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9

[信仰省思] 蒙恩的途徑

作者:曾正男
 
  
 

      崇拜禮儀是否是一個包袱,一種自以為是的表演,蒙蔽了人心,使人自以為成聖稱義了?我們是否該揚棄所有的崇拜禮儀,使我們能與上帝、基督與聖靈毫無攔阻的溝通?還是我們可以藉著崇拜禮儀幫助我們遇見上帝,也表明我們對上主恩典的誠心回應?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有一個娶親筵席的比喻,王為兒子擺設筵席,那些被召的人卻不肯參加筵席;於是王吩咐僕人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宴,不論善惡都被邀請進入筵席。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以對。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我們是否輕忽主所設立的安息日,一個上主特別命定,使人能安息親近祂的時刻。就神學的討論上,上主的全能不會受到人們當時的行為與環境等因素而攔阻了上主的能力,上主若要感動人、親近人是毫無限制的。話雖如此,我們卻很少在雲霄飛車上、在電影院裡、在課堂上、在公車上、在夜市裡或在廁所裡看到有人被聖靈充滿。不敢說上述的例子從未發生,只是在一個有預備等候的崇拜或聚會中,我們比較能專心去體會基督的臨在。

      禮儀性的崇拜,需要比敬拜讚美的崇拜更多的提醒,無論是服事人員或是會眾都必須清楚知道每一個環節的屬靈意義,以免流於形式,只是來到會堂中作一個對上主、個人以及眾弟兄都毫無意義的表演。

      崇拜前十五分鐘有一段安靜的時段,我們可以關閉手機,瀏覽崇拜的始禮文、詩歌、啟應文、經課以及證道的主題。你會發現崇拜是經過整體設計的,預先瀏覽上述種種可以幫助你更能抓住今日崇拜的主題與證道的重點。

      當殿樂響起,司會會緩緩從會堂中央的走道走向聖壇。在聖壇前,司會、牧師或是講員會暫時立正在聖壇前片刻,然後再走上聖壇以表明對上主的尊重。司會點起蠟燭,表示基督的臨在,以提醒會眾這是輕慢不得的聚會時間。懺悔禮是崇拜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反省自己在過去的一週,對人或對上主是否有虧欠的地方。若上主不以我們為義,誰能在上主面前站立得住呢?赦罪的恩典是來自基督的寶血以及上主的信實,而我們憑著信心領受基督赦罪的能力。

      聖餐禮之前的平安禮表明我們眾人同獻一祭,不單是我們個別的成就或心意。這祭是否美善,是在於眾人是否彼此和好、相愛並討主的喜悅。我們豈能左手憎惡我的弟兄,右手又向上主獻祭呢?

      聖餐禮又名感恩禮,是紀念基督的身體承擔我們一切的重擔與罪孽,祂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當我們擘開餅時,你當思想基督的身體也曾如此的被擘開,是為了你我的重擔與過犯。當你手拿著聖餐餅時,當知道這餅的意義,若不表明這是主的身,便是吃了自己的罪。當餅沾在酒裡,當知道這是主的血,不然便是喝自己的罪了。

      當讀經的人以及司會恭讀完經課之後,司會高舉聖經是表明接下來講員所傳講的信息是基於上主的話語。奉獻禮是我們獻上一些金錢,為教會及服務社會所用。我們一同站立在上主面前,司會背對會眾面向十架,將奉獻的金錢高舉,表明我們所獻呈的不僅是手上所擁有的些許金錢,更是我們的全人全身,是當作活祭獻給上主。

      祈禱禮是獻上我們眾人的禱告。不是只關注在自己的需要,是喚醒我們對眾人、對社會以及對許多遭遇患難與恐懼當中的人的憐憫。從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散會前的祝福是對崇拜的具體回應,宣告聖靈的降臨充滿每位弟兄姊妹的心,讓我們得以面對世上一切的挑戰,懂得心意更新而變化,叫我們得以創造,而上主就把大地更新過來。

      你可以在這樣的途徑蒙恩,如穿戴新衣的客旅預備進入上主的筵席,親近上主的榮美。也可以輕忽這樣的途徑,在一旁觀望。請不要誤解這是蒙恩的唯一途徑,而是我們願意謙卑在歷世歷代聖徒所留下來的傳統中,藉者聖靈的幫助與上主親近。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