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可作為心靈的慰藉」 英國文豪路易士(C. S. Lewis)認為,「“安慰是無從找的。」「“真理則是可以找尋的。當你找到真理,到頭來便得到安慰。」
然而, 「你若尋找安慰,卻會找到一廂情願的想法,或是表面的慰藉。」
誠如斯言。我們不只在教會,或在其他宗教中,果然看到不少心靈受傷的人,也聽多了表面的慰藉。無神論者看到了,也說:「宗教是心靈的鴉片!」
而昔日問道的佛陀,及耶穌 「實實在在」說過的話,早被拋到腦後,僅供神學家作論文用了。
「宗教是教人為善」
耶穌訓斥法利賽人虛假。事實上這群善於要求別人的人從未消失,不論他們的面貌是拉比、神父、還是牧師。
但是,保羅說:不是只有行為失敗如法利賽人的才有危險,有好行為的人一樣有危險。因為人行善的決心是不可靠的,上帝赦免的決心卻是可靠的。
果然,當耶穌說: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他重新解釋了猶太人賴以自信的律法,也說明一個大秘密:做個好人其實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