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傳統 傳統對現代人而言,猶如創新的反義詞。似乎,跳脫傳統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的確,人類近兩百年來,於內於外,變動不居。不僅生活型態從安定的農業聚落轉變繁忙、競爭的工業社會,就連內在思想也大幅改變。傳統像是必須拋開的負累,以免阻礙了前進的腳步。換句話說,在這個世代裡,前人種樹,後人不一定能夠乘到涼,先人的經驗充其量只是好漢提提當年勇,對於這樣日新月異的世代,無力回應。 是這樣嗎?我們何不回頭看看我們這份「古老」的信仰?
基督信仰跨過了第二個禧年,許多宗派為了呼應現代人的需要,紛紛多所調整,敬拜的形式、聚會的型態或是教會的事工等等,不一而足。的確,自有永有的上主,絕非只是靜態的存在,一個動態的信仰才有能力回應歷世歷代信徒的需求。然而回應與調整的關鍵在於,是否從信仰傳統的根基作為出發,否則單單回應社會的需要只是一種昧俗。
信仰傳統是人類思索上主、反省信仰所匯集的經驗與智慧,回歸傳統,一方面有助於我們更清楚自己的信仰,一方面經由探索傳統的內涵更有助於我們回應這一世代的需要。換言之,傳統不必然是阻礙。沒有信仰的傳統便難有深沉的反省,沒有深植的信仰根基,會容易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甚至最後見風轉舵。 我想,發現基督教宗派與象徵就是從這個向度出發。 通衢大道上 如果將基督教的大公傳統比擬做一條通衢大道。那麼,通衢大道旁邊枝枝節節的巷道岔路,就是我們欲進一步探索的對象。大道與小巷彼此有著互動的關係:大道吸納了小道的特點,增加了廣度,小巷則是將自己匯進了大道,擁有了深度。由是,探索這些街坊小巷可以是單純地尋幽攬勝(雖然也是有趣的目的),更可以讓我們從找尋這些宗派的特質中,發現基督信仰的多元性格。 宗派通常特別關注某一面向的信仰問題。由此,從每一關注點出發所理解的信仰與實踐,便與其他宗派有所不同。宗派一方面闡述自己特點,一方面也豐富了整體大公教會的傳統。所以,探索各個宗派,不僅讓我們得以一窺堂奧,認識其他不同的宗派,有助於宗派間彼此的理解,從而促進合一。更重要的是,藉由對宗派的探索,使我們能用一種更包容更寬廣的視野去理解基督信仰。 從發源地開始 關於新教各大宗派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當然書永遠都少一本),然而關於一些古老的基督宗派,華文資料雖不致付之闕如,但多僅是隨筆一提,斷簡殘篇。如今,拜網路及通訊的發達,使許多的資料得以獲得整合,躍然紙面。因此,發現基督教宗派專欄,將試圖從中東附近鮮為人知,但卻極富意義的古老基督教宗派出發,一步步地有系統的介紹,希望能藉此探索各個基督宗派。 眾所週知,西元1204年的大分裂(Great Schism),使得基督教會正式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兩大派。分裂的原因十分複雜,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因素皆有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彼此在神學上的歧異。事實上在此以先,神學上的差異已使基督教大公會議將某些教派「逐出教會」。這些教派因為持「基督一性論」的觀點,被迫背著「異端」的罪名離開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一性論的教派,至今仍存在於中東,甚至在某些國家中還扮演著基督教主要的信仰群體,而且也在聖地的許多古蹟與教會中分享擁有權或使用權。所以,這些中東附近的教派將是發現基督教宗派第一波介紹的對象,她們分別是埃及的科普特教會(Coptic Church)、黎巴嫩馬龍派(Maronite)、亞美尼亞教會(Armenian Church)以及敘利亞教會(Syrian Church)。 基督教的象徵 一般而言,象徵常藉由符號、文字或圖形來表達某種涵義。若用於商界,象徵成為公司的代表,產品的商標。同樣,基督宗教裡有多象徵(Symbol)。不過,在信仰的層次上,象徵不再僅是單純表徵人事物,更轉化為一股難以言述的力量,帶領人來到上主的面前,而使上主的形象在人前顯明。換言之,藉由象徵所傳達的許多不同意涵,例如神的屬性、基督的愛或是上主的憐憫等等,信徒能思想並與上主獲得神聖的連結,使得信仰獲得更新。 十字架是基督教最為人熟知的象徵。儘管有些人認為,聖經並未明言十架代表耶穌,更從聖經旁徵博引地認為大衛之星才堪為代表耶穌的「重任」,但無論何者代表耶穌,十架的確已具備了象徵最重要的信仰意義。信徒透過十架,體驗到上主為我受死,罪得赦免的經過,於此,十架象徵的不僅是苦難的主,更彰顯了上主無比的慈愛。 如果更廣地來看,各節期的顏色、聖袍的穿戴、蠟燭與講台的擺設,抑或是教堂上的刻圖壁畫,都是一種象徵。象徵若失去了它所負載的信仰意涵,便淪落為單純的圖像或是裝飾。換言之,傳統象徵得以流傳今日,必定有其寶貴的屬靈價值。 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常常變成了單感官的個體。視訊影音的便利,使得影像傳輸無遠弗屆,使得「眼見為憑」並非難事。可惜的是,既定的影像與聲音會限制我們的思考,使上帝賦予我們的想像力難以發揮。畢竟,信仰很多成分是有超越語言,需要個人親自去體驗。象徵的存在似乎要我們認知,眼睛得不到所有的答案,信仰該用心去聽、去看、去想。 期待 介紹基督教宗派與象徵不是想走入時光隧道,回顧一些陳年老舊的宗教故事,或是試圖以古鑑今。相反地,我們期待的是與這些還未消滅、持續存在的宗派與象徵一起穿越時空,飛向未來。讓我們一起跟隨前人的佳美腳蹤,邁向屬於自己與神的信仰美景! 【原文首次刊登於45期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