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1

棕树主日崇拜讲章--荣耀与受苦

 
  
 

棕树主日崇拜讲章 荣耀与受苦经课:以赛亚书50:4-9;诗篇118:1-2,14-2;腓立比书 2:5-11;路加福音 19:28-40整理:郭秀龄姊妹 讲道:庞君华牧师


前言今天这个主日有很丰富的意义,因为今天一方面是棕树主日,一方面在传统上这个棕树主日同时又展开了 一个叫做受难周,有时候又称这个主日叫做受难主日,在大斋期的旅程中,我们来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耶稣进入圣城,是光荣的时刻,也是苦难的时刻。在中国传统上今天也是在清明节期,清明节我们要慎终追远,要追忆我们先祖们为我们所开拓的家园;同时今天也是儿童节,我们看到这个幼小的生命,也尝试看他们的将来,所以这个期待的日子。我们一方面回溯过去,一方面也期许未来。因此今天是一个多重意义、多重丰富意涵的主日。

进入圣城的王者今天耶稣基督进入圣城,我们看到经文里面,耶稣受到欢呼,进到城里面去,门徒为他预备一只驴驹子,门徒把衣服披在驴子身上当作马鞍,当耶稣走之处,门徒和一些路人夹道欢迎,他们拿著棕树枝,把衣服铺在地上,大声喊著说:「和撒那!和撒那!在天上的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所喜悦的人。」这个场景好像古时候的君王,要进入城里去接受加冕。通常他们骑著白马,带著雄纠纠的武士,在大家的拥簇下,进到首都接受加冕,近代最盛大的一次加冕礼,要算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一九五三年二次大战刚结束不久,他们要特别用一个新王登基的加冕礼来振奋国人,把英国传统的礼仪在那个时候呈现给整个英国社会、以及她的殖民地。她登基加冕前,乘坐著皇家的马车抵达教堂,然后坐在宝座上,由主教为她加冕,当皇冠加在她头上,配合著她庄严的大扮,当权杖交到她手里后,她更显出一副雍容华贵的王者之风。虽然她是一个女性,日后她却带领英国进入战后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皇家的礼仪是从宫殿出来到乘坐马车,一路上受人欢迎,一直到坐在宝座上,可说享尽全世界最荣耀的场面。

可是我们看到耶稣进圣城,他好像是做一个王者,受到某种程度的欢呼,大家拿著棕树枝欢迎他,可是他的宝座却不是在那个皇位上,不是在荣耀的宫殿或圣殿中,他的宝座在哪里?原来他的宝座是在十字架,因为他被高挂在十字架上。

上帝透过耶稣呈现出一个奥秘,就是上帝的儿子要成为君王,但是他通过的耶路撒冷夹道欢迎的城门,如今日经课诗篇所言的「公义的城门」,然而,进城之后,他却在十字架上得到最大的荣耀。在此,我们看到上帝的奥秘,荣耀是在苦难之中呈现出来。当我们深入思索时,我们赞叹上帝的工作。

成功的弥赛亚讲到这个过程就必须要讲到犹太人的历史,犹太人是一个长期受屈辱的民族,前一镇子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钢琴师Pianist,钢琴师里面讲到波兰有一个很有名的钢琴师,他弹钢琴非常的好听,在波兰的电台安慰了不少人,而且他的琴艺造诣非常好,是非常有名的天才钢琴师。起先这故事看起来蛮沉闷的,但是再看下去心情就很沈重,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大家都知道二次大战德军进入波兰之后,开始一步一步对付犹太人的政策,他要求犹太人全部都要住在一个社区里面,要求他们上街的时候都要戴一个臂章,一个大卫之星,挂在肩膀上,然后把犹太人住的社区用砖头把它封起来变成城墙,只留一个大门口给他们出入,他们早上出来工作,刚开始还可以跟外面的人接触,到后来波兰人把他们当作瘟神一样,就建一座桥给他们过马路,不让他们跟任何其它波兰人接触。

他即使是一个钢琴家,刚开始还好一点,在犹太人经营、德国人出钱的餐厅里面,大家在抽烟、喝酒,他在弹琴,一个伟大的钢琴师就帮这些人弹琴,到后来,政策越来越紧,他连这份工作都不能做,他要去漆墙做苦工,最后他的家人被迫分离,本来要送去搭火车去不知名的地方,但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心里有数,这些维持秩序的犹太警察都知道他们有去无回,他们在上火车的关键时,一位警察认出了钢琴师,他把他硬抓回来,把他往旁边一推,他说:怎么回事?警察叮咛他不要出声!结果他的家人就上车了,钢琴师留在下面,他和家人也从此永别了。后来他流落在城里,最后救他的是一个德国的军官,军官大概因为自己有会弹琴,所以躲废墟里弹琴的时候,救了这位犹太人,就每天送食物给他,命运很反讽的就是,后来德国战败,这位军官被俄军俘虏,就死在集中营里面,而这个犹太人他走过苦难之后,就成为一个有名的钢琴家,一直活到80多岁。

这个浓缩的故事讲述到犹太人千年来的苦难,虽然二次大战他们是最苦的时候,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在国家亡的时候在世界各地受了很多的苦。这个受尽屈辱的民族,他们的先知不断的安慰他说:没有关系,你们受苦难,但是有上帝的荣耀!然而对受过屈辱的人们,当他们想到上帝的荣耀时,他想到的是那些屈辱他的人,总有一天要被屈辱,那些迫害他们的人,总有一天要得到报仇,所以旧约里充满了那种形态的弥赛亚的期待,期待那日子光荣的来到,但同时,也是个报复的日子。

在下意识里面,他们的荣耀是建立在迫害者受到报应,那些曾经加害他们的人要受到报复,充其量就是这些人受到报应之后,他们再来看荣耀的上帝。这样的「公义」之漏,他们的国家才会进一步成为万国的福分,这是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所以这是他们心中的荣耀。这种弥赛亚的盼望,显示弥赛亚不只是一个人,而且有一个非常大的象徵意义,就是他们的屈辱要被除去,就需要有一个强势的弥赛亚,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是一种成功的弥赛亚观,他们希望上帝的拯救、上帝的荣耀就是成功,拥有某种势力,只要「拥有」就不怕被屈辱,所以我们是蒙上帝保守的人,所以我们是平安的人,这种观念也笼罩在现在的基督徒当中。

受苦的仆人然而,犹太人因为受屈辱,而对上帝的荣耀有所误解,使他们忘记了旧约中另外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今天旧约经课中以赛亚书所说的,在以赛亚书里面第三篇仆人之歌。以赛亚书在第39篇之后,连续讲到仆人之歌,都是讲到仆人怎么受苦,今天第三篇仆人之歌,我们看到受苦的仆人被人把口水吐在他脸上,他也不把脸转过去,人家打他,他也任由人打,在另外一篇的受苦仆人也讲到说,他要受到鞭伤,他要被牵到宰杀之地。犹太人看见经文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苦难就像是受苦仆人的写照,他们企盼荣耀的基督来为他们申冤。可是他没想到荣耀的基督跟受苦的仆人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上帝的奥秘,受苦的仆人同时也是荣耀的基督。饱受苦难后,这民族才能得著荣耀,这荣耀不是要欺压周围的人,不是比周围的人更强势,好像现在极端犹太复国主义所主张的观念那样。这些复国主义者觉得,如果我的武力比周围国家差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荣耀上帝,因为我们国家会受到欺负,所以今天谁做初一,我就做十五,今天谁在我这国家放个炸弹,我就把他的领袖炸掉,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所秉持的观念,他没有想到上帝的计画里荣耀不是用这种方式建立的。其实上主要我们在苦难中,慢慢形成一种观念与能力:我们不是以别人的屈辱来荣耀自己,我们不是以我的成功、你的失败,来显示我的上主比你的神还大。或者我的神比你的神灵,这个不是我们的信仰。

十架上的加冕者旧约用各种方式去告诉以色列人上帝的奥秘,可是以色列人还是一知半解,一直要等到耶稣将这个奥秘完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也就是耶稣以王者之尊,进入圣城,他受到欢呼,他吸引众人来参加他的加冕,不只是当时的人,也是在历史中,让人看到基督为王的历程。然而,戏剧性地他的登基是在十字架上进行的、他的加冕是在极度苦难中完成的,十字架上所呈现是上帝的奥秘。所以今天诗篇118篇讲到,城门啊,请你敞开!那公义之门我要进去,我要进到那里面去,称谢耶和华,因为他的慈爱永远常存,那个被弃掉的石头要成为房角石。

虚己的典范经课所讲到的荣耀、公义、救赎,没有一样不是经过苦难来的,没有一样不是经过进入苦难而得荣耀。今天的书信正好回应了这段上帝的这个奥秘,腓利比书讲到耶稣本有上帝的形象,但是却谦卑,最后成为奴仆以致于死,被钉在十字架上,最后被上帝把他升到高天,得到最高的荣耀,这是一个虚己的过程,是有名的虚己论,讲到耶稣如何虚己,虚己的意思就是self-giving,就是舍己,把自己给出来、呈现出来,一个虚己的人才能受苦,一个虚己的人才能承担,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那么他不会想要受苦,他只会想到说:我怎么自我实现?我怎么样能够成功?充其量是用自我实现跟成功去实现上帝的荣耀,所以我们做见证的时候很喜欢找成功的人来讲,本来我是多么的成功,我信上帝,所以上帝怎样地保守我平安;可是很少人找世人看来失败的人来做见证,说:对不起,我信主之后就很就变得很失败。想反地,我们都是要找成功的人来作见证。

其实,有时候受苦反而是一种美!我记得我朋友跟我讲一个故事非常感人,他说,过去家长会的时候,从来不敢带他的母亲去参加,从来不敢把他的母亲介绍给同学,有一次他的老师是个基督徒,就找他谈,怎么都没看过你妈妈?就跟他聊,聊完之后他若有所感,有一次就带他妈妈来参加学校的活动,原来他妈妈以前在为他煮食的时候,不小心引起了小小的火灾,烧到了她的脸,虽然做过手术,可是还是看得出来。当他被老师开导后充满自信带著他妈妈来的时候,他讲述他妈妈过去怎么为他被烧伤。当时,所有的母亲都打去参加母姐会、董事会,打扮得很整齐,他妈妈在其他人中间,从外貌来看是让人看了不舒服,可是听这位这位学生这么一说,她的伤痕反而成为全场最美的,这个母亲曾为他的儿女奋斗过,她曾经隐藏自己,不让她的小孩因为她觉得抬不起来或让人见了难过,或让小朋友误解,但是今天她妈妈走出来,当他认真的接受他妈妈的时候,她的过去苦难成为一个荣耀。

前面我讲的荣耀的基督与受苦的仆人,如果没有结合在一起,我们想到荣耀的基督而没有想到受苦的仆人,我们的心中常常就只有自己,我们想到怎样透过自己的成功来见证耶稣,常常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成功摆在第一,等我们考试考好了再来服事,等我事业有成我再来教会,等我工作安定我再来教会,你永远把基督摆在第二位,你不自觉的,你不是故意的,因为你也想荣耀上帝,可是你往往是想先让我成功,再来荣耀上帝,你不自觉的就会反客为主,尽管起初这不是你的心意。

受苦的、荣耀这两者从一开始就齐头并进。当耶稣进入圣城时,就是他面对苦难的开始,也同时是他面对荣耀的开始,上帝的奥妙在旧约时,透过这个民族来讲解清楚,可是这个民族并不十分了解,一直到耶稣将荣耀与苦难结合在一起,呈现给世人,也成为我们信仰的重要课题。

结语今天这个棕树主日,就好像要进入圣城一样,我们整个大齐节期的行程,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许多的默想、许多的反省,其实今天好像进入一个城门一样,一个turning point,一个转捩点,进入城门意味著我们要兼负一些责任,意味著我们要把自己放下来,把自己放下来,上帝就给一个成熟的我,一个能承担苦难的我,这是一个挑战,这是要进入城门之前我们必须要认真思索。接下来这个礼拜就是圣周,这周教会有很多的活动,在活动之前,让我们先有这样的觉醒,先有这样的感悟,让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进入的不只是自我的实现,而是上帝的荣耀过我们的责任来实现。这个棕树主日,受难周的首日,你预备好的承担基督的苦难?并以此荣耀上主?

 
     前期索引     上一则     下一则     寄给朋友     回应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页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