護在伊拉克的既存利益,至今仍在觀望。美國如何承諾戰爭對俄、法兩國的利益不會損失,將會是關鍵。
美國現今仍在聯合國體制運作,只為得到攻伊合法性,並無意延長海珊政權的陽壽,然若在此一環節有一疏漏,海珊政權則又能苟延殘喘。由於美國向來不願同時面對兩個戰場,所以美國若將兵力移至波灣,將力求世界其他地區的穩定。因而「邪惡軸心」其他成員或恐怖組織在世界各地到處點火(例如最近幾次恐怖爆炸事件),等同是對海珊雪中送炭,將令美國攻伊有所猶豫。此外,國際的反戰聲浪若持續高漲、鮑爾等鴿派未來掛官求去所造成的輿論亦有可能使整個美伊槓上的情勢逆轉。
似是而非
根據美國參議院1985年的報告顯示,美國在兩伊戰爭其間對伊拉克輸出了可轉製為生化武器的原料。兩伊戰爭後,聯合國武檢委員會進行調查也證實了這些原料與後來被用於對付伊朗軍隊與伊拉克境內庫德族叛軍的生化原料相符。或許,這正是為何今天美國緊咬伊拉克,深信伊拉克擁有生化武器的原因。只不過,如今號稱對抗「邪惡」的正義使者美國,似乎才是真正導致邪惡的始作俑者。
美伊的關係反反覆覆,對錯關係亦似是而非,而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那群無辜的伊拉克人民,一直還在受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