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01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故事(三):印巴核武問題

作者:吳智賢
 
  
 

爆點:1998年核試爆

      1998年炙熱的5月,南亞突然成為世界注目的熱點。印度在靠近巴基斯坦邊界的拉賈斯坦(Rajasthan)省進行了五回合規模不同的核試爆。兩週後,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地回以六次核試爆。兩國接連的試爆揭開了南亞次大陸核武競賽的序幕。1999年夏天,雙方又在喀什米爾爆發卡吉爾危機(Kargil Crisis),這個核武公開化後的首度衝突,使得世界各國深怕南亞核子大戰可能一觸即發。過去被國際漠不關心,甚至被邊緣化的南亞,如今由於印巴正式跨越了核門檻,已使得國際無法忽視印巴核武所帶給世界政治的衝擊。

選擇現實的那一邊

      尼赫魯稱核彈是死亡販子,作為甘地主義最忠實的信徒,他主張全球核武裁軍,並認為若不將「籠罩在頭頂上的核武威脅消除,人類將被核武帶向絕境。」然而,尼赫魯雖然反對核武,卻支持核能和平使用。此一態度使得一心想要為印度建立核武的巴拔(Homi Bhabha)有了可趁之機。巴拔極力說服尼赫魯,推動核能發展以作為未來印度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由於核能與核武發展的並行性,和平核能發展為印度的核武建立根本的基礎。

      巴拔如今已被印度尊為「印度核彈之父」,就是因為巴拔當年骨子裡就是流著要讓印度成為核武大國的熱血。巴拔隻手建立起核燃料的循環系統,更在尼赫魯猝逝後,極力呼籲印度發展核彈。1962年印度在中印戰爭中失利,中國1964年於羅布泊試爆核彈成功,國際環境現實的壓力更成為催促印度發展核武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力量。至此,甘地主義的核武裁軍僅能流於口頭之便,核武作為現實主義的權力貨幣,印度如今決心全力擁有。1974年印度進行「和平核試爆」(PNE),於波克哈蘭(Pokhran)首度試爆一核武實驗裝置,引起國際嘩然。八十年代,印度在戰機採購、彈道飛彈等載具的發展,使其已成為一事實上的核武國家(de facto nuclear state)。

      
吃草也要發展核武

      對巴基斯坦而言,阻止惡鄰入侵的最好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1966年時任外長,後來成為巴國總統的布托(Zulfiqar Ali Bhutto)便曾言,假如印度發展核武,巴國即便吃草也要發展核武。巴國發展核武不僅以印度為中心(India-centic),將核武作為嚇阻印度強大傳統武力、防止印度分裂弱化巴國的企圖的工具,更希望藉由核武,進而讓巴國得以與印度在區域裡平起平坐。此外,巴國核武的發展也作為回教文明光榮的象徵。布托便曾經談到,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文明都擁有核武,就連共產國家也有,然而回教文明卻沒有,故此為了伊斯蘭的光榮,巴國當然要發展核武。

      1957年巴國原子能委員會(PAEC)成立,一開始是以和平使用核能源為主,訓練核能科學家以及建立研究反應爐,成為巴國核能工業的發軔。正如印度在1962年與中共戰爭失利,認為核武是抵銷中共優勢的傳統及核子武力最好的辦法一樣,巴基斯坦在1971年孟加拉獨立戰爭後,同樣認為核武作為抵銷印度戰略優勢的必要性,因而決定全力發展。有別於印度,巴國決定發展核武之後,馬上面臨了國際已經對核武相關技術輸出第三世界有了出口控制,因而巴國發展核武計畫就必須尋找其他的方式。

      1975年,巴國核武計畫延攬了漢恩博士(Abdul Qadeer Khan),使得巴國核武發展獲得了重大的進展。漢恩竊取了其原本在荷蘭實驗室裡的技術,回巴國成立工程研究實驗室,專門建造提煉濃縮鈾的工廠,並將此技術轉作製造核彈之用。直到80年代末期,巴國也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另一事實核武國家。

      
極端之風

      「印度教徒主義」(Hindutva)或譯「興都精神」,向來是印度右翼宗教政黨的中心信念,他們將國家認同與印度教結合,作為一種政治訴求。最有名的便是拆毀阿蹁陀的巴布里(Babri Masjid)清真寺行動。巴布里清真寺相傳就建在印度教羅摩王出生地的印度廟舊址,於是印度教徒急欲將其拆毀以重建新的印度廟。自1984年以來,此運動導致暴力四起,1990年該運動再度壯大,而支援該運動最力的便是印度教人民黨(BJP)。相較於國大黨的溫和,印度人民黨不僅採取激進的「印度教徒主義」抗爭,並且於1995年主要選舉中開始要求印度正式擁有核武。1998年印度人民黨上台組閣後,馬上實踐競選諾言,開放核武選項並進行核武試爆。

      巴國的政治也是歷經變動。軍事政變對巴國來說,向來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1999年10月巴國陸軍總司令穆沙拉夫(Pervaiz Musharraf)不滿遭到總理夏立夫罷黜因而發動政變。穆沙拉夫奪權後,隨即自任巴國行政首長(Chief Executive),三天後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巴國憲法暫時中止。穆沙拉夫在卡吉爾危機中不僅支援軍方攻擊的立場,並且親自參與其中的策劃,因而巴國的這次政變,預視了巴國對喀什米爾問題強化的立場,使得南亞情勢每況愈下。

      
核武嚇阻的未來

      印巴核武令人擔憂的問題分別是嚇阻的成功與否。一般而言,發生核武危機有三種可能,分別為先制攻擊(Preemptive strike)、失去控制(Loss of control)以及誤判(miscalculation)。嚇阻是否成功,可以1999年卡吉爾危機做為初步觀察。印巴兩國有限制的軍事行動,證明核武的存在使傳統戰爭不至於過分升高,因而出現先制攻擊的情況可能性極低。至於失去控制、未授權使用核武與誤判等非理性的核武危機,則是爆發南亞核戰較有可能的情況。儘管印巴目前仍僅在信心建立措施的「衝突避免」階段,然而,雙方若能依據1999年拉合爾(Lahore)會議備忘錄所揭示的信心建立措施(CBMs)出發,進一步強化信心建立措施,藉由更多的溝通性、透明性、限制性與檢證性的信心建立措施措施,將能加強雙方對彼此行動所產生的信任,從而有效降低核武危機的發生,強化區域的和平。

      
世界一半的窮人

      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的統計,南亞次大陸的13億人口,目前仍有一半的人生活在每天不及一美元的國際貧窮線底下。世銀推估,世界將近有一半的窮人住在南亞。於此同時,世界每三個嬰兒死亡就有一個發生在南亞,即便嬰兒平安出生,南亞每兩個幼童就有一個營養不良。至於教育,南亞青年男女(15-24歲)文盲比率高達23%、40%。總括來說,南亞整個社會的各項指標,僅稍稍比世界最貧窮、落後的南撒哈拉沙漠國家好那麼一點。

      以賽亞書2章4節:「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印巴兩國該把兩國的精力,從核武這種殺傷人的「刀」,投入到對人民生活環境有利的各種「犁頭」上,好讓南亞遍地所見的貧窮與困苦,得到一個真正的出路。

 
     前期索引     上一則     下一則     寄給朋友     回應文章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Shared 回首頁http://wf.fhl.net