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2 禮拜三
 
  
 
 代禱事項
智訓4:16-5:8
一般人看人一生的成就,是他蓋棺論定時的家庭、財產、地位、歲數…等等。智慧人要求我們不要侷限在這種眼光內,要從上主的眼光看,在世生命的長短、家道的豐拙、名聲的高低,都不是衡量人的成就準則。上主手中有另一把尺,我們心中也明白這把尺,問題是我們如何衡量我們自己?
西1:24-2:7
保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信仰的群體(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繼續為世人受苦。所以邀請人加入教會,是邀請人參與基督的受苦。教會不能讓人存著各種幻想,以為可以幫人迴避人生的種種現實,相反的教會幫人面對人世間的現實,並且為之受苦。但是如何歡歡喜喜的受苦?除非我們心裡已有榮耀的盼望,這是上主應許要賜予我們的。從這段經文你如何了解教會的使命,以及所謂「教會的生活」?你與你的信心群體(小組、團契、堂會、牧區)可否忠心作「福音的執事」?

路6:27-38
「愛仇敵」,看似簡單卻十分不易。因為這不僅是關係到「愛」的對象,更關係到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麼我是不能被得罪的。此外,寶訓的要求不容我們含糊,要我們行善要積極;左臉右臉、外衣裡衣,在在表示我們的愛要以上主的憐憫作為標準。你覺得徹底地愛人困難在那裡?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