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7 禮拜一
 
  
 
 代禱事項
士6:25-40
當米甸人等的大軍壓境時,基甸臨危受命,要帶領以色列人抵抗。以色列之所以面臨了如此重大的挑戰,主要是因以色列人同時敬拜巴力(迦南的生殖之神祇)。此舉使上主發怒,但又因為以色列人呼求上主,所以祂又興起了拯救。悖逆─受罰─呼救─拯救─悖逆…,這是士師記中一再出現的循環。基甸因為感受到相當大的挑戰,所以他一再地要求上主給他憑據。基甸所在的瑪拿西是以色列的小支派,基甸的家族也不是什麼大家族,甚至他們家還設有巴力的祭壇,所以基甸一定要上主對他,以及他的跟隨者有充足的憑據,知道是誰差遣他們,知道他們雖然實力懸殊,但是他們背後卻有上主的力量。所以在那個信仰混亂的時代裡,上主給他們信心,使他們敢於面對挑戰。你知道是誰差遣了你?你知道在世上的征戰,誰是你的後盾?你如何有此把握?

徒2:37-47
使徒行傳的經文中,幫助我們看到教會形成的過程。彼得的講道、使人扎心的內容,主要是一個歷史事件的信仰宣稱,「耶穌就是基督(彌賽亞╱受膏者)」,而這位基督經歷了死與復活。祂的死彰顯了上主的愛,祂的復活彰顯了上主的能力。這兩者都為我們帶來盼望與應許的實現。所以在彼得講道之後,初期教會就成立了,他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過著一種「違反人性」的生活——「凡物共用」。或許這應該是「最符合(上主造人)人性」的生活方式。從教會的成立過程中,你看到現在的教會失落了什麼?

約1:1-18
約翰福音的開場白是一段非常雋永的經文,把我們的思想推向很深廣的領域。作者讓我們的思緒推向所有受造的世界,無與有的邊界,「太初」也就是初始(arche)的瞬間,耶穌基督是「道」logos,已經參與了這個神聖的剎那,耶穌不只是在時空或歷史的人物,祂更是有宇宙的高度。logos(希臘語),也可以是希伯來語的hokmah,( wisdom智慧),漢語也有過不同的翻譯如「道」、「理」或是「言說」(因為上主的言說是有位格的力量等等),這些都是指向維繫宇宙無形的力量,或法則,如今維繫這宇宙的基礎力量的人格化就是基督,意味著祂要帶領受造的世界最後的完成,所以道來到了受造的世界,也就是「道成肉身」,祂不是來「修理」這個走偏的世界,祂要用愛與光明來挽回這個世界。這就是約翰在他的福音開頭時所要打開我們的眼界。我們不要將信仰祇停留在狹窄的格局中,有時我們要有更高更廣的向度。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